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索引号 01526262-8/20240628-00020 发布机构 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 发布日期 2024-06-2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农业、畜牧业、渔业
龙陵县2024年度粮改饲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保财农〔2023〕140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中央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4年畜牧业有关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龙陵县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龙财农〔2024〕9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龙陵县2024年粮改饲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

(一)项目名称:龙陵县2024年度粮改饲补贴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主管单位: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四)承担单位:龙陵县畜牧工作站

(五)实施地点及范围:在全县10个乡镇

(六)实施期限:2024年7月—2025年1月。

(七)补助品种:全株玉米、多花黑麦草、光叶子花苕、饲用大麦、皇竹草、巨菌草。

(八)补助标准:以鲜草计每吨优质牧草收储补助50元

(九)建设规模:2024年计划粮改饲种植调整面积1.5万亩,收储优质牧草36400吨。

(十)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82万元,全部申请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

二、项目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项目编制依据

1.《保山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保财农〔2023〕140号)。

2.《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中央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

3.《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4年畜牧业有关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

4.龙陵县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龙财农〔2024〕9号)。

(二)指导思想

以“调结构、转方式、保供给、增效益”为重点,以促进农牧结合、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标,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推进种植机构向粮经饲统筹方向转变,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促进草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三)实施原则

1.需求导向,产销对接。综合考虑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以畜定需、以养定种,合理确定粮改饲种植面积,确保生产的饲草料销得出、用得掉、效益好。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地资源条件,尊重种养双方意愿,围绕品种选定、田间管理、收储加工、高效利用等环节,加强技术探索实践,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饲草料品种。

3.种养结合,规模发展。把养殖场流转土地自种、向种植大户订单生产等种养紧密结合的生产组织方式作为优先发展方向,推动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协调推进规模种养,同步提升饲草料品质和种养效益。

三、龙陵县基本情况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地处高黎贡山南麓,有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雨量2101.8毫米,年日照2071小时,龙陵县雨量丰沛,十分适宜牧草生长,全县自然草场面积78.33万亩,主要牧草品种100多种,优质牧草30多种。2023年,畜牧业产值198261万元,生猪出栏41.8384万头,出栏5.91万头,龙陵黄山羊出栏17.4136只,家禽出栏101.7697万只,肉类总产量5.1576万吨。

四、发展目标

全县2024年完成粮改饲结构调整面积1.5万亩,优质牧草收储3.64万吨。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全县种植结构逐步向粮经饲统筹方面转变,进一步构建种养结合、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

五、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及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在全县10个乡镇范围内实施,饲养能繁母牛5头、能繁母羊20只以上或育肥牛10头、育肥羊50只以上,并且收储优质牧草20吨以上的养殖户(场)作为补助对象。各乡镇收储主体根据任务分配,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补助对象,原则上补助对象养殖存栏量、收储量门槛不低于上述标准。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全县2024年完成粮改饲结构调整面积1.5万亩,收储优质牧草36400吨。

六、补贴标准和资金筹措

(一)补助标准。以优质牧草鲜重收储量为核算依据,每吨补贴标准为50元。

(二)资金概算及筹措。项目概算总投资182万元,全部申

请2024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

七、项目实施期限

建设期限为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2024年7月,开展摸底排查,上报实施方案。2024年9月至12月,统计粮改饲面积、收储数量等任务指标。2025年1月,龙陵县畜牧工作站按照《粮改饲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和绩效评价。

八、组织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副局长、县农业农村局分管畜牧的副局长任副组长,畜牧兽医股负责人,县畜牧工作站站长,各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为成员的项目工作专班。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实施、督查和领导,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二)技术保证措施。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局分管畜牧的副局长任组长,县畜牧工作站及各乡镇农业中心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及青贮饲料加工前、中、后的检查指导,考核验收等工作。

(三)资金管理。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套取、挤占、截留、挪用。执行县级报账制管理。

(四)项目验收。项目采取“先贮后补”的方式,补助资金主要补助环节为养殖环节。多批次收储的业主可多次申请验收,以累计全年收储量。测算方式为窖贮按照1立方米青贮饲料0.8吨计算,袋贮按照1立方米0.7吨计算,多花黑麦草、光叶子花苕优质干草干鲜比按1:3折算。

(五)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项目批复后,龙陵县畜牧工作站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及时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及时收集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和竣工有关材料,申请项目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六)粮改饲信息管理。龙陵县畜牧工作站和乡镇各安排1名专人负责粮改饲信息统计工作,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按照《粮改饲管理信息系统》内容,录入和更新相关信息。

(七)绩效评价。严格按照农业部《粮改饲项目管理办法》及《粮改饲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县级工作专班对项目目标任务完成的绩效指标进行评价。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一是牧草目前收购平均价格0.3元/公斤计算,每亩毛收入为1500元,扣除每亩种植成本600元,每亩纯收入900元,种植1.5万亩优质牧草,年纯收入可达到1350万元。二是在养殖环节据龙陵县多家养殖企业测算,饲喂优质牧草,牛、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0.28公斤和0.04公斤,可使每头牛、每只羊的饲料成本降低546元、116元。按项目区肉牛存栏5432头,羊存栏11240只计算,可降低饲料养殖总成本426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二)生态效益。一是养殖户采用玉米全株青贮技术,通过养殖粪污施肥还田,避免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二是有效解决了牛羊优质饲草料短缺,全年不能均衡供给等方面的问题,使全县牛羊养殖方式从传统放牧向规模化舍饲方向转变,缓解天然草场的的载畜压力,促进了草原生态的良性发展;三是产生的有机粪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CEC、保水能力、渗透性,提高土壤N、P、K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三)社会效益。一是全县草食畜牧业初步构建了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解决了过去种养加脱节、重粮轻饲、草畜不配套的突出矛盾问题;二是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到草牧业种、养、加、销等产业链上来,延伸畜牧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助推全县草牧业快速发展;三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质牧草,从事草食畜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全县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龙陵县2024年度粮改饲补贴项目任务分配表

序号

乡镇

收储任务(吨)

粮改饲调整面积(亩)

补贴标准

(元/吨)

财政补贴资金(元)

1

龙山镇

3000

1300

50

150000

2

镇安镇

6000

2200

50

300000

3

龙新乡

5000

1450

50

250000

4

龙江乡

3000

1300

50

150000

5

腊勐镇

3000

1250

50

150000

6

碧寨乡

3500

1600

50

175000

7

象达镇

3000

1300

50

150000

8

平达乡

4500

2100

50

225000

9

勐糯镇

4000

1900

50

200000

10

木城乡

1400

600

50

70000


全县合计

36400

15000

50

18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