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2-8/20250314-00002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 发布日期 | 2024-06-28 |
文号 | 浏览量 |
一、项目概述
根据《财政部关于调整2021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预算的通知》(财农〔2021〕43号)要求,以及《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农〔2021〕41号)和云财农〔2024〕73号《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我县2024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预算210万元,并按照和(云农渔〔2024〕4号)文件通知精神。为认真抓好我县稻田综合种养,促进稳耕保粮、稻渔互利、农旅文融合发展、水生生态资源防控有效提升,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共进。结合龙陵稻鱼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流域水生态养护和监管工作实际,拟定此项目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稳定政策及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管好用好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政策效益为主线,扎实推进渔业绿色、健康发展,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渔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渔业生态资源环境养护、巩固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全县渔业守正创新及绿色、健康、生态、高质量发展。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计划
(一)项目建设内容
1、为迎接云南省农民丰收节在我县举办,我县2024年稻渔综合种养将以龙江乡为核心样板区作为重点示范点,同时在全县部分乡镇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田块相对集中连片,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社规划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样板,计划补助资金195万元(含30万元金元鲃品种试验)。具体分为重点实施开展稻鱼工程综合种养核心示范样板1200亩和实施一般性示范面积11800亩;并预计在全县7个乡镇开展金元鲃品种养殖稻田和池塘养殖试验,通过大力举办培训和现场指导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为引领,倡导标准化建设田间工程和放养结构,形成一整套绿色、健康的原生态资源科学利用集成技术模式,辐射带动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5000亩绿色、健康、增效推广养殖。在维护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农旅文融合及一二三产业互联发展,推动当地稳粮和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作用。
2、开展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养护防控工作。2024年根据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实施方案要求,下达我县开展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养护防控经费15万元,我县针对高黎贡山陇川江、怒江流域龙陵段具体情况,将组织实施巡查、监管不低于4次;开展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养护宣传活动2次;制作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警示牌10块;为降低人力、财力和提升信息有效采集与现代管理为手段,在两江干流和部分支流规划安装慑像头不少于10个;从而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监管工作,着力提高区域内水生态养护能力和监管水平。
(二)项目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6月份),由县农业农村局编制具体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第二阶段(7月份),按照实施方案,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渔业渔政股将项目规划任务,以及相关要求明确到承担实施的乡镇,由县水产站配合相关乡镇将示范面积落实到具体村社示范样板户田块登记造册统计,并按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标准,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建设田间工程等工作。以此同时按将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完成项目物资采购工作,配合中标单位对照示范乡镇的规划按质、按量开展补助鱼苗发放等相关工作。
第三阶段(8—10月下旬),一是邀请省市水产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到样板区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并对当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的农户再进行相关要求;二是县农业农村局、县渔业渔政股、县水产工作站及承担项目区的乡镇农业中心,抽调和安排专职技术人员对项目实施建设进行全程指导服务,监督和抓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户的田间种养日常管理及生态资源防控建设等工作。
第四阶段(10上旬-11月底),根据项目开展情况,由县农业农村局邀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技术专家,组织相部门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养护与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稻田种养示范样板区稻谷、水产品产量进行测产验收,并完成好执行项目相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汇编写上报工作。
四、项目技术措施和组织保障
(一)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措施
1、水稻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以优质红细软、野香优红占、德优系列等品种。
(2)技术措施:
①采用旱育秧:培肥秧田、扩大育秧面积、扣种稀播,培育适龄带蘖壮秧。立夏前后播种,秧龄40-45天,力争在夏至节内移栽,
②合理密植、规范条栽、定量基本苗。采取拉线扩行条栽,统一采用:粳稻区8×3.5~4(寸),籼稻区7×4(寸)的条栽规格,亩栽1.5~1.8万丛。
③科学配方。围绕种养结合和绿色、健康、高产、高效,在稻田肥力较高的基础上,合理配施化肥,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每亩施用尿素10~15千克,普钙20千克,硫酸钾8~10千克,锌肥2千克。按各生长时期,即:基蘖肥尿素9~10千克,促花肥尿素5~6千克(移栽后30~35天施用),保花肥尿素2千克(移栽后45~50天施用)。
④科学管水。按不同时期控制好水位,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抽穗前25天适当加深田水。
⑤强化保健栽培、加强病害的综合防治和虫害的绿色防控。抓好种子的药剂处理,在移栽前5天内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喷施进行秧田病虫害防治。大田移栽后,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和蓝板、诱捕器进行物理防控。
2、稻鱼综合种养技术
(1)科学选点。深入各项目乡、村做具体的调研,选择水质、水源较好,排灌水及交通方便,群众积极性高,科技意识较强的村社(组)户,开展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宣传。
(2)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到项目实施的乡、村、社(组)户,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积极利用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倡导稻渔综合种养的特殊意义及典型案例,以及实用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的工作方式,推动项目的实施。
(3)抓实田间工程建设:按照稻渔综合种养规程,严格沟、溜面积占稻田面积不突破10%的比例,在栽插之前,认真对照参与示范农户,按项目技术措施建设田间工程。示范样板田间工程具体要求为,在插秧之前结合整田将田埂加高、加宽分别为50—50cm以上,并夯打结实;渔沟、渔溜视田块布局,开挖渔沟宽50—100cm,深不低以50cm,渔溜2×4米左右,沟、溜面积宜开挖占稻田面积的5%—8%,同时在稻田进出水口采用不同材质和规格安装完善栏鱼设备。
(4)严把田间养殖沟溜质量关。在田间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乡镇、村应积极配合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督促检查,开完养殖沟溜及田埂建设工程完工后,应由县水产站和乡镇抽派工作人员统一检查和验收,不合规格要求的重做,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方可列入示范对象。
(5)优化品种结构、合理搭配放养。在建设标准化沟溜工程的基础上,放养品种模式有单养、混养两种,单养如养虾、蟹、金元鲃;主要以主推放养鲤鱼,加适量搭配养草、鲫、罗非鱼等品种混养和局部单养金元鲃。该项目列入政府采购补助的鱼类为鲤鱼、金元鲃两个品种,采购补助鲤鱼资金为165万元,采购补助金元鲃资金30万元,采购鲤鱼、金元鲃鱼苗规格长10-15厘米(50-75克/尾重)。核心示范样板区,每亩计划放养规格50-75克/尾,重鱼种10-15公斤左右,并可适量增加500-1000克商品规格鲤鱼10-15公斤,核心区经县乡验收达到标准建稻渔工程的,给予每亩政策性补助鱼苗15公斤。列入一般性示范稻田的,经乡村两级核实,每亩给予政策性补助为5.5公斤,金元鲃试验品种放养稻田和池塘每亩补助不低于25公斤。所补助鱼苗由县农业农村局和涉及项目乡镇分别进行招标采购,统一分发到各示范样板区,每亩示范放养标准不足部分由农户自行购买投放。
(6)严把放养品种质量关。对纳入政府采购和补助的鱼类质量要求;一是要求同种鱼类品种规格大小相对一致,供应鱼苗规格严格控制在采购选定的范围内;二是对采购鱼类运至指定放养区域,应经专业技术部门察看验收,保障鱼类运动活跃、无机械损伤、鱼体表鳞片完整,鳃丝完好和无疾病;三是对采购补助鱼类须持有水产苗种检疫合格证;四是采购补助的鱼类严禁使用禁用药物;五是鱼苗补助到户时,必须做到按质、按实际补助面积、按量发放补助,不能出现缺斤少两现象。对以上只要出现未达标一项的,就将做出整改或拒绝接收投放。
(7)强化日常管理。坚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保证水稻及养殖水产品双丰收。稻田管理上,实行浅、深、浅的灌溉方法。
①施肥方面:尽量采取一次性施足有机基肥或少量多次施追肥。
②施药方面:为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养殖水产品的正常生长与存活,缓解水稻与养殖水产品的矛盾,如发生水稻病虫害,应选择未移栽之前先防控,移栽后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并采用分段喷药法(即:头天打一半,第二天打一半)和深浅水打药法(即:打药当日将田水加深,药性过后,又将水排浅和打药之前将田水排浅保留养殖沟有正常水深,待药打结束后将水位升至正常水位)。
③养殖管理上:要求样板户要加强巡田查埂,防止田埂倒埂漏埂。按照四定投喂原则,搞好日投喂粮食作物,并按投放鱼重量的3-5%比例进行投喂,同时做好“防洪、防逃、防偷、防病”四防工作,实现绿色、健康、高产、高效。
(二)组织保障
1、组织机构:成立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和下设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龙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担任,县农业农村局分管水产的副局长和全县涉及规划示范项目实施乡镇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具体实施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农村局分管水产的副局长担任,其成员单位有农业农村局财务核算中心、畜牧兽医渔业渔政股、县水产工作站,以及列入项目规划实施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副组长,组成县畜牧兽医渔业渔政股、县水产工作站和乡(镇)各示范样板区农业中心,专门抽调安排人员组成实施小组。所涉及各样板区要做到上下联动,乡镇农业中心应积极配合和负责落实各示范样板区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2、项目管理
(1)严格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和监督按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执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2)项目资料、报表管理
认真做好项目资料的搜集、管理和归档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财务核算中心、畜牧兽医渔业渔政股、水产站负责项目实施的文件、资料归档管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项目实施结束后,及时将完整的项目实施材料归档整理上报。
五、项目预期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预期目标:实施核心示范区12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推广样板,预计新增稻田鲜鱼产量72吨,鱼产值252万元,水稻亩增产5%,增加产值27.3万元,可节约除草费用9.6万元,减少化肥、农药投入12万元,1200亩核心示范区可实现节支、增效311万元以上。11800亩一般性示范稻田面积,预计增加鲜鱼产量472吨,增加鱼产值1652万元。
(二)效益分析
1、经济和生态效益
(1)1200亩稻田综合种养核心示范推广样板,预计稻田鲜鱼亩产鱼60公斤,总产量72吨,每公斤稻田鱼以35元计算,产值252万元,示范样板户亩增收2100元,扣除每亩所有成本500元后,亩增加纯收入1600元,1200亩示范样板增加纯收入192万元。11800亩一般性示范稻田面积,预计增加鲜鱼产量40公斤,产鲜鱼472吨,每公斤稻田鱼以35元计算,增加鱼产值1652万元,亩增收1400元,扣除每亩所有成本300元后,亩增加纯收入1100元,11800亩一般性示范稻田面积,增加纯收入1298万元。
(2)依据正常值计算,养鱼稻田水稻亩可增产5%左右,13000亩示范样板可增加稻谷总产量为455×5%×13000=29.6万公斤,每公斤稻谷按4.2元计算,增加产值为124.3万元。
(3)13000亩稻田实施开展综合种养后,每亩可减少人工薅秧工时1个,按每个工时80元计算,可节约104万元。
(4)实施稻田综合种养,由于实现了生态循环互利效应,能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据测算亩可节约购买化肥20元、农药40元,13000亩可节约资金78万元。
以上4项合计,13000亩稻鱼综合种养面积,可实现节本增效1604.3万元以上,并带动了全县42000亩稻田养鱼的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效益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
针对此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县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得到大幅提升,为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为保障粮食生产、社会就业、农旅文融合、农民增收,二三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六、经费预算
龙陵县2024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预算经费210万元。
1、建设核心示范样板1200亩,计划每亩投放鲤鱼苗15公斤;开展一般性示范稻田面积11800亩,计划每亩投放鲤鱼苗5.5公斤,共需投放鲤鱼苗8.35万公斤,计划投入补助资金165万元。
2、在全县5个乡镇开展金元鲃品种养殖试验,计划实施试验面积200亩,投放金元鲃鱼苗5000公斤,计划投入补助资金30万元。
3、开展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养护与监管工作。我县根据省市要求:一是围绕开展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养护巡查、监管,每年巡查、监管不低于4次,二是开展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养护培训会2次;三是制作和安装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警示牌10块;四是在为开展好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养护与监管工作,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提升现代科技信息化管理及现场信息采集水平,计划在重点水域规划安装摄像头10个;以上四项预算投资15万元。
4、项目科技培训、样板测产、观摩和验收经费,由实施项目结余资金解决。
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8日
附表:龙陵县2024年开展中央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分配计划表 | ||||||||
单位:亩、公斤、万元 | ||||||||
序号 | 乡镇 | 核心示范区面积(亩) | 一般示范面积(亩) | 投放面积(亩) | 预计投放鲤鱼不低于(公斤) | 试验放养金元鲃(公斤) | 补助资金(万元) | 备注 |
1 | 龙江乡 | 1200 | 2100 | 3300 | 30000 | 59 | ||
2 | 龙山镇 | 2000 | 2000 | 11300 | 22 | |||
3 | 镇安镇 | 1700 | 1700 | 9200 | 19 | |||
4 | 龙新乡 | 1650 | 1650 | 9000 | 18.5 | |||
5 | 象达镇 | 1650 | 1650 | 9000 | 18.5 | |||
6 | 农业农村局 | 200 | 2500 | 2700 | 15000 | 5000 | 58 | |
合计 | 1400 | 11600 | 13000 | 83500 | 195 | |||
备注: 一是核心区每亩补组15公斤以上,一般示范面积5.5公斤以上;二是金元鲃核心试验田200亩,每亩放25公斤,每公斤60元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