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5-2/20250515-00002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学生管理 | 发布日期 | 2025-05-07 |
文号 | 浏览量 |
各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
自2022年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专项行动以来,各级各类学校主动担当作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织密扎牢学生安全保护网,全县中小学生溺亡和因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下降,学校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为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学校管理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每周至少全面排查1次校内安全隐患。压实班主任、任课教师责任,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强化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向学生讲清讲透溺水交通事故危害及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知识,开展警示教育。班主任要每日检查学生到校、就寝情况,严防学生上课时间私自离校游泳、戏水,发现学生上课时间旷课、住校时间离校、请假外出未按时返校等情况,要第一时间联系家长确定学生去向;要跟踪掌握学生离校后安全到家、收假按时到校情况。
二、加强重点区域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重点区域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建立详细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校园内有水域的学校,要设置警示标志牌,使用学生易接受的语言或显眼图标清楚标识。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对辖区内水域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排查全覆盖,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水域排查出的问题,督促其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采取有效的警示、防护措施,确保危险水域的标识、标牌和救生设置设备做到全覆盖,全面消除风险隐患。
三、加强重点人群关爱。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开展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实践时,积极动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参与,不断充实其精神文化生活。对排查出有溺水风险和交通安全风险重点学生,要建立“一生一策”“一对一帮扶”档案,有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和监管,实现“学生包保教育全覆盖”,主动关心、关注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等问题。
四、加强重点时段防控。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盯学生上学、放学和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关键时间节点,强化预防溺水和交通事故安全教育。强化家校沟通,提醒家长在农忙时节、雨季、午休时段,加强对学生离校期间的监管,对孩子行踪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要主动对接属地乡镇、村组(社区)共同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将重点学生名单推送给乡镇、村组(社区),恳请其加强群防群治,精准掌握每名学生的动态,构建“网格化”学生安全工作格局,特别要落实好乡村大喇叭“喊话”、入户宣传、危险水域巡查、留守儿童关怀等措施,严防溺水和交通事故发生。
五、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确保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村组(社区)专题汇报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工作落实落细。要建立健全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流程、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将预防工作与防汛、防火、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遇到突发事件要按程序立即上报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不得瞒报、迟报、漏报。
龙陵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