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84-7-/2023-0221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龙山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3-02-21 |
文号 | 浏览量 |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锐意进取、务实担当,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精准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聚力推动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50万元,完成下达任务数的118.17%;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00万元,同比增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559万元,同比增17.3%;存贷款余额增至99374万元、116343万元,同比增23%、38.5%,实现新一届政府工作“开门红”。
(一)产业发展持续加快,质量效益更加显著。坚持产业为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不动摇,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农业步伐稳健。2022年实现农业产值56068万元,同比增3.89%。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势头强劲。全面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播种面积50424亩,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全年实现粮食总产16337.7吨,同比增1.94%。实现茶叶总产870吨、产值2010万元,同比增11.75%;中药材种植1873亩、实现产量901.2吨、产值31410万元;完成烟叶收购1.8万担,实现产值2908.47万元、税收639.86万元,烟叶收购总值、烟农收入和烟叶财税实现“三提升”;实现肉类总产3301.26吨,同比增4.14%;实现畜牧产值13973万元,同比增11.75%;实现林业总产值23121万元,同比增1.72%;种植核桃53390亩、产量1250吨、产值1875万元;草果8100亩、产量396.84吨、产值1587万元;澳洲坚果3037.4亩、产量209.9吨、产值840万元;种植石斛8800亩,产量2020吨、产值16160万元,同比增2.28%,在白家寨村建成县级石斛种植示范基地1个、将户孔村打造成为县级石斛产业示范村。工业提档升级。探索践行“村企共治”等服务新模式,对辖区内企业服务协调工作持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达6771户,实现营业总收入415459万元,同比增7.2%。有序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070户,有效推动创业就业。荣获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服务业提速发展。坚持高标准服务、高水平运营,18个村(社区)抱团领办富龙公司拓宽“红色配送”范围,全年实现营业额414.6万元、利润43万元,每个村(社区)年终实现分红1万元;华富家政探索出“红色物业、红色劳务、红色家政”经营新模式,红色物业进驻小区4个、建立党群服务站4个。白家寨休闲娱乐、横山采摘体验、杨梅山“周末经济”、云山“晚市经济”、芒麦阿昌特色等观光点吸引力不断增强,现代金融、寄递物流、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统筹城乡持续优化,发展基础更加完善。坚持项目引领,树牢越是困难越要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的理念,基础支撑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项目建设全面加快。按照总量提高、项目提质、推进提速、服务提档的要求,不断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向上级申报各类项目14个。2022年投入资金1214万元实施各类项目12件,在核桃坪、芒麦、白家寨、杨梅山4个村(社区)投资634万元实施道路硬化项目4件,在白家寨户蚌、龙山钟家寨、河头山林果场投资160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提升项目3件,在新下寨投资30万元新建果蔬种植基地1个,投资390万元实施龙山社区卫生室附属用房、麦地丛岗功能提升、河头片区垃圾处理设施和尹兆场坪子寨活动场所建设项目4件。全力做好河头河小流域、板场河水库、高标准农田、赧场小学迁建等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得到改善。扎实推进龙山中路、白塔大寨、五板桥片区棚户区改造和其他市政建设,完成城市建设征地96.499亩,兑付土地及附属物补偿3729万元,为县城各类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用地保障。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广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部手机办事通”,及时公开公示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清单,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98.5%,即办件率达80.2%,承诺时限压缩75%以上。成功引进龙陵驰加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600万元,营商招商环境不断优化。
(三)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城乡发展更加快速。坚持振兴为要,全面聚焦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村容村貌、群众收入稳步提升。稳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效作为长期任务,对“三类监测对象”321户1135人分别制定“一户一方案”,投资33.6万元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项目新增公益性岗位35个,通过产业带动、就业输出、金融帮扶等手段,建档立卡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人均收入达13994.31元,同比增14.81%,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保障措施更加有力。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传统村落、特色示范村等重点,广泛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稳步推进5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抓点成典、推典成景”的要求,全面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村一示范”工作,涌现出了龙华、白家寨、杨梅山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成市级绿美乡村11个,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得到加快推进。以产业带动、资源整合、功能完善等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其中20万元以上9个,100万元以上1个。稳步提升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厕所革命”“两违”拆除、生活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工作,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10期,完成户厕改造200座、公厕改造2座;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90余吨、水塘123个、沟渠1500余公里、淤泥杂草900余吨,整治残垣断壁165处、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60余吨;依法拆除“两违”建筑6宗2650平方米,复垦复耕35亩。
(四)惠民政策持续落实,民生福祉更加增进。坚持民生为本,统筹推进各项民生改善实事工程,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抓稳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2022年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25.76万元,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8.9万剂次,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坚实的免疫屏障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兜牢民生底线。按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91.7万元、三批种粮补贴105.88万元,及时兑付农机购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惠农补贴,完成技能培训4729人次,转移劳动力16320人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74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338个,通过“红色劳务”输出劳动力130人,为110户发放贷免扶补及创业担保贷款1935万元。全面完成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调查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15973人、参保率98.5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加42514人、缴费率99.61%,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老龄等各种补助资金1593.36万元,受益60488人次。做实民生事业。龙山小学综合教学楼、赧场小学迁建等项目加速实施,全面开通“校园直通车”,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发放义务教育营养餐、困难学生等补助资金650.42万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卓有成效,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保经办更加规范,河头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并设置中医馆,龙山卫生室建设稳步推进,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投入20万元保障县城至尹兆场、芒麦、白家寨公交线路正常运行,群众出行和交流互市更加便捷。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民俗民间文化保护成效明显。横山村继续保留保山市文明村荣誉,白家寨村成功申报为第六届保山市文明村。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理念更加深入。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生态建设步伐,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贯彻“林长制”。围绕“山林有人管、树木有人护”的要求,压实13名镇级林长、17名村级林长、138名护林员巡林护林责任,镇村巡林30000余次,实施低效林改造980亩,义务植树5.8万株,9个村(社区)获评省级森林乡村;持续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核实林业图斑521个,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6起、处罚16人次、移送上级8起;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要求,再创无森林火案发生的良好成绩。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清四乱”等专项行动走向常态化,镇村巡河1695次,开展“清河行动”41次,重点河流水环境生态得到修复,污水乱排、垃圾乱倒、侵占河床等行为得到整治。全面加强资源管理。全力以赴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战,依法审评农村宅基地121宗,开展国土巡查检查30次,完成24宗卫片违法用地整改,查处私挖乱采6起。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13个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回头看”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六)平安法治持续深入,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坚持安全发展,大力排查清除各类隐患,持续提升社会治理和安全工作实效。社会治理亮点彰显。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践行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红色物业”“村企共治”“1+5+9”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建成麦地警务室,投入资金38万元建成镇级综治中心,龙山镇被评为市级“平安细胞”,大坪子社区被评为市级平安村社区,云山社区锦绣润苑南区和龙华社区腾龙花园被评为市级平安小区,杨梅山村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对5个城市社区205个居民小组进行调整优化,构建了“乡镇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5级党组织体系,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主动性全面激发。认真落实“以案定补”,完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化解机制,全年受理并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4起,全镇涉稳群体、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到位。积极组织反电信诈骗、反邪教、禁毒、防溺水、扫黑除恶等各类平安建设的宣传活动,开展普法及综合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有效提升。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常态化进行交通运输、校园周边、食品药品、在建项目、城市燃气、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扎实做好地质灾害、汛期应急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各类安全检查8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422项,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自身建设持续增强,作风效能更加务实。坚持担当作为,大力转变工作作风,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牢政治方向,稳步提升政治能力。以谋实政、重实干、求实效为目标,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正确落实依法行政各项制度,深入实施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纪律、制度为先,认真开展廉政勤政教育,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严格遵守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积极支持镇人大履行视察、评议、监督等职能,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及人民群众的监督,27件代表建议办结率、答复率及满意率均达100%。同时,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建议,科学、民主、法制决策水平明显提高。此外,防震减灾、武装、宣传、创文、档案、消防、双拥、民族宗教、统计、史志、老龄、老干部等工作有序向前推进。
各位代表!苦干铸就梦想,实干赢得未来。回首2022,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加强监督、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龙山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龙山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挑战和一些短板、弱项问题。一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项目支撑不足,消费需求不旺,市场预期不稳。二是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三是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弱项,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不宽。四是财政收支压力加剧,政策性减收、税源短缺严重和刚性支出矛盾持续加大。五是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的期盼还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
二、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全力开创龙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一年,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奋力开创龙山经济平稳健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新局面。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进,稳中有为主动为,把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与推进系列三年行动结合起来,立足实际,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实施好生态立镇、农业稳镇、工业促镇、科教兴镇、借城富镇、开放活镇战略,加快推进龙山现代化建设进程,谱写龙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农业总产值增长2%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00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00万元,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0万公斤以上。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重任在肩,惟有实干。围绕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继续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龙山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推动乡村发展欣欣向荣。巩固拓展帮扶成果。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实抓细监测预警、排查走访、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各项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加快乡村建设。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深化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建设农村卫生户厕150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3座,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按照“抓点成典、推典成景”要求,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村一示范”创建,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13个绿美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因地制宜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进度,确保2023年完成率达到100%。稳步提升群众收入。因地制宜推广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服务新业态,围绕烤烟育苗基地改制、咳哩佬种植合作、河头石斛交易市场开发、杨梅山旅游服务等方向探索发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拓宽助农增收渠道、稳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提升改善基础设施。继续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努力加快交通、水利、民生、集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谋划。紧盯国家政策导向与资金投向,抓好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项目储备工作,拓展争取项目的工作层面,积极储备申报核桃入村主道路改扩建、新下寨邦汉小组人居环境提升、横山大塘子石斛产业园、“咳哩佬”农产品加工厂、户孔茨菇塘活动场所、芒麦幼儿园附属设施等涉及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配套、活动场所完善、校园基础建设等项目,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滚动式项目建设新格局。加快项目实施。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全力以赴抓好城市建设项目落地落实,持续做好龙山镇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板场河水库、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协调服务工作,争取实施好龙山镇2023年以工代赈、白家寨乡村振兴综合开发、大坪子产业发展配套农产品仓储分拣中心、赧场田家寨组人居环境提升、河头石斛交易市场配套设施、尹兆场中药材种植产业园和户孔茶叶加工厂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效打牢基础。加大招商引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入推广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部手机办事通”,确保“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持续提升。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中药材生产开发、冷藏保鲜、城市功能完善等方面实施招商引资行动,力争完成年度8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
(三)坚持以培优做强为核心,着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坚持统筹兼顾抓产业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农业。立足18个村(社区)资源条件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扛稳扛牢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推进水稻、玉米、油菜等粮食作物种植,稳固全镇5.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力争粮食产量保持在1600万公斤以上。围绕河头片区中药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石斛、重楼、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完成新植石斛600亩、提质增效900亩,打造种植示范基地2个、示范村1个,力争石斛种植面积在9400亩以上、产值达1.7亿元以上。聚焦烟草总值、烟农收入和烟叶财税“三提升”的总目标,持续巩固户孔至芒麦区域核心烟区建设,积极探索“烤烟+玉米”“烤烟+大豆”等发展新模式,确保完成1.8万担烤烟任务。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发展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新下寨董华、核桃坪发展百香果、草果、咳哩佬等特色产业,在横山、香柏河、杨梅山等地巩固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传统产业,持续稳固带动群众走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子。积极挖掘农业旅游资源,强化农业与研学、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跨界融合,构建“农业+”发展格局,将农业采摘、周末乐园、休闲农庄等串点成线,同步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优质发展。积极服务工业。拓展“村企共治”服务范围,持续抓好辖区重点企业服务协调工作,鼓励本土带头人发展特色民营加工企业,为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市场空间、增强发展吸引力奠定基础。提速做优服务业。依托“借城富镇”战略,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持续培育“周末经济”“晚市经济”、采摘体验、休闲娱乐、民族民间特色等乡村旅游品牌,加快推动白家寨温泉开发项目落地,着力将杨梅山打造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积极拓展富龙公司配送服务范围,力争公司营业额突破600万元、实现利润80万元以上,每个村(社区)年终分红2万元。依托“佧佤翁”“咳哩佬”等渠道打通“互联网+”线上销售渠道,加快推进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产业发展。
(四)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底线,着力构建生态宜居环境。继续坚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建设“绿美龙山”。持续落实“林长制”。完善“林长制”配套制度,压实镇村林长、护林员巡林护林工作,重点加强环城面山、水源林、公路沿线、龙川江沿岸等区域的保护、恢复和绿化工作,推动林业增绿增效,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破坏林政资源的违法行为,持续加强天然林、公益林管护,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水源地保护,抓实河流、湖泊、水库、坝塘、渠道及黑臭水体治理,抓好饮用水源地安全监管,推进“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建设,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抓好资源保护。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各类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融合统一,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规划管控和加大对违法用地清查处置力度,持续推进“两违”、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优化农村垃圾处理,加快推进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深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做好各级环保巡视巡察、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全面整改到位。
(五)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继续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关键领域,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均衡普惠。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围绕“358”目标,实施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全面提高“两基”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等作用,着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认真落实“两免一补”、营养餐和贫困学生救助等政策,努力培养和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继续实施好校园改造提升工程,确保龙山小学教学楼完工并投入使用,配合做好赧场小学迁建、实验中学建设等项目服务工作,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持续优化医疗队伍、医疗软硬件服务,促进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共享。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引导群众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审定社会低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发放管理;全力确保新农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继续实施好城镇基本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失业、医疗制度。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增加技能培训,拓宽转移就业渠道,确保“红色劳务”输出劳动力130人以上,力争年内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全面推进文明建设。持续巩固创文、创卫成果,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寨、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全面遏制陈规陋习,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着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此外,要继续抓好武装、宣传、档案、消防、双拥、统计、史志、老龄、老干部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六)坚持以和谐稳定为基础,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继续坚持筑牢社会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应用,持续探索挖掘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形成多元治理、群防群治的新格局,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道路。继续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统筹抓好禁毒防艾、宗教事务管理等工作,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平安保山”智慧平台作用,提升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大力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实,扎实做好“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发生,继续抓好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天然气、经营性自建房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的安全。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和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提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七)坚持以自身建设为关键,着力打造为民服务队伍。继续坚持以“赶考”的姿态、用“考好”的决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向全镇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增强忠诚担当能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政府工作各方面,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牢记“三个务必”,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坚定有力落实镇党委工作安排,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坚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政府的权利和职责,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权力,时刻牢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意识,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切实将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按照依法依规、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终生负责的原则,规范政府重大决策事项行为和程序,促进政府工作公开透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树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增强廉洁从政能力。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扎实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消除“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坚持厉行节约,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把有限财力用到加快发展和保障民生的刀刃上,积极谋划一批民生改善项目,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政府过“紧日子”换取群众过“好日子”,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各位代表,新的蓝图鼓舞人心,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拿出“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激扬“事事当争第一流”的斗志,振奋“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全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