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84-7-/2021-0512005 发布机构 龙陵县龙山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1-05-1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0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

过去五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聚力于脱贫攻坚,深入实施“六大战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一)镇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五年来,我们始终抓住调结构主线,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运行。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镇人民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建立“3户5户”联防联控小组4389个,覆盖20802户70140人,筹措资金126万元,发动党员干部捐款11.79万元,深入开展“龙城飞将”等专项行动,压实“四级网格”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到了“五个管住”,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反弹,“六稳”“六保”落实见效,答出了疫情防控态势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亮丽答卷。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445191万元,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同比增45281万元,增长11.32%;比“十二五”末增162966万元,增长57.74%,年均增长12.07%。完成财政总收入1106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00万元),同比增456万元,增长4.3%;比“十二五”末增4772万元,增长75.83 %,年均增长15.15%。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46631.49万元,同比减196.68万元,减少4.2%,比“十二五”末增23075.24万元,增长97.96%,年均增长18.62%。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8元,同比增881.72元,增长7.5%,比“十二五”末增4047元,增长47.1%,年均增长10.13%。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87050.02万元,同比增6926.96万元,增长8.64%,比“十二五”末增37876.02万元,增长77.02%,年均增长15.35%;贷款余额94559.58万元,同比增17825.64万元,增长23.23%,比“十二五”末增48141.58万元,增长103.71%,年均增长19.47%。

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9590万元,同比增2663万元,增长5.67%,比“十二五”末增10873万元,增长28.08%,年均增长6.38%。实现粮食总产1602.89万公斤,同比增长2.3%。实现茶叶总产760吨,产值1853万元,同比增长16.54%。完成烟叶收购1.8万担,实现产值2598.46万元,同比增长2.03%,实现税收481.66万元,实现烟叶收购总值、烟农主业收入和烟叶财税收入“三稳定”。中草药种植1865亩,实现产量904.18吨、产值18015万元,同比增长260.14%。实现畜牧产值15836万元,同比增长33.45%。实现肉类总产2693吨,同比增长6.5%。实现渔业总产值2966万元,同比增长18.62%。实现林业总产值14632万元,同比减少11.52%。核桃53390亩,实现产量1250吨产值3125万元,同比增长19.59%。草果7955亩,实现产量367.52吨、产值2205万元,同比增长1.54%。石斛3500亩,实现产量772.6吨、产值6181万元,同比减少32.33%。坚果3037.4亩,实现产量109.6吨产值493万元,同比增长14.17%。

工业经济聚集化初见雏形。实现非公经济产值395601 万元,同比增 17397 万元,增长 4.59 %,比“十二五”末增152093万元,增长62.46%,年均增长12.89%。其中,工业总产值306573 万元,同比增15153 万元,增长 5.2 %。非公经济发展达4474 户,从业人员 11357 人。其中,个体工商户3802 户,从业人员 4516 人,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 672 户,从业人员 6481 人。实现营业总收入358848 万元,同比增 13801 万元,增长 4 %。工业企业达 343 家,其中规模以上 22 家,实现工业产值 30657万元,实现税收 4446万元。全镇4个硅厂运行良好, 6个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1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6.98亿度,工业支撑作用逐渐凸显。

第三产业全域化取得突破。现代金融、房地产、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移动支付技术全面普及,携程、美团、饿了么发展良好,物流网络实现镇域全覆盖,电商经济发展迅速,“佧佤翁”电商品牌入驻淘宝网、微店、教育部e帮扶平台,数字经济比重不断增加。

(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我们始终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巩固脱贫成果具体措施,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1781户7445人脱贫退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投入资金1927.7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28户314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562户2452人),兑付到户资金6912.62万元;投入补助资金1974.703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03户);投入补助资金735.17万元,实施住房质量提升2508户,区域性整体贫困根本解决,贫困发生率由最高年度的15.66%降至零,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0340.88元,同比增850.31元,增长8.96%,比“十二五”末增7597.37元,增长276.92%,年均增长39.33%,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胜利。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我们始终坚持加强项目规划,抓实资金筹集,强化质量监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掀起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十三五”期间投资99742.83万元,实施边境地区转移支付、活动场所建设、道路建设、沪滇扶贫协作、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314件,通过各类项目实施,全镇跨越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镇政府每年投入补助资金20万元,开通县城至尹兆场、白家寨、芒麦公交线路,惠及沿线9个村(社区)115个村民小组2.6万余群众。“十三五”期间共完成县城项目建设征地3013.03亩,兑付土地及附属物补偿22778.53万元;完成镇级项目征地2290.07亩,兑付土地及附属物补偿4331.04万元。投入资金369300万元,参与实施龙山中路、白塔大寨、五板桥片区棚户区改造工作,共征收土地856.38亩,拆除建筑面积43.63万平方米,美丽县城建设卓有成效。

(四)生态文明成果不断凸显。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城乡环境显著改善。深入开展各项人居环境提升专项整治行动,投入资金2936.86万元,硬化串户路26.72万平方米、入户路14.42万平方米、庭院硬化4.3万平方米,室内硬化1.7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27.76万元,实施室内装修、墙体粉刷、厨房改造等农村住房质量提升项目,惠及165个小组2329户农户;投入资金11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管网22.3公里,污水处理氧化塘9个;投入资金1700万元建设集中养殖小区8个;投入资金225万元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8个。截止2020年末辖区所有村(社区)公厕已全部改建成为无害化厕所,实施农村户厕改造5400多座。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征占用林地、草地审核率达100%,林地、草地回收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75.16%,较“十二五”末提升0.96个百分点。河(湖)长制工作有序推进,重点河流水环境生态得到修复,污水乱排、垃圾乱倒、侵占河床等行为得到整治,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更加有效,全镇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殡葬改革持续深化。全镇18个村(社区)全部启动殡葬改革,火化率达100%,新的厚养薄葬格局进一步形成。资源管理全面加强。“十三五”期间共清除城乡“两违”建筑143宗6151.75平方米;整治乡村“两违”面积45026平方米。审核上报农户建房845宗,办理《农户建房使用土地批准通知书》756宗,查处违法用地165宗,发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65份。查处私挖乱采116起,发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16份。

(五)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保障。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共投入资金11110.65万元,基本完成全面薄改、国开行、浦发行等校园建设项目,改扩建校园校舍面积34879.07平方米,拆除危房10691平方米,重建核桃坪小学、新建幼儿园3所均投入使用,学校基础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一步完善。共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营养餐补助费、特少民族困难补助金等3831.02万元,惠及学生39846人次。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统测及格率、优分率位次在全县排名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救济、优抚、残疾人补助、老龄等各种补助资金13314.46万元。24756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43041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9.98%,缴费金额889.75万元。累计转移劳动力1275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5412人次,转移省外361人次,当年新增转移劳动力1785人次(其中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268人次)。发放贷免扶补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6102万元,惠及1443人。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行政体制、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土地确权有序开展,殡葬改革、公务用车改革有效落实。顺利完成土地确权改革,全镇187个农村小组,涉及原承包农户8808户、土地 39518.37亩,确权土地登记覆盖面均达100%。基层社会治理再创佳绩。“七五”普法顺利完成,基层社会治理责任有效落实,矛盾纠纷“三级三次”调处机制全面推进,“枫桥经验”加速推广,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矛盾纠纷、信访案件、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范措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工青妇、档案、史志、统计、保密、武装、市场监管、防震减灾、基层建设等工作协调发展。

(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广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部手机办事通”,及时公开公示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0%以上。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降本减负、减证便民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更加注重招商引资质量。科学合理设置招商引资准入门槛、前置条件和控制点,招商引资质量不断提升。

(七)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健全服务机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主动接受镇人大和人民群众监督,不断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

看似寻常事,一路却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更与各位代表及全镇人民的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密不可分。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镇各族群众、向所有支持龙山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压力依然很大,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压力剧增。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农业“小散弱”、工业“粗短低”,文旅业“养在深闺人未识”。三是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安全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治理的系统性尚需完善,县城社会综合治理难度大。四是城乡基本公共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五是财政收支压力加剧,政策性减收、税源短缺严重和刚性支出矛盾持续加大。六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短板亟需补齐。七是部分干部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常抓不懈。对此,我们将突出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因势而谋,精准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富民、强镇”两大目标,认真践行新时代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实施生态立镇、农业稳镇、工业促镇、科教兴镇、借城富镇、开放活镇战略,统筹推进城市生态化、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发展数字化、治理现代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抢抓经济和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全力推进经济转型换挡进位升级,将龙山建设成为龙陵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市域社会治理的先行者、基层党建的领头雁,成为支撑龙陵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动力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到2025年,力争生产总产值比“十三五”末年均增长10%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左右;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左右。按现行财税体制,财税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力争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0万公斤以上。

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中,我们将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勠力城乡生态化,建设美丽龙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目标,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突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带动,高质量推进美丽坝区、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村庄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策略,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有序推进河“湖”长制工作,重点巩固好西河治理成效。继续抓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巩固好“四城同创”成果,着力解决城乡污染问题,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塑造全域旅游、美丽龙山新形象。着力推动脱贫成效巩固向乡村振兴接续发展,持续做好田园风光保护和重要节点环境风貌整治,力争到“十四五”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将龙山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二)勠力农业规模化,建设富强龙山。以培植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抓手,坚持用工业化手段、规模化思维抓好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巩固提升。坚持以“一村一品”为方向,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烤烟、茶叶、畜牧等传统产业。加快推进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扶持一批特色农特产品“走出去”,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农业产业联合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关联市场主体联合发展,加快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不断拉长产业链条。重点推进石斛、中药材、肉牛、核桃、草果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把“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快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牌”,全面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业态,坚持以产业增实力,农民增收入为目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区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明显的优势产业。

(三)勠力工业聚集化,建设实力龙山。依托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做好协调服务,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立足区位优势,以发展城乡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为目的,切实发挥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按照“水电硅”一体化的思路,切实发挥水利资源优势,支持辖区硅、电企业的正常生产。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形成低投入、低耗能、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大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切实开展信息、管理、融资、人才、培训等服务,积极探索实施镇级班子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中小企业机制,加大对林源石斛、品斛堂、肉牛养殖等绿色食品产业的支持力度,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在全镇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着力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四)勠力旅游品牌化,建设知名龙山。全方位融入县委、县政府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泉养生文化“三张牌”打造,立足邦腊掌旅游度假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建设,突出“山水玉”特色,力推旅游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城镇、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借城富镇”战略步伐,全面打响“康养福地、温泉城市”品牌,在邦腊掌景区、白家寨大河边大力发展生态及乡村旅游,扶持一批特色旅游村、旅游农庄,规范提升“农家乐”经营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不断发展壮大以人流、物流、信息流为载体的第三产业,利用好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筑巢引凤,逐步形成以传统行业为基础,新兴行业为支撑,布局合理,城乡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格局。加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的申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以旅游业为引领,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五)勠力发展数字化,建设智慧龙山。依托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数字龙山”建设,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出抓好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政务服务、智慧教育、智慧广电、远程医疗、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执法司法、应急救援、电子商务等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取得新突破。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政府数据、重点行业数据、重点领域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共享,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确保到“十四五”末,数字经济产值在全镇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六)勠力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龙山继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深入推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工作,把安全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责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努力提高社会治安管控水平,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深入开展“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联动,提档升级“平安龙山”建设水平,继续加大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调处力度,有效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疏导不良情绪。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保障能力建设,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防范打击宗教极端、民族分裂活动,稳步推进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各项工作。

三、开拓奋进、埋头苦干,确保“十四五”开局良好

2021年是我镇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保持经济增长,实现跨越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找准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全力挖掘经济增长点,稳中有进积极进,稳中有为主动为,全力以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六稳”“六保”,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10%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增11%左右;农业总产值增2%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0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0万元。实现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8%左右。力争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0万公斤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于乡村振兴,增强发展持续力。着力推动成效巩固向乡村振兴接续发展。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将特色产业、稳定就业、生态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政策措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提升长效机制,确保贫困发生率持续为零。着力振兴乡村经济。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科学编制规划,优化乡村布局,构筑以县城为中心,以河头、麦地和香柏河、横山为两翼支撑的空间布局,在城边、水边、山边、路边实施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激活乡村力量,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培训和科技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推广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确保农药化肥施用量实现负增长,切实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有序推进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建设,争取打造横山、白家寨等精品示范村,将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商贸物流等农村服务业,挖掘乡村文化,弘扬乡风美德,彰显乡村特色,树立乡村自信,形成“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聚力于产业培植,增强发展带动力。以产业培植为主线,巩固传统产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50410亩,力争实现粮食总产1600万公斤以上,确保粮食安全。提升中草药、核桃、石斛、肉牛养殖等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一村一品”布局,积极支持中草药、石斛、茶叶、肉牛、生猪等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确保良种能繁母牛引种达800头以上、建成肉牛养殖示范村2个、建设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场19个,力争实现肉类总产2800吨以上、实现畜牧产值16000万元以上。培育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横山等村(社区)培育1个以上生态旅游农庄,在尹兆场社区培植1个以上中草药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中草药、石斛、肉牛、草果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生态农庄、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农业庄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确保1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保持在5万元以上。持续提升硅电、黄龙玉加工销售等重点产业,发挥水利资源优势,支持硅、电企业的稳健发展,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适应消费需求变化,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推动集镇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全面推广手机支付功能。优化提升商贸物流业,加快推进电商发展建设,搭建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扶持本土电商服务企业,规范发展仓储货运、加速物流下乡,实现城乡贸易双向流通。

(三)聚力于项目建设,增强发展硬实力。围绕“思路项目化、项目数字化、措施具体化、效益最大化”,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党政领导包保责任,明确专人逐个盯紧盯实,重点实施好板场河水库和总投资697万元的龙山镇新下寨凡鸡坪道路硬化、龙山镇董华村大窝子组活动场所建设、龙陵县整乡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伊洛瓦底江流域龙川江工程等在建项目,确保既定项目按时序快速推进。及时启动实施总投资1840万元的龙山镇新下寨村以工代赈、龙山镇横山四组道路硬化、龙山镇杨梅山村麦子地大型滑坡治理工程、龙山镇河头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力争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全力抓好投资300万的龙山镇白家寨村大竹林道路硬化、投资240万的龙山镇户孔村养殖小区建设、投资80万元的龙山镇户孔村段家寨组道路硬化、投资1060万元的龙山镇横山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进一步完善“十四五”规划项目库,及时掌握项目审批情况,适时做好项目实施准备。

(四)聚力于深化改革,增强发展领航力。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加快发展方式创新,积极主动服务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营造龙山跨越发展新格局。以改革增强内生发展活力为主线释放政策红利,持续推进社会治理、文化事业、生态文明、社会事业等各项改革。加快“数字龙山”建设。按照县城先行的思路,着力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建设,积极支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数据存储服务,鼓励支持企业开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在智慧城市、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清单化,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网通办”“只进一门”“最多跑一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全力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土地产权改革6个方面的成果。

(五)聚力于民生改善,增强发展普惠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健全民生保障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健全完善“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坚决落实“五个管住”,织密“四级”联动防控网络,强化“3户5户”联防联控责任,抓好“龙城飞将”等专项行动,力争确保不发生本土病例、不发生境外疫情输入病例、不发生县外通报倒查的病例或案件与龙山有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镇”和“人才强镇”计划,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全面提高“两基”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加快赧场小学、县幼儿园迁建等项目推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更加重视校园安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切实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加快中医药发展,加强村(社区)卫生室建设管理,加强对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监控等处置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措施;不断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进一步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问题。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关心老年人健康事业,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健康龙山”建设。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继续开展好“欢乐乡村大家乐”“全民阅读”等活动,不断丰富城乡文化体育活动和广场文化娱乐活动。整理打造民族、民间、民俗和古村落文化,多视角、全方位展示龙山绚丽多彩的地方民俗文化。

(六)聚力于生态建设,增强发展竞争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噪声污染、油烟污染、粉尘污染违法排污及农村“两污”治理力度。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实现乡村垃圾收集、运输设施全覆盖,重点在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全面消除环境卫生问题。加快绿色单位、绿色社区、绿色村寨、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步伐。继续深入实施生态治理保护和造林绿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实施好公益林管护,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巩固深化河(湖)长制工作成果,大力实施水环境保护整治行动,抓实河流、湖泊、水库、坝塘、渠道及黑臭水体治理,抓好饮用水源地安全监管。开展辖区流域水生态修复,严格排污许可制度,从源头上治理黑臭水体。强化“保护”让资源更节约。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各类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融合统一,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规划管控和加大对违法用地清查处置力度,持续推进“两违”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厉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加大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聚力于社会治理,增强发展保障力。提高政治站位,更高起点谋划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着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有序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持续推进民族、宗教、统战工作,不断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防线建设。加快依法治镇进程,启动“八五”普法,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抓实矛盾纠纷“三级三次”调处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度化,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体系,扩大“四级网格”服务范围,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开启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和预警,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做好命案防控工作,坚决扫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规定,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发生,强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等工作,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基层建设。加强政务、财务公开,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积极推行村级“四议两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和发挥村民的民主权利。继续抓好工青妇、宣传、统计、武装、统战、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市场监管、司法、档案、交通、残疾人事业、社区建设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和进步。

(八)聚力于自身建设,增强发展凝聚力。政贵在行,事成于实,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必须坚定政治方向。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持务实担当。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践行严细深实作风,对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作出的决策、定下的目标、看准的事情,始终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群众关心的事,说一项办一项,项项落实;对群众承诺的事,做一件成一件,件件兑现,以良好政风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坚决依法行政。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行政决策质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尽责,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守廉洁底线。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推进正风肃纪。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事,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扎紧制度笼子,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加强项目建设、扶贫领域等重点资金监管,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切实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生态。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们要立足五年、着眼百年,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十四五”开局为新起点,用行动书写担当,用实绩彰显忠诚,上下同心,和衷共济,为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谱写新时代龙山全面振兴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