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92-7-/2017-0109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镇安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17-01-09 |
文号 | 浏览量 | 136 |
——2017年1月7日在镇安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理镇长 赵孝磊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四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人民政府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镇九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上下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日益见好的可喜局面。
(一)坚持抓牢经济建设,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立足镇情实际,抢抓有利形势和重大发展机遇,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8802万元,比2012年增加28152万元,增长1.4倍,年均增长18.8%,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实现产值36302万元、582万元、1308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加21382万元、224万元、496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9.5%、10.2%、1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2万元,比2012年增加485万元,增长0.7倍,年均增长11.4%;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17万元,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97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5元,比2012年增加5058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65000万元、17100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加39500万元、8000万元,增长1.5倍、0.9倍,年均分别增长20.6%、13.4%;
(二)坚持调优产业结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始终突出自身优势,深挖发展潜力,千方百计优化产业布局,在一二三产上持续发力。传统产业稳中提质。2016年,完成粮食总产量2.1万吨,比2012年增加0.35万吨,增长0.2倍,年均增长3.7%;种植烤烟3386亩,完成合同收购量9500担,实现产值1250.68万元;2015/2016榨季甘蔗农业产量22287吨,入榨21376吨;2016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15300亩,产量1145吨,实现产值2089万元。畜牧产业发展有力。2016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4400万元,比2012年增加7334万元,增长1倍,年均增长15.3%;大牲畜存栏29280头、出栏8600头,生猪存栏47710头、出栏60680头,羊存栏12500只、出栏11902只,家禽存栏134934只、出栏96000只;实现肉类总产量5988吨、禽蛋产量390吨,比2012年增长0.5倍、2.3倍,年均增长8.6%、27%。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林业产值5327万元,同比保持平衡。累计新植核桃3500亩,中耕抚育11540亩,总面积达5.4万亩,挂果3万亩,干核桃产量450吨,比2012年增加4.4倍;累计完成低效林改造14840亩,现有林地面积193380亩,森林覆盖率达55.6%;累计发展糯橄榄10103亩、澳洲坚果4000亩、美国山核桃3500亩;累计新植石斛27000平方米,现有面积达58000平方米,实现鲜条产量150吨。二、三产业稳步推进。木制品加工及矿产资源开发有力有序,依托温泉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周边产业融合。同时围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加强与农村淘宝合作,将优质农产品搬上电商平台。特色产业初见成效。现有滇重楼216.6亩、附子262亩、川芎800亩、纹党参1962亩,草果6506亩,中药材发展初具规模;累计完成胡蜂养殖2861巢;全镇登记在册的古树茶共有2136株,干茶产量10吨,产值200万元,目前已注册商标1个,产品品牌效应初显。
(三)坚持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重抓项目落地,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长远发展基础。重大项目方面。服务好大瑞铁路、国道320线过境段改扩建工程、老梨树温泉项目开工建设;配合好龙瑞高速公路龙陵段、保腾高速公路、红色旅游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协调好中缅输油气管道工程全线贯通。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投资3957万元,实施美丽乡村、新农村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40个;累计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288户,其中2015年完成500户,1138人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居。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投资27500万元,实施了三岔河水库、熊洞水库重点工程,现已投入使用;投资487万元,实施了竹箐、镇宝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221万元,实施了镇北、回欢等16个村(社区)及龙二中、镇北小学等4所学校的人饮安全项目,受益人口达12550人;投资2513万元,实施了国家中小流域勐梅河镇安段综合治理;投资3787万元,实施了团结大沟、邦别大沟、回欢大沟等11条沟渠的维修建设工程;投资326万元,实施了大坝向阳寨、镇北张家寨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5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工作。道路建设方面。投资1539万元,实施了镇南、八〇八、镇东、芒告、大水沟、小田坝、竹箐等8个村(社区)通达工程建设,改扩建村级公路43公里;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回岭等5条公路通畅工程,公路总里程达77.3公里。集镇建设方面。为提升改造集镇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积极做好综合农贸市场开发、集镇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前期工作。
(四)坚持强化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注重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累计投入教育资金5765.78万元,比2012年增加3917.64万元,增长11.1倍,年均增长240.2%;累计新建校舍17624平方米,维修改造6860平方米,全面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以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为依托,不断加大中小学基础建设,全镇20所中小学办学条件均已达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发放营养餐和“两免一补”资金2261万元,惠及学生5.42万人次;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教研教改工作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2014年、2015年小学综合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县第三名;2016年,高考一本上线8人,其中600分以上3人,全县文科第2名1人,全县理科前12名2人;中考参考学生417人,550分以上21人,居全县第二。卫计事业健康发展。累计投资56.6万元,新建及改扩建村(社区)卫生室8个,基层卫生设施极大改善。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1600余份,乡村一体化卫生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中医诊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计生服务水平提高,群众优生、优育意识明显增强,累计完成“三术”3007例,孕前优生检查1035对,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226户,报批“少生快富”工程336户;人口管理进一步加强,2016年末全镇总人口达44267人。文体事业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得到巩固,“七彩云南”全民体育健身工程深入实施;耍龙、舞狮、花灯等民间传统文化得到较好传承;2013年以来,累计完成了1926套“户户通”的发放及设备安装工作;镇安镇大坝社区向阳寨传统村落保护及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有序推进;完成镇北社区“文化大院”建设;镇安文化免费开放资金及“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工作;脱贫攻坚专题文艺巡演圆满落幕;文化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监管环节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52万元,各类支农惠农补贴1653万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7491.04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8万元,救助特困供养人员211户236人,确保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参合率99.96%、人参合率99.83%;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此外,老干、工会、统计、档案、民族宗教、老龄、残联、妇儿工委、科技、电力、邮政、电信、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扎实开展,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坚持聚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实效。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动员力量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910户6324人,认真入户采集贫困户基本信息,了解贫困根源,一户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预期达到脱贫成效。金融支持助脱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为贫困户提供金融支持,四年来共计发放小额信贷、创业贷款8323万元。产业发展助脱贫。围绕县级产业扶贫规划,经过实地入户摸底排查,为全镇1424户4761人制定了可持续发展产业思路,同时筹集资金285.25万元,为1424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解决资金短板。劳务输出助脱贫。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25269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6774万元。易地搬迁助脱贫。投资1704万元实施了镇安镇邦别社区三岔路、八〇八社区打响坡、大坝社区杨家地三个易地扶贫搬迁提升改造项目,项目完工后将改善3个村10个村民小组385户1786人的生存发展问题;投资10500万元的崇善寺易地扶贫项目已于2016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实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298户1251人。文化宣传助脱贫。制定了《镇安镇脱贫攻坚群众工作方案》,围绕目标任务,通过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即一次集中宣传、一次入户回访、一次文艺宣讲、一次全员培训、一套精准表册、一次党员日活动、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宣传、一套责任体系、一次巡查检查,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使各项政策措施更符合群众意愿、符合发展实际,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434人,目前全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3%。
(六)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和谐创建成效显著。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六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启动“七五”普法规划,司法所规范建设通过市级验收。积极完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法律援助、矛盾纠纷化解的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四年接警1546起,处置1546起,处置率达100%;立刑事案件187起,破案61起,破案率达33.2%;治安案件320起,破案320起,破案率达100%,发案率明显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渠道,技防、物防、人防得到有效结合,安装农村防控网监控探头251个,实现对主干道、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要道出入口24小时治安监控。扎实开展各类严打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深入推进“6995”平台建设,健全镇、村、组三级信访工作平台,抓实“三级三次”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民情民意访谈制度,坚持镇领导接待日制度,四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3件,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厉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持续发力,四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开展。认真开展禁毒防艾和防处邪教工作,全镇无邪教违法犯罪活动。
(七)坚持维护安居环境,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四年来,始终致力于维护生态平衡,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绿色镇安”逐步实现。累计完成乡村绿化47亩、道路绿化27公里、江河水库渠绿化376亩、杉木抽针补阔样板林建设50亩、低效林改造3000亩、国防储备林补植1000亩,大力开展绿化荒山行动,森林覆盖率达55.6%。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镇农村全面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即“七改三清”为内容的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沼气池570口、农村太阳能建设25台、节柴改灶250盘、垃圾焚烧炉8座,有效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19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市级生态村,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工作已完成,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评审中。土地资源严格管控。严守6.7万亩耕地保护红线,用地保障与耕地保护同步推进;强化源头防控,矿产、温泉资源勘查、保护、开发更加规范有序。
(八)坚持清廉为民执政,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务实高效作为加快发展的保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实施办法,会议、文件进一步精简,“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严格执行党政主要领导“五项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和末位表态制度,行政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自觉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累计收到代表意见、建议90件,均按规定办理,面商率达100%,答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8%。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觉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全面厘清公布主体责任清单、监督责任清单、班子成员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认真落实政务、村务、财务公开,着力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群众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进一步保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政府服务不断优化,行政效率明显提高,财税体制改革得到落实,行政事业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过去的四年,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要实现镇安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重点,竭力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要事,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培植作为第一抓手,奋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开拓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倾力发挥好“龙陵北大门”的区位优势。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的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顽强拼搏和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所有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镇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贫困人口点多面广;农村经济总量偏小,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有待改善;持续增收基础不牢,缺乏创新增收手段;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离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部分干部作风不实、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科学谋划,不以事艰而退避,不以任重而不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二、顺时而谋,攻坚克难,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今后的五年,是我们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有利形势大于困难。放眼世界,国际政治格局总体稳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纵观全国,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战略,协同发展方兴未艾。省委、省政府大气魄打造云南经济升级版,着力推进“五大网络”建设;保山发挥五大优势,补齐五大短板,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做大做强六大产业,争当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龙陵县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六化同步”,努力打造“七地一区”,实现“十个跨越目标”。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加上历届镇安镇党委、政府的奋力拼搏和不懈探索,为我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势头。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生态立镇、农业稳镇、工贸富镇、文旅扬镇、开放活镇、科教兴镇六大战略,加快推进精准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治理体系重构、生态环境保护、基层党建创新七大工程,全力打造富裕、开放、法治、文明、和谐、通达、幸福、美丽新镇安,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到202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9914万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80元,年均增长13.9%;粮食产量稳定在2.1 万吨;农业总产值达42731万元,年均增长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36万元,年均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130700万元、42600万元,年均增长15%、20%。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重点工作是:
(一)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提升农村经济总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养殖等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围绕“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目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多举措推动农业信息服务、宽带入户、农村电商等工程,有效对接供给侧和消费端,提升农村市场活力,在拓宽市场上着力。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品牌包装、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精细化农产品加工,在培育品牌上发力。依托镇安优越的交通条件,发展综合仓储物流园区及建设集加工、仓储、物流、配送、批发、信息、检测、运销综合服务一体化的多功能专业市场。
(二)紧盯项目要素保障,夯实持续发展基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对全镇范围内的水库、沟渠等进行系统规划并及时加固改造,强化水源地建设及村级蓄水池建设与管理,建成覆盖镇、村(社区)的安全可靠供水网络,切实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通信、网络、供电等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村组活动场所、村(社区)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设施建设。争取实施村容村貌及环境整治项目42个以上;农村人饮改造项目7个以上,解决1426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270户以上,解决9534人住房困难问题;硬化村庄连接线8条24公里以上。争取实施学校建设项目33个以上,切实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争取实施卫生院迁建及8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发展成果共享。积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8%以上、中考参考率达90%以上,力争小学学前教育入园率达70%以上。完善村卫生室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争创基层中医药先进乡镇。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做到依法行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低保政策,做到按标施保、核定收入、应保尽保,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及时兑付补贴资金。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提高民居抗灾减灾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加劳务收入。做好工青妇、武装、统战、档案、保密、民族宗教、老龄、残疾人、统计、国土、财税、司法、市场监管、防灾减灾等工作。
(四)深化文旅扬镇战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培植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化综合实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好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推进村组文化场所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提高节目覆盖率和收视率。以生态为本,以文化为魂,充分发掘古道文化、戍边文化、抗战文化、温泉养生文化等资源,以镇安古镇、红色旅游线路、大坝烈士陵园、八〇八水库、三岔河水库、崇善寺、老梨树温泉、达摩山、大坝向阳寨传统村落为旅游开发平台,进一步加大对镇域旅游资源的宣传、整合、包装、推介,争取更多的商家落户镇安。发展家庭休闲式、体验式旅游,与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相结合,开发采摘游、品尝游。用好林权改革及土地确权成果,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入股,积极参与旅游产业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大力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镇安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镇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和空间。
(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共建镇安美丽家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大生态文明保护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使镇安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制度化轨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着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落实殡葬改革,破除丧葬旧习,深入推进“美丽镇安”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确保森林覆盖率达58%以上。严格国土资源管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守6.7万亩耕地保护红线;节约集约用好土地,确保集镇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规范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行为,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转型升级。
(六)注重基层基础工作,推进法治建设进程。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以建设法治镇安为重点,依法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力打造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议事规则。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把政府工作率先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厘清政府行政职权,不断扩大权力公开范围,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有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坚持依法治权、以制度管权,加快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进程。
三、突出重点,加速赶超,扎实抓好2017年各项工作
2017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镇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目标任务的第一年,推动镇安跨越式发展,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主要目标建议为:实现农村经济收入55146万元,增长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88元,增长13.9%;农业总产值达37966万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0万元,减少39.76%;固定资产投资15529万元,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74200万元、20300万元,增长14.2%、18.7%;实现1328人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围绕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扶贫开发,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坚持区域开发和精准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为确保2018年全部脱贫摘帽奠定基础。抓好脱贫攻坚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编制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扶贫、农民脱贫增收等专项规划,使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清、方向明、措施实。抓实精准脱贫重点。深入开展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完善细化扶贫措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通过落实帮扶措施,2017年投入贴息贷款2800万元以上。实现351户1328人脱贫,确保官岑村、镇宝村和户帕村脱贫摘帽。抓牢脱贫群众工作。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做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思想共识,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抓好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工作。按时完成八〇八打响坡、大坝杨家地和邦别三岔路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提升改造配套工程,力争年内完成崇善寺安置点安置工作。
(二)着力抓好产业培植,积极提升产业效益。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坚持产业发展不动摇,大力打造高原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146万元。全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品种结构,以提高单产为重点,确保粮食总产量达2.1万吨以上。大力推广甘蔗良种良法,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单产和效益,完成500亩新植面积。优化烤烟种植,完成9300担烟叶收购任务;稳定茶园面积15379亩,力争实现干茶总产1150吨;强化核桃、糯橄榄、澳洲坚果中耕抚育管理;发展重楼、纹党参等中药材;扎实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惠农资金,进一步调动和支持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实施好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做好抗旱、防汛工作,保民生、促生产,努力实现农业丰收;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积极探索,运用成果;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基础、专业技能和务工岗前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计划转移农村劳动力8700人次。
(三)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不断强化项目支撑。坚持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继续做好龙陵县日产300万Ah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及配套建设、大瑞铁路、镇安温泉二期开发、极斛公司等企业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抓好邦迈社区老表寨、大坝向阳寨传统村落建设项目;抓实官岑行政村、红豆地自然村、镇南赵家坡自然村整村推进建设项目;抓牢邦迈阳广自然村移民后期扶持建设项目;抓稳岭干村、镇北社区月亮田一组、回欢社区老寨子自然村等10个财政边境地区转移支付项目活动室建设;持续推进邦别社区老寨子土地滑坡治理项目;积极争取浦发基金项目一期涉及的项目尽快实施;主动对接浦发基金项目二期及国家开发银行涉及的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落实集镇供水管网改造、镇安综合农贸市场开发等项目实施;同时继续做好集镇建设、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以及其他工程项目申报工作。
(四)着力抓好民生改善,协调推进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抓好学校在建项目工程,新建校舍30667平方米、排除危房4737平方米,完成教育教学投入3207万元;健全开放长效办学机制,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监督;全面巩固和提升“两基”成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力争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高考一本上线率达4.3%,本科综合上线率达58%。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加强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健康镇安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依法落实好全面二孩政策。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好基本养老和工伤、生育、失业、医疗等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新农合参合率达99.86%以上。做好社保资金收缴工作。完善救灾、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五)着力抓好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美丽镇安。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镇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努力让全镇人民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严格落实生态功能区制度,严守生态红线,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活垃圾治理,推广低碳技术、环保产业,推动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抓实监督工作,严格控制企业和个人乱排乱放,破坏生态文明。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综合服务平台等宣传媒介,积极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繁荣生态文化,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企、进校、进村、进家庭,不断提高全镇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推进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生态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
(六)着力抓好财税金融,持续推进金融平衡。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保运转、保民生”。盘活存量,扩大增量,认真研究分析财税政策,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积极培植财税收入来源;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法规。硬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不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确保财税收入均衡入库、稳定增长。加强重点领域监督管理。加大对重要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严格审批财政资金,提高使用效益。推进金融平稳运行。积极推进“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业务,大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强对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和“三农”信贷的支持力度,力争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14%、19%以上。
(七)着力抓好自身建设,打造阳光法治政府。坚持严格教育。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引导干部职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把“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经验用深、用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规范行政权力。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推进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自觉接受并积极支持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开展监督工作。抓实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教育常态、整治常态,严查顶风违纪行为,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坚持主动作为,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强化行政问责,着力解决缺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强化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坚持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管。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各位代表!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履职尽责的最大动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求真务实、团结拼搏,为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