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93-5-/2016-0423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龙江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6-04-2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机关事务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以来,龙江乡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题,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人文、文化、资源优势,以扩大沿线沿江旅游开发为重点,稳步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四园区”战略。以开展三查三看、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专题教育活动为抓手,致力于作风转变,取得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喜人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

一、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乡取得较快发展

2015年末,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43亿元,比“十一五”末增19136万元,增长1.26倍,年均增长17.8%;财政总收入达2965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793万元,增长1.53倍,年均增长2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111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629万元,增长2.31倍,年均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8004元,比“十一五”末增4646元,增长1.38倍,年均增长18.97%,脱贫致富进程明显加快;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9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6亿元,增长4.65倍,年均增长41.39%,强力拉动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金融存款余额为3.43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2.07亿元,增长1.52倍,年均增长20.26%,贷款余额为1.5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0.92亿元,增长1.39倍,年均增长19.0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8.2万元,比“十一五”末增968.2万元,增长0.81倍;2015年末人口数为9395户30974人,比“十一五”末增105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

二、农业持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乡党委、政府始终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工作首位,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业产业稳步发展。2015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19万亩,实现总产1525万公斤,比“十一五”末增272万公斤,年均增长4%;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水稻高产示范区1万亩,平均单产494.7公斤,水稻高产创建现成效;积极开展稻田养鱼示范样板建设,稻花鱼放养面积达1.2万亩,平均亩产达35公斤,年产稻花鱼420吨,比“十一五”末增240吨;大力实施低产茶园改造、丰产茶园建设,新植珍稀白茶1300亩,全乡茶叶总面积达1.79万亩,可采面积1.73万亩,实现年产量1198.5吨,实现农业产值2373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023万元;烤烟产业稳步发展,着力提质增效,2015年种植烤烟8650亩,交售烟叶2.25万担,实现产值3562.3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656.7万元,增长0.87倍,实现税收671.2万元。二是林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石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总面积达56万平方米,比“十一五”增51.5万平方米,增长11.4倍,实现产量272吨,产值3674万元,比“十一五”末增3274万元;核桃产业中耕抚育管理不断加强,全乡种植面积达4万亩,实现产量10吨,产值48万元;红花油茶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末全乡达2.38万亩,比“十一五”末增2.27万亩,实现产值2万元;草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比“十一五”末增3500亩,实现产值947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22万元;糯橄榄、椿头苞等新兴产业得到发展,新植糯橄榄100亩、椿头苞54万株;认真开展古树、古茶树普查工作,全乡有古树45株,有古茶树群落27个1.28万株;扎实开展农村能源发展,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工作,完成林地确权3884宗。三是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十二五”期间,以动物疫病防控、畜禽产品安全监管、畜禽品种冻精改良工作为重点,以整乡推进项目、畜牧科技帮扶、生猪养殖、林下养殖项目为抓手,全乡畜牧业得到迅猛发展。2015年末完成肉类总产量3898.5吨,比“十一五”末增1620.95吨,增长0.71倍,实现产值1.0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6699.7万元,增长1.69倍;黄山羊、新品种黄牛、林下禽类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生力军,黄山羊存栏达6214只,新品种黄牛存栏达8815头,活禽存栏达11.5万只,同比“十一五”末分别增5797只、8212头、5万只。四是农业现代化雏形显现。五年来,农机化推广发展迅速,全乡拥有微耕机1029台,比“十一五”末增869台,增长5.4倍,实施机耕面积3.1万亩,机耕率达86%,认真开展“农机三个一工程”和“平安农机村”创建工作,稻谷农机收割,烤烟、冬玉米、冬季蔬菜膜下节水栽培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五是农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增长较快。五年来,共消除“空壳村”13个,按照“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整体提高”的原则,共优化专业合作社13个,全乡现有专业合作社44个、家庭农场1个,比“十一五”末增10个。六是非公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全乡共有个体工商户833户,从业人员1681人,实现营业额3362万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281户、760人、1712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序进行,累计培训1.28万人次,转移劳动力2.16万人次,有序输出1199人次。餐饮、住宿、加工、服务、运输等行业不断发展壮大,“非公经济活乡”战略显现活力。

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全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五年来,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项目20件,总投资500.53万元,解决15个行政村饮用水难题;实施学校人饮安全项目2件,解决了勐柳小学、勐柳中学、上龙小学、弄星小学、弄岗小学5所学校1860名师生的饮用水难题。投资736.5万元,实施中央资金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及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除险加固水库4座、维修养护2座。投资6759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工程11件,建设沟渠61条,修筑机耕路20余条,群众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二是交通、电力、集市环境日趋改善。保腾高速公路龙江段、龙山至勐柳出口公路建成通车;全乡15个行政村通村主要道路实施了通畅工程,投资20万元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9个,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腾龙桥二级站建成运行,腾龙桥一级站淹没区完成了实物指标调查和征地工作,正在建设中;保腾高速公路龙江特大桥建成即将通车;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实施邦明大坪子、新寨马家田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工程;积极开展集市管理工作,对勐外坝、邦焕街道进行硬化,盘活佑民新村剩余土地并有序处置,对赧等、勐柳集市进行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投资90万元,在邦焕、大汉坝、上龙、硝塘、勐外坝、蕨叶坝等村建设垃圾焚烧炉7个,农村环境卫生逐步好转。三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五年来,学校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对弄玲、大新寨、弄福三所完小进行合并新建成弄星小学;蕨叶坝、新寨、勐外坝、邦焕、弄星小学顺利晋级达标为“二级一等”学校,弄星小学评定为市级绿色学校、弄岗小学评定为省级绿色学校;蕨叶坝、硝塘、赧等、勐柳小学、勐柳中学被评定为平安校园;弄星小学、勐柳小学、赧等小学、勐柳中学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并顺利通过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验收;乡中心幼儿园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弄星小学幼儿园批准并开工建设。总投资3072.23万元实施全乡15所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楼、师生餐厅、厕所等工程建设,新增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装备电子白板教室35个,各中小学、幼儿园均开通宽带网络,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龙五中新教学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道路、校门、操场、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共组织申报、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及其它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工程37个,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投资191万元建成中心卫生院门诊医技楼,邦焕、三台山、上龙、勐外坝、弄岗5个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乡村两级医疗设备得到更新,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四是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五年来,累计投资7729.94万元,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138个,其中财政奖补“一事一议”村庄道路、活动场所、灌溉沟渠、人畜饮水、美丽乡村工程项目52个2820.74万元,扶贫开发项目32个3006万元;新农村建设项目比“十一五”末增加82个。

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构建和谐龙江取得新成就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谐社会构建迈出新步伐。一是教育事业稳有升。五年来,争取中央和省级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798.98万元。“两基”主要指标稳中有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100%、101.6%;小学、初中辍学率均为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义务教育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龙五中高考五年连创佳绩,高考居全县前列;龙江教育基金会运行良好,成立以来共有社会各界1500余人次献出爱心,累计捐款134万元,累计奖助校长、师生286人次。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全面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和收视质量,抓好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及有线电视模拟信号改造升级工作,五年累计安装“户户通”1370套;加强校园周边及集市文化娱乐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着力实施“文化乐民”服务能力建设,利用节假日组织群众业余文艺队举办演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分别邀请中央、省、市、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和市县文联作家协会到龙江拍摄以“鱼米之乡 魅力龙江”为主题的宣传片、开展采风活动,切实提升了龙江的知名度。三是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较快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在乡村两级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健康档案;抓好重大疾病预防、卫生应急、妇幼保健、儿童系统管理、疫苗接种和艾滋病监测等工作,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暴发流行,2015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加强乡村两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提高待遇和政策保障,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单独”二孩、全面二孩、计划生育系列意外伤害保险等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流动人口中无违法多生育现象发生,实施“关爱女孩”行动,成立村(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少生快富工程;五年来,累计落实三术2637例,避孕及时率达78%;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77对,计生执法工作队伍不断充实,五年来无行政侵权行为和恶性案件的发生。四是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更加惠民,五年来共计减免79.34万人次,减免3948万元,占可使用资金的89.38%;累计完成新农合筹资14.23万人次,人均筹资标准进一步提高,户参合率为100%,人参合率为99. 8%,基本实现应参尽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推进,2015年应参保1.96万人,实际参保1.88万人,参保率达95.67%,应缴费1.48万人,实际缴费1.43万人,缴费率达97.04%,收缴参保金156.14万元,全乡领取养老金人数达4408人,月领取养老金33.9万元,实现应保尽保。五是民政工作落到实处五年来,全乡困难群众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现有五保、低保和优抚对象5082户6563人,比“十一五”末增1419 户1308人,累计发放资金4865万元;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和物资储备、民房保险工作得到落实,累计发放大病救助等其他专项资金1037万元、大米380吨;累计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政代缴1.2万人次,代缴资金90万元;敬老院建设逐步完善并正常运行;婚姻登记、老龄、优抚、残疾人等工作有序开展;办理婚姻登记1250对,男女双方HIV病毒婚检率达100%。强农惠农政策扶贫攻坚工作有效落实。更加重视“三农”工作,资金及强农惠农政策逐渐向农村倾斜。“十二五”期间累计兑现各种惠农补贴1560.25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199.55万元,增长3.33倍;扶贫开发整乡推进、“54321”结对帮扶工作扎实开展,确定建档立卡户622户2200人,其他贫困户306户,建立干部职工“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机制,已累计脱贫228户817人;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1415户,补助资金1808.1万元;累计发放贷免扶补、小额担保、扶贫到户贴息贷款2376户7730.25万元。是认真抓好其他各项工作。启动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为民服务中心、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完成;武装部规范化建设通过验收,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耕地保护、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科技、档案、统计、审计、民族、统战、团委、妇女儿童、电力、通信等各项社会事业在“十一五”基础上全面推进,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平安龙江建设工作顺利

一是社会综治维稳工作扎实开展。五年来,随着保腾高速公路、小型水利重点县、土地整理、腾龙桥一二级水电站、沿江公路、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项目落地龙江,社会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科技防控网络、“6995”平台等作用,制定处置预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累计接出警1020起,发生刑事案件立案160起,破案135起,受理、处理群众来信来访605件780人次,受理民事纠纷195件,调解成功186件,调解成功率达95.4%,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980件,调解成功785件,调解成功率达80%;加大对“黄、赌、毒”等现象和毒品、邪教犯罪的打击力度,目前全乡共登记在册吸毒人员61人,其中正在社区戒毒28人、强制戒毒18人、社区康复15人;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有社区矫正人员19人、安置帮教人员19人;积极开展“平安龙江”“无毒乡镇”创建活动。二是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五年来,加强“丘北经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无牌无证机动车清理整治工作专项行动”“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交通违法2830起,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对加油站、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程施工单位、食品药品加工销售经营单位的检验审核、监督检查和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严格实行农村自办宴席报备制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上报和消防、防洪、森林防火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制度、险情报告制度,加大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了全乡人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五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以“三查三看”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着重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有效解决“旧、狭、怕、漂、软、慢、冷、散、少”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在项目工作上有新举措,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有新进步,在执政能力上有新提高,在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践上有新成效。二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五讲五比五争做”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巩固和拓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促进了社会和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基层群众基础,为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组织保证。三是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乡共有19个参学单位1172人参加学习,发放学习笔记本、书籍各150套,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学习方案19个,累计撰写学习笔记3600余篇,撰写心得体会380篇,调研报告112篇。四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全会精神,在乡副科以上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五是切实抓好“为官不为”专项治理。在全乡上下深入开展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排查工作,切实纠正和杜绝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情况发生,全乡共开展自查、排查单位32个。五年来,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干部职工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提供了坚强保证。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乡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为:一是经济总量偏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产业优化升级举步维艰,农业基础设施发展跟不上农业现代科学技术、适用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的需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任重道远;二是财政增收节支压力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教育、卫生等建设资金缺口较多;三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不够。部分群众观念落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四是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作风飘浮,只当联络员、不当办事员,只求稳、不求发展,担当意识不强,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不到位;五是国土、环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安全生产、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方面工作还跟不上全乡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困难和问题,乡人民政府将高度重视,勇敢面对,迎难而上,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三五”工作计划

“十三五”工作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圈”“两带”发展布局,全面实施“一中心三基地四园区”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乡,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抓好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好“鱼米之乡 魅力龙江”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到202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 1亿元,实现增加值0.42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加1.75亿元、0.1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6%、10%;全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比2015年的8004元增加7996元,年平均增长14.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4%、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

按照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加大科技培训和农业品种改良力度,引进高效、质优的作物新品种,进一步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监测工作,提高农业生产力。二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经济作物、观光农业统筹协调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种养小区、种养大户、种养示范村,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是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认真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建立订单农业、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五是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发展。树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深入实施森林龙江建设,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农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年,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2%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80%以上,人居环境基本达到干净、整洁、便捷、绿化、美化。六是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站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加大现代农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万亩特色优质烟、万亩“红细软”、万亩稻花鱼三大基地,打造好“龙川江特色优质烟、红细软、稻花鱼”系列品牌,力争2020年实现粮食总产1600万公斤。

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工作,着力建设美丽龙江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探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建设主体和管护责任。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逐步做好重点河道治理。加强耕地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继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实施沃土和节水技术农业示范工程步伐,支持农民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推广和建设一批节水种植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新农村建设与党建相结合,有序推进,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加快建设生态家园。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导全乡群众形成积极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新建一批垃圾焚烧炉,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集镇规划建设。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做好勐柳、赧等、佑民新村等集镇规划改扩建,进一步规范邦焕、硝塘、勐外坝集市环境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集镇服务体系,解决部分农村群众住房困难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进一步推动全乡经济发展。四是加快交通、通讯、电力、能源发展。重点抓好村组公路、生产区机耕路、蚌别、杨柳湾、养喜、东中坝渡口码头建设和龙川江航道清淤工作,加强对已建农村公路的管护;大力实施互联网进村入户,广播电视、“6995”等通讯平台全覆盖工作;加强电力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协调好腾龙桥一级站项目建设,实施中缅油气管道腾冲支线龙江段和勐外坝河一、二级水电站建设协调工作。

三、加强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推动龙江发展

一是实施旅游强乡战略。抓住云南建设旅游强省和培育大旅游产业、保山打造“三张旅游名片”和全县深入实施“文旅扬县”重大战略机遇,围绕龙江旅游环线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依托保腾高速路、腾龙桥一、二级水电站开发等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逐步朝着“生态旅游活乡”的目标迈进;积极发挥龙江稻花鱼、“红细软”米、蚌别温泉、水库明珠群、龙江特大桥、龙江湖、万亩松园、万亩大树杜鹃和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观光、休闲、体验、养生为主线,着力建设以湖泊休闲、温泉度假、美食文化、生态乡村旅游为主题的龙川江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二是加招商引资富乡工作。以勐柳轻工业园区、集镇、旅游小镇规划建设、蚌别温泉、沿江旅游开发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宣传工作,提升龙江知名度,招好商,引好资,争取企业落户龙江,推进富裕龙江建设。

四、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着力构建幸福龙江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争取实施乡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村卫生室房屋、设备、技术及管理“四配套”。继续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县、乡、村医疗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三位一体”卫生服务网络,不断方便群众就医。二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意外伤害险等政策宣传,不断提高参保率,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符合全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的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村干部养老保险等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让农民老有所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继续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餐计划,切实减轻农民子女上学负担。加强学校危房改造和薄弱学校建设,开展绿化、美化等级学校创建工作,逐步化解学校债务,积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健康的教书育人环境,提高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加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以自然村为单位,以活动场所建设为平台,着力打造集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群众文艺活动、党建文化、传统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在全乡上下营造干部群众积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家乡发展、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五、举全乡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着力构建富裕龙江

一是加强思想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县、乡党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以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核心,以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大力实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程,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确保全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确定目标任务。按照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五个一批”,分年度制定到村到户扶贫攻坚计划。2016年底邦明村退出贫困村,到2018年全乡138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到2020年,全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全县平均水平,达到1.6万元以上。三是“六个坚持”强化措施。即:坚持产业扶持到村到户,确保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参与增收项目;坚持安居建设到村到户,到2018年完成900户危房改造,逐步消除贫困村无房户、危房户,有序引导贫困人口逐步向集镇或规划区集中居住;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重点实施邦明大坪子、新寨马家田、勐柳、赧等片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面解决贫困户水、电、路难题,实现宽带网络在行政村全覆盖;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到村到户,实现贫困群众户户有社保,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健全贫困村医疗卫生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群众健康生活水平;坚持能力素质提升到村到户,确保适龄儿童都有学上,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深入贯彻实施“雨露计划”,加强对贫困家庭青年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荐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坚持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基本实现贫困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进一步放宽扶贫贷款条件,逐步满足贫困户申贷需要,强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服务能力,支持村(社区)发展资金互助合作,推动保险业务向贫困村、贫困户不断延伸。

六、依法行政,着力构建平安龙江

一是转变观念,培养法律意识。重点转变重情轻法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转变“权大于法”观念,树立“职权法定”意识;转变“人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二是学法懂法,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做到决策程序法定化、决策内容透明化、决策过程高效化、民主参与制度化、决策科学化、决策责任明确化。三是恪守行政道德,打造“责任行政”。根据梳理出来的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明确划分行政执法机关的职责权限,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职能部门、岗位和执法人员;将执法任务、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具体化;建立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廉政勤政制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四是切实抓好“七五”普法工作。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经验,制定和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村组、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和“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政策”五下乡活动,加大全民法制教育力度,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学习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群众、外来流动人员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人员公正司法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事业管理者依法经营管理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政府、社会组织依法管理、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引导村民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加强公正廉洁执法、公正司法教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是紧抓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加强对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森林防火、加油站等领域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全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6年工作意见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龙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主要工作目标建议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2.3%以上;力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

加快发展龙江特色产业。实现粮食总播种面积4.19万亩,交售烤烟2.2万担;放养胡蜂2000巢;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实施农田水利、杨梅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消除三台山、勐外坝两个“空壳村”。坚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举办龙江稻花鱼节,提升“红细软”“苦荞茶”等特色品牌形象,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和品牌保护。大力培育加工型、营销型、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壮大林下特色养殖业,抓好红花油茶中耕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强化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全面落实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监管责任,全面开展茶叶、粮油、石斛等农产品专项检查和整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二、加快集镇、旅游、招商引资发展步伐

完善新寨马家田、赧等、勐柳集镇建设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小微企业“助保贷”,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技术引进等创业扶持政策,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推进蚌别温泉、龙川江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龙江特色餐饮业,按政策引导扶持农家乐、农家旅馆、休闲山庄等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促进旅游与文化、餐饮、娱乐、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乡情,准确定位,树立择好商、选好资意识,做到积极但不盲目,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快农村道路、饮水、通信、电网建设

完成龙山至勐柳出口公路和招呼站项目建设,争取硬化一批村组公路,抓好蚌别、杨柳湾、养喜、东中坝渡口规划申报工作。组织实施赧等片区、大新寨三坵田等自然村农村人饮安全项目,加强佑民新村集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小地方水库配套渠系项目卢家大沟工程,积极申报一批农业灌溉沟渠和机耕路建设项目。完成弄岗、硝塘、大新寨等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协助抓好龙江特大桥、中缅油气管道腾冲支线龙江段、腾龙桥一级站、勐外坝一、二级站项目建设;实施“光网”进村入户行动,建成覆盖15个村(社区)的电信光缆,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依托石斛、“红细软”、稻花鱼、刺绣、苦荞茶、胡蜂等特色产品,加快培育电子商务平台。

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和全乡实际,认真修改完善未实施项目建设村寨的总体规划,从特色农业、生态环境、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等方面抓好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好三台山村黄草山、大新寨村汇龙、上龙村小羊田打席寨等14个村庄道路及活动场所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资金整合,继续开展重点村、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五、抓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

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工作氛围。深入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充分了解社情民意。运用媒体、宣传栏等媒介,加强对扶贫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报道。推进邦明大坪子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建房和新寨马家田安置点建设工作。严格扶贫资金管理,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以“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为平台,以扶贫资金、项目为“粘合剂”, 汇全乡之力、聚各方之财、全民之智,加快推进全乡扶贫开发进程;重点做好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扶持工作,逐步消除贫困村无房户、危房户,确保邦明村2016年退出贫困村。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龙山至勐柳出口公路两旁、陡坡地、易地搬迁安置点、输油气管线等区域生态治理保护和造林绿化,严防水土流失,严格杉木种植管理,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公益林管护,深入实施“守护神”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继续抓好垃圾焚烧炉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村人饮管护制度,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严禁少批多占、未批先建。加大查处私挖乱采矿产资源、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应对处置能力。

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做好乡中心幼儿园入园和弄星小学幼儿园建设,严抓在建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管理工作不放松;积极做好未开工项目的前期准备与新建项目争取,加强对办公、教学设备的采购,努力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环境。健全开放办学长效机制,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各界监督;努力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指标任务。加强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实行医疗、医保联动机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新农合参合率,依法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抓好第六届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指导工作,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和村民小组长。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巩固提高基本养老和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农村劳动力、新型农民培训。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抓好公墓建设、火化区划片。紧抓安全工作不放松,按“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加强矿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消防、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校园、网吧等领域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认真落实群众工作“七项制度”,坚决维护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广泛听取各级“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继续支持共青团、工会、妇女儿童、残联、档案、国土、武装、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八、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既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转变机关作风、优化政府服务环境、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迫切需要,同样也是全乡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障。乡人民政府将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强化各项制度执行、提高工作成效,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强化廉洁从政理念,进一步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进政务公开,着力建设阳光型政府。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扎紧制度笼子,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辉煌的“十二五”已载入史册,崭新的“十三五”正阔步走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谱写好幸福龙江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