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93-5-/2020-1214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龙江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0-12-14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龙江乡“十四五”工作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根本立足点,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增进民生福祉和促进人民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游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一条江二片叶三张牌”特色名片。确保到2025年,将龙江乡从传统的农业乡镇建设为产品、风景、服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生态文旅小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升级。

(二)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十四五”规划,实现龙江经济总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基本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打造完成乡村文化旅游体系。极主动服务和融入“腾龙一体化”建设,使得辖区内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改善;“三农”问题得明显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全乡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主要预期目标为:

——农村经济总收入。规划到202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99亿元,年均增长10%。

——一般性预算收入。规划到2025年一般性预算收入962.2万元,年均增长3%。

——人均纯收入。规划到202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631元,年均增长1500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规划到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93万元。年均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划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92万元,年均增长8.9%。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规划到2025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1亿元、3.2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77%、8.4%。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规划到2025年,全乡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县下达目标任务。

(三)“十四五”发展规划措施

1.建设美丽龙江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的目标,突出乡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带动,高质量美丽乡村、美丽村庄建设,将龙江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一是建设美丽乡村。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基础条件好、资源禀赋丰、特色优势显、发展潜力大,具有特定功能定位、一二三产较好融合发展的村(社区)。2020年,确定1个美丽乡村试点先行先试;2025年累计建成3个以上“布局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二是打造美丽村庄。坚持以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旅游基础较好、人口规模集聚的自然村为单元,全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全力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到2025年争取打造2个“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月明风清、宜居宜游、文化多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村庄。三是创建旅游型集镇。立足龙江集镇发展条件和产业特色优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按照旅游型集镇的目标进行打造。强化产业培育,优化功能结构,形成具有山地特色的山地旅游小镇。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循环畅通、运行高效、调节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依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每年稳保43280亩农作物播种面积、强化17850亩茶叶、1.9万亩核桃中耕管理;在2020年2307吨肉类、126.78吨禽蛋的基础上,每年同比增长1.97%;二是壮大特色产业。种植油茶4000亩。林业产值每年增长15%,实现产值470万元。三是做精做强优势产业。通过打造万亩龙川江特色优质烟叶基地、万亩“细红软”基地、万亩稻花鱼基地,稳固烤烟种植、打响“红细软”品牌、提升“稻花鱼”知名度。四是在2020年劳动力转移12329人次的基础上,每年增长10%,2025年实现劳务经济收入7500万元。逐步完善乡内集市配套功能,发展个私经济和旅游业,第三产业产值每年增长15%,实现产值3430万元。

3.夯实发展基础

抓住省委打好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定位,依托龙江资源优势,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朝着“文明窗口乡、鱼米之乡、生态旅游乡,轻工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基地”目标迈进。一是建设交通枢纽。争取开工建设龙山卡至龙江、龙川江旅游公路;推进龙川江航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初步建成“腾龙”一体化发展交通枢纽重要节点。积极融入龙陵“一园三片四板块”建设。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把大勐柳村西侧至锈水沟北侧一带规划、建设成龙陵工业片区之一。着力建成重要的旅游、文化、能源、商贸和物流基地,以建材、非金属矿物制品、生物等产业为重点的区域性资源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出口产品加工基地。以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树立突破一个重大项目,发挥突破一片,带动一串效应;落实一个重大项目,等于构建一个产业链的思想。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的谋划、推进、落实,以“善于争,敢于为,动于情,持于恒”的精神,切实有效地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促见成效”的目标。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配齐配强项目工作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力度,做到在建设中监督到位,建成后保管到位,切实发挥项目建设功能。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超前谋划好项目申报工作,营造项目实施的有利环境。项目优势。首先保腾高速公路在勐柳开口,全乡交通四通八达;其次有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傣族花棍,稻田文化—龙江稻花鱼,高原明珠—水库资源,温泉文化—蚌别温泉,古道文化—茶马古道,亚热带风光—万亩松林,世界奇观—龙江特大桥等旅游文化资源。第三有耕地面积26908.9亩,其中水田18705.5亩,旱地8203.4亩。森林覆盖率达69.62%,气候适宜,硅等矿产资源丰富。

4.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抓住云南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保山建设“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龙陵打造“滇西边境旅游目的地”的机遇,全方位融入高黎贡山国际生态旅游区及南亚东南亚国家黄金旅游圈建设。一是规划旅游线路开发。积极配合县上对县城—邦腊掌—龙江湖—古城寺—龙江特大桥—松山—县城(北线)旅游内线的开发。挖掘古城寺文化、打造龙江湖生态景色及梯田风光、建设龙江特大桥旅游区,把龙江打造成为北线的视交点。二是强化旅游支点建设。积极争取龙江特大桥旅游区及龙江古城山旅游开发项目建设。三是极力打造田园综合体。统筹做好农业产业、城乡国土空间、智慧乡村、旅游产业等规划叠加,重塑自然生态人居新环境新格局,到2025年,着力把龙江建设成集农业生产、精深加工、观光体验、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四是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抓好龙江游客服务中心、半山酒店、乡村美食馆、乡村民宿餐饮点建设,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旅游服务。

5.增强发展意识和执行意识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起强烈的发展意识,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不争论、看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不发展是死路,慢发展无出路”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扫清影响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谋划工作,开发资源,优化环境,形成一个声音谋发展、一个拳头抓发展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二是创新工作,努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围绕做精做特一产、培育二产、发展三产的思路,着眼解决突出问题,分出轻重,找出主次,抓住关键,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增强执行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解决嘴上执行、行动上不执行和执行不彻底、不全面的问题。四是建立农民服务站,提高机关办事效能。

6.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方法措施

一是以确保政令畅通为重点,对原有制度进行清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学习、工作、管理等制度。二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龙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三是始终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发展的保障,努力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制度建设,打造群众满意的政务环境。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压减办文、办会事项,降低文件会议比例。切实压缩“三公”经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各级实施办法。加大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四是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完善掌握民情民意的舆情机制,及时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着力解决好饮水、行路、上学、就业、就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五是关心党员、关心干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进一步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多帮助乡、村、组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多鼓励帮助后进同志,在政府机关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六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7.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从严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促进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更上一层楼。二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教育群众。三是全面加强新闻舆论、文化文艺、社科理论、网络舆情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强化正面宣传,壮大主流思想理论。四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遵循”向“生活习惯”转变,培育文明乡风,形成推动龙江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五是多途径、多渠道培育和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资金变资产,以资产租赁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力争将资金进行整合、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统一规划,一次实施,集中建盖商铺,实现全乡所有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由资金变资产的转变,全面化解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安全风险,持续产生效益。持之以恒营造清正清廉清明之风。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强化“小微权力”的制约监督,加大监督执纪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和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侵占挪用、虚报冒领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强力推进“四项制度”和“三访”活动落地见效。及时提炼好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自选动作”,开创性推进工作,确保“四项制度”推动全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四)“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

龙江乡“十四五”规划拟发展四大项目工程和重大事项,建设以清塘景区为中心的田园风光旅游区;扩大以“鱼米共生”田园产业为基础的现代生态农业;全面完善农村集镇功能设施建设;全面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建设以清塘景区为中心的田园风光旅游区

辐射千亩梯田、万亩茶园、田间步道、露营体验等旅游项目,规划实施龙江乡清塘梯田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龙江乡弄岗社区农耕文化园建设项目,龙江乡弄福村观景平台及露营基地建设项目等各类项目7个,总投资22850万元,争取发改、文旅、教体等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田园风光,塑造“稻花鱼”品牌,提升农耕文化建设等手段,不断增加龙江旅游吸引力,初步实现旅游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

2.扩大以“鱼米共生”田园产业为基础的现代生态农业

在现有“稻花鱼”“红细软”等优质农特产品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基础农业向现代化综合农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扩大赧等社区—弄岗社区片区“鱼米共生”生态产业示范园规模,规划实施生态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等农业升级项目2个,总投资18000万元,塑造本地地标品牌,建设“产—运—销”产业链,将农业产业利润从基础农产品延伸到农产品深加工上,形成“旅游助农业,农业推旅游”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

3.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全面完善农村集镇功能设施建设

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集市农贸市场建设,规划实施龙江乡勐柳集镇及周边污水处理建设项目,龙江乡勐柳集市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龙江乡赧等集市农贸市场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7000万元,建设龙江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镇。

4.不断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提升医疗治理水平,规划实施龙江乡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龙江乡新寨小学厕所改造工程,龙江乡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龙江乡敬老院改扩建项目等各类项目6个,总投资14500万元,全面提升龙江社会服务能力。

(五)“十四五”发展战略举措

1.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加快形成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引导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乡村旅游、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信息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和节能降耗、扶贫等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

2.抓牢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林畜生态产业

以稳粮增收为主线,保持农业稳定。“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按照稳定面积、增加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坚持粮食生产的“三条底线”,即: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粮食自给有余;实行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全乡耕地红线。以提质增效为目的,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切实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二是围绕优势农产品发展,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订单农业,努力开拓省内外市场,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加快形成“自愿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努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新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三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实施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强乡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方法,乐于务农、善于务农,适应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新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者。

3.抓好项目工作,夯实发展基础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改善龙江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加快实施支撑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构建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做好项目储备、上报、实施工作,力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龙江。

4.关注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坚持加大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倾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全力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成绩稳中有升。二是扎实开展民政工作。按时发放低保金及困难群体生活补助、救助资金,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三是加强卫生和计生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政策导向,巩固和提升新农合,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四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文化站、村级活动室、村级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及城镇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工作,做好老龄服务、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六是继续抓好社会管理、安全生产、抢险救灾、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科技、档案、统计、民族、妇女儿童、电力、通信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5.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突出资源招商、环境招商,利用好区位、水利资源、特色农业、森林资源和沿江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宣传、突出招商重点,全民发动,人人参与,大力倡导亲商、扶商、安商、富商意识,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突出抓好沿江旅游环线开发、半山酒店开发、高效农业开发等项目招商。

6.加强管控,维护社会稳定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继续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坚决打击和取缔各种邪教组织;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遏制“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健全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等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项工作,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强化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刻防范各种新动向新变异,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确保“减负”不减“担当”,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进一步取信于民、增强信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深化标本兼治,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