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95-1-04_A/2018-0125002 发布机构 龙陵县碧寨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部门预算 发布日期 2018-01-2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财政
碧寨乡2018年政府预算报告

碧寨乡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及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书面)

——在碧寨乡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2018年1月24日)

各位代表:

受乡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会议审查。

一、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乡财税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抓住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紧扣财税工作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狠抓增收节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较好地完成了乡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任务。

(一)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17年预计实现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97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5%,同比增139万元。

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0%,其中:增值税收入完成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16%,同比增长15%,增加7万元;改征增值税收入完成19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25%,同比增长25%,增加38万元;资源税收入完成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290%,同比增长190%,增加19万元;烟叶税收入完成47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88%,同比减少12%,减少64万元。

2. 上级补助收入2162万元,同比增长7%,增加138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72万元,同比增4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390万元,同比减94万元。

3.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8万元。

4. 上年结余为零。

(二)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17年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97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5%,同比增13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7万元,同比增12万元,增幅为27%。

1.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879万元(本级财力安排支出 750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支出21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5%,同比增139万元,增长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1万元(人大事务13万元,政府办公室及相关机构事务516万元,纪检监察事务38万元,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61万元,群众团体事务4万元,财政事务56万元,税收事务23万元);国防支出1万元;教育支出1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6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460万元,其中:农业支出475万元(事业运行194万元,技术推广与培训支出223万元,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1万元,农村公益事业支出20万元,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支出35万元,其他农业支出2万元);林业支出45万元;扶贫支出633万元;农村综合改革支出307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万元。

2. 收入超基数上解支出91万元。

(三)收支结余情况

2017年全乡共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970万元,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970万元,收支相等,预算平衡。

二、2017年财政工作主要做法

2017年,全乡财税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增收节支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未雨绸缪、统筹推进,确保完成各项财税工作目标任务。

(一)加强财源建设,助推乡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壮大财政实力。一是将甘蔗、“两烟”、矿产业作为重点财源来培植,加大资金及政策扶持力度,让第一、二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有新的增长,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产业、个私企业等产业的发展,加大了第三产业对财政增收的贡献率。二是扎实做好项目规划和申报立项及项目落地工作,实现了投资拉动财政增收。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了收支两条线的顺利执行,杜绝了收入不按时入库的现象。

(二)强化征收管理,努力促进收入增长。坚持把组织收入摆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狠抓财政增收。一是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和财政收入情况,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更加准确。二是加强税收、税源调研,进一步完善了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监管,及时分析重点税源企业的经营和纳税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收入征管的关注点和着力点。三是加强财税联动机制,完善了税收征收考核办法,强化征管执行,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四是加强了对罚没收入、非税收入等征收管理工作,保持了各项收入稳步增长。

(三)严格依法理财,提升财政监管职能。以安全为责,建立健全了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财政监管。一是加强了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资金管理机制,监督跟踪问效机制,确保了资金安全运行。二是加强了财政支出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分配、安全运行、发挥效益,做到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管好用活每一笔财政资金。三是加强了对车辆维修,物资采购、领用等管理。四是继续坚持量入为出、勤俭办事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压减会议、公务接待等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集中财力办大事。五是进一步规范了集体资产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积极盘活现有资产资源,优化资产资源配置。六是积极化解乡村债务负担,增强了化解债务风险的能力。

(四)着力服务“三农”,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步伐。2017年继续加强了对“三农”投入力度,认真落实了支农惠农政策,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切实加大支农投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支农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及时申报了惠农项目,争取上级财政对我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更大支持,综合运用资金整合、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吸引了社会多方面力量加大对“三农”投入,努力构建多元化支农投入机制。二是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支持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了农民培训工程,认真落实了兑付农民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增加了农民现金收入。三是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村级经费保障增长机制,加大了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乡村债务得到了控制和化解,实施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

(五)增强服务意识,强农惠民政策及时兑现。一是2017年度通过“一折通”或“一卡通”共发放各种惠农补贴466万元,其中:发放中央支持农业补贴4841户次331万元;兑付2017年退耕还林、草原生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补贴352户,补贴资金135万元。二是积极争取实施了一批边境地区转移支付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同时立足部门职责,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助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2017年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一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加强了银行账户管理,着力解决了运行过程中尚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二是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提高政府采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范围和限额,提高政府采购效益。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收益管理,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全部纳入本级收入管理。四是继续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管理,强化绩效管理的流程控制和过程管理,提高了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五是继续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了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并督促各部门建立完善符合财政资金管理要求的内控制度。

2017年全乡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持续增收困难较大。由于发展基础薄弱,税源单一,缺乏新的税源增长点,后续增收乏力。二是政策性增支因素进一步加大了财力缺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新增人员工资、绩效工资、保民生保重点及项目配套等支出较多,刚性强,收支矛盾突出。三是政府债务负担重,偿债支出需本级财力安排,平衡压力加剧。四是在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和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还有待探索。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引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我乡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绩效管理水平,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及全乡经济发展计划,2018年全乡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建议如下:

(一)收入预算情况。2018年全乡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573万元,同比减397万元,减少13%。

1. 公共财政收入预算750万元。其中,增值税预算收入60万元,较上年增8万元,增长15%;改征增值税230万元,较上年增37万元,增长19%;资源税预算收入10万元,较上年减19万元,减少190%;烟叶税预算收入450万元(香料烟预算收入200万元,烤烟预算收入250万元),较上年减26万元,减少5%。

2. 上级补助收入预算1823万元,较上年减少339万元,减少16%。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908万元(体制补助收入40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663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5万元),同比增136万元,增长18%;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15万元,同比减475万元,减少34%。

(二)预算支出情况。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573万元,同比减397万元,减少1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82万元,专项上解支出91万元。支出结构情况:工资福利支出1155万元,占预算支出的47%;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16万元,占预算支出的5%;商品和服务支出296万元,占预算支出的12%。其他资本性支出915万元,占预算支出的37%。收入超基数上解支出91万元,占预算支出的4%。

1.预算支出安排依据。根据《龙陵县乡镇财政体制管理办法》,乡级不设国库,实行“收入上划、支出下拨、年终结算”的管理体制,预算支出按县级核定的支出标准进行测算。全乡财政供养半供养总人数485 人。其中:全供养人员71人;半供养人员414人〔乡级临时工6人,遗属补助13人,村干部48人,大学生村官8人,村炊事员12人,村农计员12人,村“两委”及村监委委员(不驻村委员)98人,村民小组长163人,村党支部书记54人〕。

2.测算标准。财政全供养人员工资按2017年12月在册人员工资测算;其他人员的测算:对村干部年终考核奖励,按每人2000元测算;乡级临时工每人每月补助3000元;村干部工资按实有人数、实际发放工资测算;农计员每人每月补助847元(工资680元、保险金167元);村级炊事员按每村1人,每人每月补助400元;村民小组长每个组核定1人,每人每月补助50元;村“两委”及村监委委员(不驻村委员)按实有人数,每人每月补助50元;村党支部书记,每人每月补助50元;机构运转公用经费按在职干部职工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计算,乡级纪检人员公用经费按每人每年补助7200元计算;村级公用经费每村每年补助5万元;乡级会议、接待及业务费150万元;专项经费核定37万元(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乡村房屋及救济等支出2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万元,财政专项业务费7万元)。

(三)预算支出安排分类。一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978万元〔人大事务17万元,政府办公室及相关机构事务711万元,纪检监察事务49万元,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80万元,群众团体事务15万元,财政事务83万元,税收事务23万元;教育事业预算支出1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支出7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预算支出160万元;节能环保预算支出10万元;城乡社区预算支出22万元;农林水事务预算支出1226万元;收入超基数上解支出91万元。

(四)预算平衡情况。全乡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2018年全乡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573万元;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482万元,收入超基数上解支出91万元,支出合计2573万元;收支相等,预算平衡。

四、2018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2018年,继续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管理制度。围绕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目标,坚持“推改革、强基础、提效率”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集中财力办大事;推进中期规划管理,强化支出规划约束;完善定额标准体系,细化编实预算;理顺预算管理权责,完善预算管理链条;优化预算编审体系,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全面推进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化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严肃财经纪律,厉行勤俭节约;夯实预算管理基础,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完整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主要措施:

(一)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清理长期固化的支出项目,改变以往支出项目“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切实把相对分散的财力科学集中起来,精准投入;预算安排聚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分清轻重缓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保障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的重大战略项目、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财政重点支持项目。

(二)细化预算、科学配置。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支出经济分类改革的有关要求,各项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细化到项级科目,分别按政府预算经济分类和部门预算经济分类细化到款级科目,编实、编准、编细预算;加快推进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在预算编制中全面采用定额标准管理,科学配置财政资源。

(三)讲求绩效、提高效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及业务工作经费类等一般性支出,最大限度地压缩行政成本;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加大评价结果运用力度,落实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的可执行性和约束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强化征收管理,努力促进收入增长。坚持把组织收入摆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狠抓财政增收。一是继续加强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好经济运行和财政收入情况。二是继续加强税收、税源调研,进一步完善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监管,及时分析重点税源企业的经营和纳税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收入征管的关注点和着力点;三是继续加强财税联动机制,完善税收征收考核办法,强化征管执行,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四是加强对罚没收入、非税收入等征收管理,保持各项收入稳步增长。

(五)加强项目库建设,做实项目支出预算。按照乡党委、政府总体规划安排,强化项目储备意识,提高项目编报质量,入库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立项依据、明确的实施期限、合理的预算需求和绩效目标等。要切实细化项目预算编制,按照政策口径准确填报项目分类,并对储备项目按照成熟度和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按照“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要求,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政治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着力提升绩效目标质量,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绩效目标,不予安排预算。强化部门管理,切实开展财政资金执行绩效监控及绩效自评,提升部门绩效工作质量。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评价结果将作为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七)加强以金融部门的联系,用活金融实现撬动。要牢固学习和树立用金融政策、金融办法、金融实效促发展的思维意识和行动。要全面总结融资解决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取得的实效,利用好金融杠杆撬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全力管好用活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在资金管理使用中,要围绕懂政策、懂项目、懂资金、懂管理的“四懂”管理机制,坚决纠正资金放了、事情了了的问题在各部门、各村发生,对资金管理实行限时办结制,防止久拖不决造成资金闲置不发挥作用、资金相互交叉混乱等问题的发生,促进资金盘子的统筹。要加强学习,做到账账清楚、科目准确,坚决避免科目不清、乱摆乱下达给资金管理造成混乱的问题发生。要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全乡财务管理制度,千万别让“花开我处、香在他乡”的事情发生。

做好2018年的财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确保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碧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