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95-1-06_Z/2016-0827003 发布机构 龙陵县碧寨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通知公告 发布日期 2014-11-1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碧寨乡人民政府

碧寨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4年畜牧业生产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各村(社区)村民委员会、乡直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乡畜牧业科学发展,着力打造“特色林畜生态乡”,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现就2014年全乡畜牧业生产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环保”畜牧业为方向,以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理念,积极推进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五化同步”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生猪三百、牛羊双百、家禽百万、生态牧场和畜产品加工“五大工程”,建立健全畜牧科技支撑、动物疫病防控、畜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畜产品流通、畜产品安全监管“六大体系”,努力把碧寨建成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

二、目标任务

到2014年末,全乡计划实现畜牧业产值10900万元,肉类总产量3730吨,同比分别增长 20.5 %和25.9%。出栏肥猪3.4万头,肉牛1210头、肉羊2.1万只、肉禽6.24万只、完成禽蛋产量100吨,同比分别增长14.1%、0.8%、29.6%、5.5%和6.3%。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5%、2%、6%以内。完成肉牛冻改250窝,生猪改良6300窝,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巩固提升养羊示范村1个,发展示范户15户,新建黄山羊规模养殖场3个,养羊大户30户,舍饲户55户,实现羊存栏4万只。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划区域推进规模化养殖,提高标准化养殖发展速度

一是巩固提升生猪生产能力。以梨树坪、滥坝寨、摆达三个村为重点,建设热区优质肉猪生产区。以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核心,发挥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生猪“三百工程”。按照“人畜分离、圈舍规范,沼气配套”的要求,支持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使其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主体。二是加快草食畜发展。以梨树坪、滥坝寨为重点,发展高峰黄牛养殖为主的优质肉牛生产区。以梨树坪、新林为重点,辐射麦子坪、杨梅田、中寨、天宁、三家村等村(社区),建设优质龙陵黄山羊肉羊生产区。积极争取牛羊养殖基地项目和规模养殖场项目,推进牛羊“双百工程”,力争建成羊存栏200只以上户3户。三是着力推进家禽规模养殖。以梨树坪、中寨村为重点发展山地乌骨鸡生态养殖。进一步提高家禽生产能力,实现禽蛋产量100吨、禽肉120吨。

(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加速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

一是培植畜牧业龙头企业。重点帮扶龙陵县庞龙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肉羊生产。二是创新畜牧招商引资方式。重点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利用、饲草饲料生产、畜产品加工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部先进技术、设备、资金发展畜牧业,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投向畜牧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畜牧业。三是培育发展涉牧专业合作社。鼓励适度规模养殖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强化合作组织“为农服务、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功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行“公司(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产销对接、安全生产。四是加大畜牧品牌创建力度。树立品牌意识、名牌意识、商标意识,加快地理标志注册和品牌保护,大力开展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打造“龙陵黄山羊第一乡”的知名度,提升畜产品的竞争力。

(三)狠抓疫病防控,保障健康发展水平

一是抓好基础免疫。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按照《保山市2014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保山市村防检员管理办法》要求,将免疫注射工作作为贯穿全乡动物防疫工作的主线,认真组织开展动物疫病集中免疫(补免)行动。二是创新免疫方式。认真落实“一意见两方案”,在春秋两季防疫中全面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模式和生猪“321”免疫新技术,确保推广面达100%,不断提高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确保全乡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达90%以上,应免密度达100%,免疫抗体达70%以上,切实筑牢动物免疫屏障。三是强化疫情预警监测和疫情报告。严格落实疫病防控责任追究和疫情举报奖励制度。提升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做到疫情就地发生就地扑灭,不扩散、不蔓延。

(四)强化产品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供给

一是提升畜禽产品卫生监管水平。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对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上市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达100%。二是加大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力度。加强畜禽养殖场(小区)和饲料经营户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无证经营兽药、禁用及假冒伪劣兽药的摊点,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畜禽的“黑作坊”,确保上市畜产品的安全。三是加强规模化场(小区)监管。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环保”的畜牧业为方向,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完善养殖档案和生产记录,打牢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大力扶持符合条件的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生态、安全、环保的畜产品生产,着重培育优质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全乡畜产品知名度。

(五)强化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应用能力

一是继续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目的,大力开展按科技人员、规模养殖场主、养殖户的分层次科技培训,突出抓好肉牛冻精改良、猪人工授精、优质牧草种植、饲料青贮、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推广,切实提高养殖效益。二是强化畜牧业科技示范带动。充分整合资金和技术力量,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以良种推广、标准化养殖、科学管理、疫病防控、产品安全、污染治理等为重点,积极创建畜牧科技示范村1个,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提高良种化水平。鼓励规模养殖场扩大生产规模,引进优良品种,更新设施设备,提高优良品种供种能力。认真落实国家生猪及其它良种补贴政策,全年完成肉牛冻改0.025万头,生猪杂交改良0.63万窝,提高良种覆盖率。

(六)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化发展新格局

一是狠抓现代农庄建设。在大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以规模养殖场、特色养殖企业为骨干,将畜牧业和生产、休闲、消费等功能融于一体,积极创建集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和科技示范等多功能的畜牧业庄园。二是实施生态牧场建设工程。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扎实推进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提高草原载畜量,实现产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草原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草原承包流转、禁牧管护、草畜平衡核查等机制。认真组织实施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和牧草良种补贴项目。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因地制宜推行“林(果)—草—畜”种养模式,促进种养结合、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良好的生态畜牧业发展。以畜禽养殖污染物生态化利用和减量排放为目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技术,鼓励养殖场推行“畜—沼—肥—果(菜、烟)”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协调发展。

四、强化督查,严格考核

乡党委、政府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进行督查,各村(社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党委、政府2014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考核。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严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