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88-X-/2021-0419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象达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1-04-19 |
文号 | 浏览量 |
镇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9)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4月17日在象达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理镇长赵天会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克难奋进,苦干实干,“十三五”目标任务好于预期
过去五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人民政府紧紧依靠全镇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同心聚力、奋勇拼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6.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4.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2.3%。
——“三大攻坚战”卓有成效。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整合扶贫专项资金9230万元,“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清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惠及群众330户1457人;实施危房改造1811户,补助资金3212.52万元,实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现行标准下15个村(社区)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3193户13438人全部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动态清零。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开展“散乱污”清理整治,落实好“河长制”,12条河段水环境明显改善。完成公厕改造建设15座,其中集镇3座、行政村12座,新建户厕3048座,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1个。森林覆盖率72.1%,提高2.6%。勐蚌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生态小镇展现本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步推进。非法集资得到严厉打击。加强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和防控协同,从源头清除风险隐患。有效遏制劳资纠纷、土地纠纷、债务纠纷等风险矛盾,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农业产业持续向好。粮食产量18968.8万公斤;交售烟叶43500担,实现烟农收入5933.9万元;实现石斛种植产量1500吨,产值5500万元;枫斗产量150吨、产值5000万元,带动农户3000余户8000余人,实现收入3800万元。实现茶叶总产量5754吨,产值12133万元。生猪存栏8297头,肉牛存栏8276头,较2016年分别增长31%、70%。禽蛋产量461.5吨。旅游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成功申报县级旅游名镇,集镇周边22公里徒步旅游线路投入使用。朱家璧故居修缮和布展结束、历史文化陈列馆开馆在即。勐蚌村入选全省旅游扶贫示范村。象达、营坡社区成功申报市级旅游示范村。侨乡文化广场、牌坊、名人雕塑墙和历史文化墙嵌入效应突显,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名片逐步打响,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侨乡大道改扩建、朱家庄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乡推进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928.3万元,完成154.516公里农村公路建设,覆盖15个村(社区)46个村组,群众出行更加便利;投资532万元完成73公里生命防护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投资1800万元建成的侨乡大道成为象达靓丽名片。投资300万元的石斛及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发挥作用。轱辘河水库投入使用,集镇污水处理系统氧化塘及部分污水管网铺设完成;农网改造全面提升,233个村民小组全部通380伏动力电。宽带网络实现“村村通”,4G网络重点区域全覆盖,“数字象达”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加强,依法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608名100%入学。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投入9899.56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16036平方米。卫生工作持续加强。积极落实医疗惠民政策、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住院楼和中医馆投入使用,改建提升卫生室8个;改造万级以内的层流手术室;购置16排螺旋CT等一批先进设施设备。象达卫生院建设成为全县10个乡镇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全,全市唯一一家与省级开通远程会诊的乡镇卫生院。社会保障日益完善。累计实施社会救助34422人次,发放救助金5366.9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14324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65023人次,实现工资性收入3.6亿元。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超额完成目标。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三级全覆盖,抗战遗址、风雨桥等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油纸伞、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社会治理有力推进。“平安侨乡”建设深入推进,数字象达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全县10个乡镇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智慧指挥中心。集镇主要街道建成智慧交通违停抓拍系统11套,集市、学校、民族村寨、朱家璧故居等路段安装高清摄像头60余个,安装农户庭院摄像头1000余个。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扫黑除恶、打击走私、缉枪治爆、命案防控、禁毒防艾、强边固防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更加有效。借鉴“枫桥经验”,以“互联网+”“电子看家狗”等管理模式,棠梨坪社区成为全县首个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深入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认真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和主要领导接访下访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持续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全面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等工作全面加强,各类安全风险防控有力。
2020年是殊为不易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镇各族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生产总值58715万元,同比增长7%。完成财政总收入4437万元,增长1.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0万元,与上年持平。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万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14793万元,增长4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4764.19万元、23771.57万元,分别增长7%、2.3%。
(一)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举全镇之力保障疫情防控,建立人防技防物防联防联控体系。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外防输入”严格执行,77名党员、141名警务人员、医护人员和镇村干部24小时坚守4个健康监测点,2020年累计检查车辆9.6万辆次,检查人员18.1万人次。“内防反弹”扎实开展,严格落实3户5户联防联控工作机制,17个片区1869个3户5户防控网格作用充分发挥,重点区域环境监测、重点人员筛查,核酸采样做到应采尽采,完成环境核酸采样1844份,人员核酸采样5893人次。深入开展“龙城飞将”专项行动。确保了象达境内未发生本土病例、未发生境外疫情输入病例、未发生镇外通报倒查病例或案例与象达有关,为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象达贡献。
(二)产业发展蹄疾步稳。传统产业稳步推进。种植烤烟3407亩,产量9200担,产值1351.48万元,实现税收251.3万元;养殖蜜蜂2850巢,产量4.2吨,产值42万元;养殖肉牛10185头,出栏7865头,产值9438万元。特色产业成效初显。生态果蔬声名远扬,深受大众青睐;勐蚌附片备受追捧,人们争相追崇;栎果猪远销京沪,客商慕名而来。象达石斛口碑在外,常常被套牌,种植1600余户,实现鲜条产量700余吨,产值2000余万元;枫斗加工2000余户,产量90余吨,产值29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2800余户7500余人,实现就业收入3260万元。象达镇已成为龙陵县石斛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第一大镇。全域旅游初见成效。投资720万元建成乡村旅游综合服务中心1幢,布展历史文化陈列馆1个,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自然风貌别具一格,坝头荒坝子、小米地野牛坝和象尾坝、勐蚌苤菜坝等景致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服务业稳步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6户、从业人员8人,实现产值57.7万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开设农村淘宝服务点8个,镇村通邮率、通网率达100%。
(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路域环境全面改善。实施串户路硬化45条,6.5万平方米,补助资金391.11万元,覆盖525户;实施象达至坝头公路窄改宽项目9公里、象达河景观步道2.7公里,懒板凳、芹菜塘瓦房田村组道路10.5公里。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完成行政村公厕建设3座,2019—2020年户厕改造任务2516户,完成率100%。完成部分庭院硬化和住房硬化3900平方米。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住房质量全面提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户,补助资金28.8万元。483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通过县级验收。龙河、朝阳2个安置点道路硬化和给排水、电力建设工程完成建设;松树寨、龙河、朝阳3个安置点太阳能路灯安装投入使用。乡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集镇周边、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主要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景点和沿边地区重点村庄规划升档提质,完成《云南龙陵象达侨乡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15—2030)》等编制,做到实施村庄建设先规划,农房规划建设有管理。
(四)“六保六稳”工作有效落实。坚定把抓“六保”促“六稳”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4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66万人,参保率分别为98%、96%。转移就业1.09万人。发放困难救助金18.8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78人次,享受民政低保对象1788户2885人,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全面落实,粮食产量2.16万吨,“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有效保障运转。
(五)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平安侨乡”试点乡镇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条主线、四步诊法、五支队伍、六项机制”的“1456”工作法,努力破解矛盾纠纷发现难、化解难、稳控难的“三难”问题,有效防范命案发生。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受理群众来访9件,办结率100%;排查矛盾纠纷46件,化解率100%。食品药品监管、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更加健全,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殡葬改革全面实施,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管边控边、强边固边,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六)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抓好“最不满意三项工作”整改和“业务能力不能支撑政治站位”专项整治。意识形态责任制有效落实。依法接受镇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件,办复率100%。各级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反馈意见全面整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委实施办法,“三公”经费明显下降。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文件、会议分别减少2%、6%。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案促改”深入开展,政府行政效能全面提升。
同时,妇儿、档案、史志、侨务、老干、工会、共青团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全镇各项社会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镇各族人民、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不念往昔,不惧未来。我们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疫情防控形势紧、全镇经济总量小、产业支撑能力弱、财政增收渠道窄、基础设施欠账多、乡村振兴起步晚、社会事业发展慢、公共服务水平低、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与人民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快发展任重道远。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干部比头铁、以不干事为能,比脸厚、以少干事为荣的有之;以推诿扯皮作为工作信条,碰到吃喝哥俩好的有之;隔岸观火光吆喝,空踩油门不挂挡的有之;遇到问题躲着走,见到失误找理由的有之。对此,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绝不会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嘴上说说,决不辜负全镇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二、统筹谋划,勠力同心,推进“十四五”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文旅扬镇、生态立镇、人才兴镇、开放活镇、农业稳镇战略,统筹推进旅游品牌化、乡村生态化、发展数字化、治理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滇西南乡村旅游目的地、保山西南部交通枢纽重要节点、保山数字建设示范乡镇、保山市域社会治理示范乡镇、龙陵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样板乡镇,为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牢基础。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到“十四五”末,生产总值达9.4561亿元,年均增长7%;人均生产总值达24504元,年均增长7%;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6829万元、624万元,年均分别增长9%、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4亿元,年均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00元,年均增长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9.9911亿元、4.324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8%。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营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生态空间,营造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争取马鹿滚塘经荒坝子、野牛坝、象尾坝至勐蚌苤菜坝和棠梨坪水草林经邦工、大场至芹菜塘范家寨森林防火通道建设。全面完成集镇及周边污水垃圾处理改造,新建排污沟及排污管道300千米,氧化塘186个,新建低温热解汽化炉2座,配备垃圾车10辆、垃圾桶1000个,新建垃圾收集池460个,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2座。完成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主体、资源、政策、镇村组户协同发力,结合象达地理地貌、位置优势,以营坡作为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以朱家庄打造为引领,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梯次推进象达社区、勐蚌村、棠梨坪社区中寨等村组,建设高标准的“美丽家园”、高质量的“绿色田园”、高水平的“幸福乐园”,打造各具特色的象达版“富春山居图”,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厚植好农业产业发展。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让“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点推进肉牛、栎果猪、龙陵黄山羊、石斛、茶叶、核桃、蔬菜、中药材等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巩固提升粮食、甘蔗、烤烟、家禽、生猪等传统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业态,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建肉牛养殖场8个,2022—2025年每年发展1000头以上。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1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均达10万元以上,争取部分村(社区)突破50万元。
——谋划好旅游品牌打造。以县域经济中部发展联络副中心建设为总抓手,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厚植硬件、经略软件,促进通道变驿道、人流变人气。依托自身优质旅游资源,结合云南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历史机遇,将象达打造为滇西南乡村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侨乡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朱家庄、大栗坡抗战遗址等红色旅游,强化特色村庄保护,加强南海寨、小石房、勐蚌等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着力塑造红色旅游品牌形象,加快推进侨乡文化旅游小镇、勐蚌生态乡村旅游、中心卫生院温泉养生中心、风雨桥保护开发等项目建设。到“十四五”末,争取资金投入不低于14亿元,把象达镇打造成旅游型小镇。
——聚力好数字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数字设施提速行动,加快“数字象达”建设,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加快推进4G网络补盲提速和5G网络全覆盖工程,积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提升,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升级、农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加快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文旅等新兴产业,超前谋划无人交通、无人物流,打造经济发展的数字引擎。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政府数据、重点行业数据、重点领域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共享。
——构建好乡村治理体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深化村民自治体系,充分发挥自治章程,发挥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引导干部群众遵法守法用法。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扎实推进“平安侨乡”建设,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落实强边固防责任,切实筑牢边境安全稳定屏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载体搭建,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防范打击宗教极端、民族分裂活动,推动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三、加压奋进,真抓实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实施的开局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有挑战也有机遇。从挑战看: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总体复苏疲软态势难有明显改观;我国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的不可预见的新问题和新风险,加快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从机遇看:国际政治格局总体稳定,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云南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潜力;保山加快推进滇西高原特色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龙陵全面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样板县、云南滇西边境旅游目的地,与象达区位、资源禀赋高度契合,我们发展前景可期;加之历届镇党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奋力开拓、不懈探索,形成了符合镇情实际的发展思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趋利避害、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21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4836万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万元,增长1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和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下狠功夫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继续毫不松懈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补齐防控短板漏洞,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严格落实全镇疫苗接种及重点行业核酸采样工作,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实现新冠疫苗适宜接种人员全员应接尽接。持续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让清垃圾成为常态、扫厕所成为自觉、勤洗手成为习惯、净餐馆成为自愿、常消毒成为自然、管集市成为自发、众参与成为意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道德。恢复经济发展同步推进,持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激发干事创业的原动力,调动起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下狠功夫抓好乡村振兴。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进一步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加强扶贫资产管理。致力于三农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支持石斛、茶叶、肉牛、生猪、龙陵黄山羊、栎果猪等产业发展,分别实现石斛鲜条、茶叶鲜叶产量1100吨、4640吨以上,肉牛、生猪、栎果猪、龙陵黄山羊出栏1.8万头、1.6万头、7500头、2600只以上。进一步加大产业规划扶持实施力度,1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稳中有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条件。抓紧抓实各类项目落地,编制实施“十四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规划,最大限度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配合好瑞孟高速龙陵段、G219黄草坝至岔路田二级公路建设工作;服务好象达至龙陵火车站公路前期工作。全面推动“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有序推进一定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道路,打通乡村“断头路”,逐步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的目标,基本实现所有建制村通客车。配合做好勐堆、羊圈河等水库建设,实施小流域治理、河道治理、农村供水保障等工程,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完善供水安全保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发挥朱家庄“头雁效应”,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美丽乡村,加强以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编制完成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集镇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规划、传统村落及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着力解决“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问题。提升集镇建管水平。不遗余力加大集镇绿化亮化美化投入,用重力、出重拳整治占道经营行为;争取实施滨河景观带建设项目,像爱护母亲一样精心呵护象达河,下定死决心、拿出铁手腕,对往象达河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拔绿植、乱占河道等行为严查厉处,让象达集镇换上“新装”,提升“颜值”,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圈、游人聚集的休闲圈、群众消费的商业圈。弘扬文明新风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完善村规民约,继续推进树立婚育新风和殡葬改革工作,推进移风易俗。
(三)下狠功夫抓好生态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引领。持续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抓好造林绿化、退耕还林、森林抚育、严控杉木种植,守护好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做好伐前规划、伐中监督、伐后验收,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乱占林地、乱砍滥伐、偷砍盗伐、非法经营、贩卖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筑牢生态屏障。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全力补齐环境治理短板,织牢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构建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环境治理体系。抓住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问题,持续推进农村“七改三清”行动。强化公路沿线、村组道路、集镇周边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到彻底解决不反弹,持续用力不回潮。保护生命之源。精心呵护水资源,做好做美“水文章”,打造更有灵气、更有活力、更有品质的生态象达。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行“一河一策”,实行镇、村两级河长巡河,清理镇村河流,确保治理一条、管好一条,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加快构建覆盖集镇周边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美化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力争实现乡村垃圾收集、运输设施全覆盖,建设集镇无害化公厕1座,达到“三净两无一明”标准,新建低温热解气化炉2座,配备垃圾桶250个,让“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柴火到处堆”的面貌得到根本改观。
(四)下狠功夫抓好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积极争取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开展职业技能和专项能力培训400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人次。强化3个石斛加工厂内生动力,带动本地务工500余人。加强就业信息宣传,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实现外出就业务工1万人以上。做好各项创业贷款工作,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175个3500万元,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深化便民服务。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清单化。深入推广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部手机办事通”,线上低保申请达100%。加快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推进审批全程网上办,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落实好“跨省通办”,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网通办”“只进一门”“最多跑一次”。强化社会救助保障。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96%以上。强化低保、临时救助等措施,实现社会救助应救尽救,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继续做好农民工工资拖欠整治工作。抓好敬老院运营管理,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促进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鼓励符合时代精神气质的文艺创作,认真执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运营机制。朱家璧故居和象达历史文化陈列馆于年内开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水平,弘扬校长苦管、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的“四苦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一村一幼”,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抓好坝头幼儿园和朝阳小学综合教学楼项目建设。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0%、99%、92%以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500分人数突破50人。深入实施健康象达行动。继续发展深入推进普惠医疗,积极引进和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切实提高卫生院诊疗水平。办好办优象达卫生院中医馆,努力创办特色诊疗专科。巩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实现农村低收入家庭及慢性病人员全覆盖。
(五)下狠功夫抓好社会治理。围绕建设“平安象达”“平安侨乡”,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管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健全完善“1456”工作法,深化信访调处、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加大社会治安、消防监管、交通安全等管控力度,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打好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保持打击跨境、涉黑涉恶犯罪高压态势,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大象达境内通道、小道便道管控力度,严打走私违法犯罪活动。提高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理念,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确保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抓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做好档案、史志、侨务、老干、工会、共青团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全面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上下同欲者胜,左右齐一者强。我们将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创造力,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一)科学谋事。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围绕象达区位、资源、产业等特点,找准发展定位,准确分析研判经济形势,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坚持制度执行不放松。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跟踪问效等机制,落实重大事项公示、听证、风险评估等制度,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坚持开拓创新不放松。以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制定新举措,谋求新赶超,实现新跨越。坚持广聚民智不放松。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举措激发新动力。
(二)依法办事。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为统领,坚持法定责任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严格责任落实。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完善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重大决策公众参与、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严格接受监督。坚决贯彻执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接受镇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严格依法办事。坚持公正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重点解决权责交叉、执法不公、执法违法等问题,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发生,筑牢法治“防线”、遏制权力“越线”,真正使政府权力和行为在阳光下运行。
(三)勤勉做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为追求,摒弃浮躁,踏实干事。树牢实干意识。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干好每一天、干好每一月、干好每一年,干好每一件事,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件件实事、合成大事。树牢执行意识。对安排的工作扭住不放,对重要的事项始终盯紧,形成重执行、求实效的鲜明导向。树牢民本意识。自觉地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以人民利益为重,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取最大利益。
(四)高效成事。以推动工作高效落实为着力点,集中精力高效办事。坚持精文减会。简化办文、办会、办事程序,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坚持工作倒逼。采取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任务倒逼责任人等方式,强化倒逼管理,提高行政执行力。坚持跟踪问效。始终把经济发展的难点、上级关注的焦点、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工作重点,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做到令出督随,抓好督查结果运用和工作责任追究,力促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五)清廉干事。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提升教育成果,做到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各项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做到勤政为民、公道为政,永葆政治本色。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压减一切不必要行政开支,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征用等行为。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团结成就伟业,奋斗铸就梦想,发展造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不辱使命、不负所托、不误战机,团结和依靠全镇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象达美好明天一起努力奋斗!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