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88-X-/2015-012901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象达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15-01-29 |
文号 | 浏览量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眸2014,全乡干群同心协力,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及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下,乡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心协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加快了“绿色生态象达、特色产业象达、历史人文象达、科教名邦象达、文明和谐象达”的建设进程,圆满完成了乡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636万元,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072元,增长18.5%;完成财政总收入1923万元,完成税收368万元,分别增长8.4%、0.8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2175万元、10310万元。
(一)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社会经济实现新增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实现农业总产值34554万元。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9645亩,同比增长0.6%,实现产量2131.1万公斤,同比增长3.6%;种植烤烟2160亩,交售烟叶5200担,实现产值704.7万元;生产干茶1103吨,实现产值1731万元,分别增长4.2%、10.1%;完成甘蔗新植477.2亩,总面积达1210亩,2014至2015榨季计划入榨5500吨,预计实现产值220万元。实现林业总产值11397万元,同比增长19.9%;完成石斛新植4.2万平方米,总面积达161.5万平方米,实现产量807吨,产值8160万元;补植油茶1000亩;完成1000亩核桃种植地块的规划、落实,实现核桃干果产量72吨,产值359万元;实现草果鲜果产量167吨,产值133.6万元。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2102万元;实现肉类总产4111吨;扶持黄山羊新养殖户15户,共有养殖户427户,黄山羊存栏15500只,出栏5600只;以整村推进防疫工作为重点,动物防疫、养殖技术培训、品种改良、饲料开发等工作扎实推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挂牌成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中心,“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工作正式启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开展。非公经济持续发展。仙达玉园房地产项目顺利推进,累计投资6500万元完成96套商住楼和九层宾馆建设;华湘水电增资1000万元,正在建设输出线路和拦河坝,计划2015年8月投产。服务业稳步发展,个体工商户1234户,注册资金达11485.27万元;私营企业30个,注册资金达2501.9万元;邮电通信业迅速发展,开通中通、申通、韵达快递,乡村通邮率达100%。完成象达、营坡农网改造提升工程,电力设施不断改善,销售电量734.8万Kwh;发放各类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贷款1920万元。
(二)把握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取得新成绩。集镇建设不断加强。投资55万元新建牲畜交易市场;投资10万元建成集镇周边村组垃圾处理池40个;计划投资2212万元的石斛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农村信用社办公楼正在建设中;仙达玉园市政道路建设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农村基础不断夯实。建设完成项目76件,完成投资4872.35万元。其中,投资1250万元,完成朝阳至芹菜塘通村通畅公路建设;投资1000万元,完成乡政府公租房、木城交警中队象达执勤点业务用房、农产品安全监测站建设;投资135万元,完成帕掌河、邦工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投资500万元,完成棠梨坪、甘寨千亿斤增粮工程建设;投资360.6万元,完成大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投资180万元,完成勐堆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投资410.75万元,完成1件边境地区转移支付项目、9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件新农村市级试点建设项目;投资242万元,完成10件人饮安全项目建设;投资16万元,完成45件冬春修农田水利工程;投资733万元,完成450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房工程建设。教育设施不断改善。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207.44万元,完成龙三中等3所学校教学综合楼,朝阳等9所小学学生食堂,帕掌河等4所幼儿园及其附属工程建设。
(三)因势利导,多措并举,文旅开发迈出新步伐。侨乡小镇建设拉开序幕。编制了《龙陵县象达侨乡特色小镇建设方案》,规划了短、中、长期31件建设项目,方案上报并获得了市人民政府的批复,批准实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象达侨乡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组织县级各部门在象达召开了龙陵象达侨乡特色小镇建设推进会,成立了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侨乡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与深圳市榜样旅游项目设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正在编制《云南龙陵象达侨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侨乡文化保护措施有力,名人故居的置换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以纸伞、泥塑、面塑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步伐加快,第一届侨乡文化节正在筹备中;撤乡设镇申报工作有序开展。乡村大众旅游已经起步。《勐蚌村旅游总体规划》和《勐蚌村最美乡村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帕掌河至勐蚌通村通畅公路、勐蚌街子硬化工程正在进行;车厘子种植园和虹鳟鱼养殖等招商项目已落地;黄山羊、生态反季蔬菜、附片、栎果猪、玛卡等特色产品迅速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持续繁荣。全面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建设4个全民健身场地、1个“文化惠民示范社区”,放映电影180场,完成1957台第二批户户通的录入、安装,举办了“舞动朝阳”、“魅力赧洒”、第三届职工篮球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依托农文网校平台,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民生为本,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排除中小学危房661平方米,新建校舍12403平方米;拨付营养餐、“两免一补”、贫困学生救助金等教育惠民资金604万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教师培训经费39.1万元,培训教师159人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积极筹措资金55.4万元,用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一次性补助和尊师重教单位、争先进位教师奖励。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2013至2014学年度全县统测中,小学取得了六年级排名第一、二年级排名第四,综合排名第二的好成绩;龙三中高考一本上线7人,二本上线75人,本科上线率49.3%,高考上线率达100%;匡大威同学分别以理综241分、数学125分的成绩取得全县单科第一名的好成绩。计生工作深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单独两孩”政策启动实施;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互通平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正常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5‰,完成三术569例,优选节育率达90.58%,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83对,计生执法步入规范化管理,办理计生行政案件241件。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双拥优抚等社会保障政策,做好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增补工作。全乡共7274人纳入农村低保,515人纳入城镇低保,五保供养对象528人,受理城乡医疗救助申请350份,审批救助327人次,筛查并成功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例;严格审批发放手续,资金规范运行,共发放民政、残联资金141.18万元;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分别参保22693人、416人,参保率达96.28%、97.2%;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34841人,参合率达100.45%,筹集资金209.05万元,共补偿109383人次611.8万元,有效解决贫困山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工作成效显著;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和就业援助,鼓励引导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组织创业培训156人次,实现劳务输出7510 人次,劳动力就地转移4800余人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448.96万元。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村务通”、“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成运用,精细化社会管理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逐步完善,投资9万余元在集镇、象达、营坡安装摄像头46个;领导干部下访活动深入开展,接信访案件23件,办结23件,未发生因处置不及时或处置不当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集体越级上访和重大的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受理、调解民事矛盾纠纷140件,调解成功136件,成功率达97%;“辑枪治爆”、“扫黄禁赌”、“反恐维稳”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立刑事案件36件,破获15件,立治安案件82件,查处79件,破获零星贩毒案2起,非法持有毒品案2起,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安全生产态势总体稳定,取得了“零事故”的好成绩;社会维稳保障力度不断加大,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妇女儿童、民宗、侨务、残疾人、老龄、统计、档案、气象、史志、防震减灾、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生态建设取得新进步。林政工作有序开展。古茶树普查、绿化造林工作顺利开展,造册保护古茶树786株,完成秃杉造林1000亩,建设绿化示范样板林1个;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1963份,批准采伐活立木蓄积5765立方米;扎实开展林业“三项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拆除炭窑16座;严格林政执法,查办林政案件16起,结案16起。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用地保障与耕地保护同步推进;新建朝阳、芹菜塘垃圾焚烧炉各1座,目前共有垃圾焚烧炉4座,集中处理集镇、村组垃圾,每天处理垃圾3吨以上,全年处理垃圾达1000吨;新建沼气池140口、太阳能25座,节柴改灶400盘;水资源污染得到控制,林种结构不断优化,森林覆盖率达72.1%。
(六)务实奋进,不断创新,自身建设呈现新面貌。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严格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坚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深化向焦裕禄、杨善洲、郑垧靖等先进典型学习,深刻剖析对照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四个回应”,制定了“两方案一计划”,形成了整改清单和整改台账,对文山会海、作风不实,调研不深、走马观花,为民服务中心窗口部门上班时间不灵活等27项“四风”问题进行了整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实效,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深刻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思想受到震撼、灵魂受到洗礼,党性得到增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自觉接受乡人大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22件,面商率和办结率均达100%;大力整治“庸懒散奢软”现象,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高;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五项不直接分管”制度、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格实行廉政食堂接待制度,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通过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活动,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回顾这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在县委、县政府及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乡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成果。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全乡干部群众,向所有理解、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属于过去,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象达的发展与全乡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产品经营方式粗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产值和效益不明显;二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乡仅有耕地45195亩,人均占有耕地1.28亩,人多地少,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群众增收困难;三是受交通、电力、通讯等条件的制约,招商引资困难,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区位条件等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发展后劲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培植税源难,税源单一,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五是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责任意识、超前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意识不浓。对此,我们要坚决摒弃自满自足的心态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从过去的实践中寻找经验,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全力突破发展瓶颈,绝不辜负全乡各族人民的重托。
二、迈入2015,全乡干群攻坚克难,确保打赢“十二五”收官之战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乡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挑战看: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仍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疲软态势难有明显改观;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不但面临产能过剩、消费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的不可预见的新问题和新风险,加快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从机遇看:国际政治格局总体稳定,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云南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潜力;保山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落实“四化五加强”举措;龙陵深入实施 “四化工程”和“五大战略”,着力构建“六大支撑体系”。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历届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奋力开拓、不懈探索,形成了符合乡情实际的发展思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压奋进,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一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迈出象达赶超发展的坚实步伐。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牢牢把握“三个重点”,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大战略”、“四化工程”和“六大支撑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重点抓好产业调整,持续抓好非公经济,深入抓好文化旅游,突出抓好集镇建设,关键抓好项目实施,优先抓好教育发展,大力抓好资源开发,注重抓好民生问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快“绿色生态象达、特色产业象达、历史人文象达、科教名邦象达、文明和谐象达”建设进程,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将象达建设成为侨乡旅游小镇、贸易重镇、龙陵县中部中心集镇。
2015年主要目标建议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4%;农业总产值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以上;力争完成财政总收入116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286万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任务目标,全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产业培植,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实现农业总产值38009万元的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69600亩;加大古树茶保护力度,推进低产茶园改造,强化管护,提升质量,做强帕掌河滇红茶品牌,稳定茶叶面积15000亩;继续优化烟叶结构,确保交售烟叶5200担;加快蔗糖产业发展,新植甘蔗200亩;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加强核桃、草果、油茶的管护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以防疫为保障,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做精做细特色产业。围绕建设“特色产业象达”,着力抓好石斛、黄山羊等产业的发展。稳定石斛面积161.5万平方米,实现保量增值;加快仿野生种植模式推广,强化石斛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石斛产品推介力度,拓宽石斛销售渠道。扶持发展黄山羊示范户10户,总户数达437户,实现黄山羊存栏达15700只。
(二)强化项目拉动,促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建设勐蚌“最美乡村”、石斛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帕掌河至勐蚌通村通畅公路、桤木坡至象达公路、象达营坡棠梨坪“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麻家寨民族团结示范村及在建边境地区转移支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抓紧开工建设朝阳等6个村千亿斤增粮工程、新一批边境转移支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农田水利、人饮安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抓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策划、论证,推出一批事关全乡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抓好侨乡特色小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项目规划,配合做好黄南线二级路、勐堆水库、轱辘河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前期投入,加强沟通和衔接,争取更多重大项目进入省、市、县规划盘子,力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批准并开工建设。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执行情况,分析研判象达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和工作重点,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认真研究和捕捉各种项目信息及投资动态,及时掌握我乡重点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对接点,抓紧编制一批重大专项建设规划,储备一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十三五”规划。
(三)强化品牌打造,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壮大。力推侨乡特色小镇建设。注重地方特色、民族传统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古村落、古建筑、特色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加快《云南龙陵象达侨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围绕31项建设内容,积极做好项目汇报争取工作,加大各类项目资金的整合、投入力度,重点加快中短期项目建设;举办好象达侨乡文化节,组建好象达侨乡文化交流协会;用好用活上级相关政策,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象达温泉旅游度假区、侨乡名人街、侨乡特色小吃街、象达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等旅游项目建设。加快乡村大众旅游开发。树牢“自然就是景区、村庄就是景点、庄稼就是景色”的理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抓住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及开展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的机遇,围绕《勐蚌村最美乡村规划》及《勐蚌村旅游总体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乡村大众旅游打牢基础;高质量服务好车厘子种植园、虹鳟鱼养殖基地两个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做好生态栎果猪、附片、玛卡、生态反季蔬菜、荞产品的培植开发及加工销售,全力打造突出“生态、养生、休闲、体验、美食”的乡村大众旅游品牌。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大人面竹纸伞、泥塑、八仙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力度,促进全乡非物质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大“象达姑娘”宣传力度,打造象达文化品牌,提升象达知名度;全面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巩固提升工作,深入实施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工程;加快建设象达社区“文化惠民示范社区”;培养一批村级文艺骨干,指导村级活动室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强农村户户通的管理、维护工作;深入推进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四)强化增收节支,促进财税金融平稳运行。强化财税征管促增收。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财税政策法规,抓好重点税种的征管,进一步加大“增收、清欠、堵漏”力度,应收尽收、足额入库;全面开展税源清查,加大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切实加强税收稽查,通过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实现财税收入稳定增长;突出抓好新《预算法》的学习贯彻,从严控制预算追加,进一步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加强资金跟踪问效,重点抓好项目前期、民生建设等领域资金的使用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优化支出结构保民生。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等现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民生、促发展上。增强服务能力促发展。用活金融信贷政策,重视和支持金融工作,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重点企业、项目的信贷投资力度和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使金融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促进经济与金融互动发展;扎实推进“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工作,力争发放抵押贷款100万元以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清理盘活国有、集体资产,广泛吸纳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公益设施建设。
(五)强化政策研究,促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以改革促创新发展、以改革促结构优化、以改革促民生改善,力争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赢得主动和先机;深化财政预算、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等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财政预算报告及“三公”经费公开;扎实抓好人事制度、农村管理、户籍制度、公务用车、医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做好以侨搭桥、以侨引侨、以侨引资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鼓励、扶持社会各类人员创办企业;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把农村土地流转纳入法制化轨道。提升招商引资能力。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围绕资源、产业等优势,做好项目推介,精心挖掘、开发、生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充分发挥人文优势,收集招商信息;大力细化招商引资措施,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招商活动,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招商;加大跟踪督办力度,意向项目抓洽谈、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切实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和成功率。力争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2000万元以上,以项目带动象达经济赶超发展。
(六)强化政策落实,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两基”水平,全面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坝区与山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8%以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学前班儿童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确保完成高中招生任务,力争高考一本上线3人、二本上线率达45%;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学生救助等政策;加快实施校舍改造工程,排除危房680平方米,新建校舍2499平方米;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全面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转变医德医风,配齐配强村级医生,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平稳运行新农合,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重点做好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大卫生专业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实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大病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问题,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待遇自然增长机制和老年优待政策;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法治象达”、“平安象达”建设,推进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精细化社会管理,提升“村务通”、“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管理水平,巩固平安创建成果;加强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和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票否决”规定,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道路交通、消防、非煤矿山、食品药品、网络等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农村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运用;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和宗教方针,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挥信教群众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认真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继续抓好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民宗、侨务、残疾人、老龄、统计、档案、气象、史志、防震减灾、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七)强化生态建设,促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实施绿化荒山行动,夯实绿色崛起基础,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2.1%以上;认真落实集镇、黄南线、苏帕河流域面山等重点区域生态资源保护,努力形成集镇园林化、通道林荫化、村寨林果化、矿区森林化的新格局;继续开展林业“三项清理”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强化林政执法,依法打击涉林违法行为;严控台杉种植,切实维护和改善生态平衡;强化环保宣传,倡导全民环保生活方式,增强环保意识;深入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农村等重点领域节能,开展全民节能行动。优化国土资源利用。严守耕地红线,盘活土地存量,合理利用资源,加快“美丽象达”建设步伐;抓好集镇范围违法用地的查处,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抓好矿产资源管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无证开采等违法行为。
三、科学理政,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科学理政。围绕象达区位、资源、产业等特点,全面认识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准确分析研判经济形式,找准发展定位,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合理增长;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符合发展规律、切合发展实际的思路、决策和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决防止换一任领导变一套思路、调一次规划的瞎折腾现象;以民为本,注重民生,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突破发展瓶颈,促进象达经济社会更好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象达特色的强乡富民之路。
(二)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完善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重大决策公众参与、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把依法办事贯彻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自觉接受监督,坚决贯彻执行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违法的问题,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真正使政府权力和行为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抓好“六五”普法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守法意识,切实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保持高效勤政。大力倡导“功成不必在我,但求功成有我”的政绩观,摒弃浮躁,踏实干事,以实际行动服务于人民;树牢实干意识,充分发挥钉子精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干好每一件实事。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构筑便民利民服务渠道;倡导务实作风,主动服务基层、企业和群众;努力精简会议、文件,简化办会、办事程序,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努力提高行政绩效;坚持跟踪问效,始终把经济发展的难点、上级关注的焦点、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大力弘扬雷厉风行、埋头实干的作风,把精力凝聚到抓工作、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上,以人民利益为重,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取最大利益。
(四)坚决从严治政。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好教育整改,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实施办法,落实《廉政准则》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述职述廉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和惩治相结合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依法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树立起干部队伍为民负责、实干实效、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下,团结和依靠全乡各族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担当的精神,为打赢“十二五”收官之战,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生态新象达而努力奋斗!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