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88-X-/2023-0221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象达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3-02-2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象达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17日在象达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镇长 杨启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第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镇第三届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象达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奋进之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践行“122”象达发展战略,履职担当、奋发有为,全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成财政总收入464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0万元,与上年持平,上级财政补助收入4274万元;金融机构2022年各项存款余额85331万元,较去年增长2435万元,增长率2.94%;各项贷款余额29329万元,较去年增长2116万元,增长率7.78%;2022年末全镇总人口10551户38547人。

一年来,我们聚焦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档。传统产业稳步推进。稳步发展好烤烟、粮食、肉牛等传统产业,完成粮食生产2180.67万公斤,完成烤烟收购9200担,生猪存栏3.13万头,出栏3.99万头;牛存栏2.06万头,出栏0.78万头;羊存栏1.96万只,出栏2.69万只;禽存栏9.02万只,出栏8.71万只;完成肉类总量5200吨,禽蛋产量80吨;种植甘蔗1738.5亩,共计入榨12792.41吨;茶叶产量133万公斤,新增茶叶加工厂2个。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充分发挥象达石斛自然条件优势、品种多元优势、产品特色优势、产业群体优势,70%以上农户直接从事石斛种植或者参与石斛发展,形成了独具规模的象达“石斛大军”。石斛种植涉及15个村(社区)192个村民小组2000余户,集约化栽培面积1.26万亩;2022年鲜条产量达2600余吨,产值1.25亿元;枫斗加工4000余户,产量250吨,产值1亿余元,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9000余人,实现就业收入5000万元;新增县级石斛种植示范基地2个,引进石斛冻干粉加工企业上海茶斛咖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为石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第三产业亮点纷呈。依托朱家庄红色村项目,象达镇全域旅游迈进一步,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品牌效应凸显,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涌现出小米地银坛瀑布、邦工牛峰包山等一批乡村旅游点和网红打卡地,建成特色旅游村寨15个、旅游精品线路2条,全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一年来,我们聚焦固强补弱,实现乡村振兴蹄疾步稳。防返贫监测扎实开展。落实常态化开展排查监测,构建自下而上入户排查和自上而下监测相结合的常态化预警体系,根据实际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确保有人管、有措施、管到位。2022年,象达镇有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脱贫户3192户13401人,有三类监测对象453户1655人,其中已消除风险321户1261人,制定“一户一方案”467户1717人,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较去年增加2035元,增幅17.33%。就业质量显著提高。2022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6395人,其中省外转移2904人;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6397人,其中省外转移835人;依托红色劳务3个试点村共输出7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60个,组织就业培训4810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566人次。乡村发展有力有序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动员300余名在外干部及乡贤能人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6个;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朝阳社区达37.46万元;打造象达社区新寨、荒田寨、迤沙寨村刺竹水、邦工村芦箐等“一村一示范”示范点15个;与中央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和省市帮扶持续深化,争取沪滇协作项目3个,总投资328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0个,投入资金2096.9万元。消费帮扶开篇蓄力昆明医科大学积极探索“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消费帮扶模式,向象达镇脱贫户采购生猪、土鸡、石斛等农副产品,价值23.25万元,进一步拓宽农户的销售渠道。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举办了龙陵县象达镇农特产品推介会,实现销售总额14.55万元。集镇面貌日新月异。侨乡大道绿化亮化硬化工程持续推进,安装路灯70盏,实施绿化工程1.4公里,更新维护集镇路面5.5公里,建成朝阳集贸市场1个,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更加精细,集镇功能明显改善、面貌明显改观、环境明显改优,向文明乡镇创建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聚焦固本强基,实现基础设施夯实稳健。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完成投资25097万元。交通网建设有力推进瑞孟高速象达段持续推进,完成土地征租441.86亩;G219国道象达段征地工作圆满完成,新征土地423.06亩;三岔路至集镇道路提升改造;实施马台坡、扁瓦田、花家寨等道路建设5条,完成道路硬化24.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450公里,93%的小组实现道路硬化,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水网建设安全可靠。勐堆水库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已完成导流洞等建设;羊圈河水库完成土地征收90%;建成蓄水工程2件,提升改造人饮工程1件。水资源利用率稳步提高,群策群力抗大旱、保民生,抵御灾害、保障生产生活用水能力逐步提升。信息网实现高速共享。实施数字乡村15个村(社区)7765户,通信业务提速降费,4G网络、宽带互联网覆盖率达97.5%,“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管”更加便捷融合,数字基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商贸物流日益兴旺。培育市场主体486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68户,增速26.75%;新增企业18户,增长22.5%;新建加油站1座,有力促进乡村物流实现全覆盖,乡村市场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整合初见成效。

一年来,我们聚焦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建设持续向好。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织牢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构建了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环境治理体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积极落实巡河责任,严格按“河(湖)长制”工作要求督促河长按时巡河,2022年共计有效巡河1039次,巡河率97.28%。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及“清四乱”工作,将“清河行动”作为开展“湖泊革命”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河湖整治力度,持续改善提升河湖水域岸线环境,积极构建联合执法体系建设,共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投入资金3万元,开展象达大河集中清理行动2次,各村(社区)开展清河行动30余次,整治河道岸线46公里。启动并推行“林长制”厚植绿色根基,森林覆盖率增至75.91%,划分出174个网格化责任片区,由174名护林员负责巡护,组建半专业扑火队伍,补充扑火物资,开展扑火演练,发挥好森林草原防灭火“突击队”的作用。抓好抓牢“两污”处理。进一步落实污水处理站、垃圾填埋场的管理责任,做到分级、分类处理;抓住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问题,持续推进农村“七改三清”行动,加强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2年新建公厕1座,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280座,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61%;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轻木坡垃圾热解汽化炉开工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落实“长牙齿”的用地审批管理,拆除违规建筑13宗1.06万平方米。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2180.67万公斤以上;投资300万元在大场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年来,我们聚焦民生福祉,实现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高效落实疫情防控卡点联防联控责任。全面实施“点、线、面”工作法,利用镇、村、组、联防户四级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力量、卡点力量和上级指挥部推送大数据,每天精准排查人员进出情况;在面向德宏的四条主道路分别设置了4个健康监测点,投入警力11人、民兵37人、党政支援42人,确保24小时值班值守;共接种疫苗12516剂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98.64%,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93.95%。截至国家“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实施前,象达镇未发生境外疫情输入、本土疫情传染情况,兑现了“不让疫情过怒江”的承诺,最大程度保障了全镇群众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蒸蒸日上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教育发展目标和县委县政府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抓基础、抓保障、抓质量,投资650多万元建设朝阳小学教学综合楼,今年9月份将投入使用;投资180多万元修缮龙三中运动场、防护栏、学校大门;2022年象达籍学子一本上线31人,同比增长23%;二本上线82人,同比增长11%。镇党委政府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目前获捐近40万元,有效促进了教育发展。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以来,全镇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累计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47万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率达80.3%;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2年签约16457人,履约15669人,履约率达95.21%,辖区内大病专项救治率达到98%以上;全面加强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服务,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县要求,服务能力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各类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工作顺利推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0%以上,有效预防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全镇人群HIV检测率达63%,涉外婚姻HIV检测率达90%以上,任务完成比例100%;高质量完成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转诊、孕前优生检查、随访工作;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度门诊就诊75645人次,完成外科手术118台;卫生院、村卫生室验证合格率达98%,顺利通过社区医院评审。社会保障责任不断压实。2022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补贴1234.89万元,45755人次,确保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36302人,参保率99.3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正常参保24840人,办理新参保306人,领取养老保险待遇6628人,征缴率达96.8%;申请农村和城镇困难临时救助金64.1万元,受益187户854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965人,50.55万元;城镇低保对象27户28人;农村低保对象1563户2883人;特困供养人员233人,其中,集中供养12人,分散供养221人。文化名片再次打响。积极开展文明村镇申报工作,依托朱家庄红色村项目,红色文化得到进一步挖掘,非遗保护取得新成效,象达面塑申报为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年来,我们聚焦齐抓共管,实现基层治理共治共享。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取得实效。创新推行“1456”工作法,基本实现进京赴昆上访“零发生”,聚众闹事“零发生”,连续11年命案“零发生”,邪教传播事件“零发生”,私挖滥采行为“零发生”,吸毒复吸人员“零发生”,实现了平安建设连年变好的良好局面;加大镇村两级“雪亮工程”建设,增强社会治安物防技防能力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能力,2022年已建成标准化综治中心1个,建成智慧交通违停抓拍系统11套,高清摄像头60余个,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监控56套,农户庭院监控540套,并全部连入综治中心;积极探索多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成象达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建设全面推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余次;建成象达镇法治文化广场1个,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6次;由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与象达镇坝头社区冷水河党支部共建的“法治书屋”于12月在象达历史文化陈列馆挂牌开放;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群众满意率均达98%,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推广法律服务智能机器人查询服务20余次,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达86%。“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口号响亮。2022年象达派出所被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接处警288起,刑事案件19起,破9起,受理治安案件34起,查处24起,查处交通违法1518起,查处吸毒人员2名,破获零星贩卖毒品案件1起,持续打好“枫桥式派出所”金字口碑。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压实。签订2022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30余份,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发放安全宣传材料500份,对各行各业及在建重大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共70余次,镇级联合多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检查及宣传300余次,不定期进行抽查,把责任落实到位,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年来,我们聚焦履职担当,实现自身建设见行见效。依法行政有力推进。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实施,落实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大力推进“放管服”“简证便民”“政务服务”,全面落实上级各部门相关规定,对下放到乡镇的审批权限做到纵向同步、横向协调;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2年完成创业担保贷款91个,发放贷款1603万元,推动一批有想法有干劲的农民群众自主创业;每月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排查辖区以修复征信为借口等扰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行为;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监测工作,2022年通过信用保山平台报送法人主体的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信息800条,落实惠民政策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持续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镇现在共有市场主体2307户。重点改革成效显著。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确权登记颁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行政审批事项取得进步。作风革命深入推进。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列领导班子和个人问题清单276项,制定年度“三法”工作计划139项,公开晾晒清单52个,贴合实际制定“三服务”清单12个,为群众办实事1094件。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明显下降;狠抓廉洁政府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收到问题线索10条,给予党纪处分5人。持续推进基层减负,文件、会议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5%、6%;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件、政协提案6件,办复率达100%。

同时,妇儿、档案、史志、科协、保密、国家安全、侨务、老干、工会、共青团、武装、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镇各族人民、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二是财政保障能力弱。财源培植不足,兜底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任务艰巨。三是民生领域短板较多。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资源保障不足,农业农村基础薄弱,长效脱贫基础不牢,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四是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新时代新形势不相适应。用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举措不多,墨守成规,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跟不上的现象。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直面问题,深刻反思,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当前象达发展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持续复苏向好的态势没有变,镇党委“122”发展战略目标没有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没有变,面对形势向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顺应时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实干实绩开创象达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压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镇党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践行“一排头两节点两示范”的“122”象达发展工作思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书写高质量发展的象达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3%和8%左右。围绕全年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高标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牢防返贫监测。抓牢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坚持线上数字化、线下网格化动态监测帮扶,开展月监测和年中、年末动态预警,保持监测覆盖范围与收入增收动态平衡,常态化、全方位跟踪掌握易致贫返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确保对符合条件人员全覆盖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动态综合研判、动态帮扶落地。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和就业新业态,保障重点人群就业,力争新增就业人口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达16400人,15个村(社区)红色劳务输出130人,公益性岗位开发360个,组织就业培训4900人次。

(二)以更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做实做优产业支撑。围绕高质量发展打造“122”象达,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精三产,实施“优势产业提质、绿色品牌打造、精深加工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石斛“个十百千万”工程:培育1个石斛深加工企业,培育10个枫斗集中加工点,培育100户以上100万元产值种植大户,培育千亩有机种植示范基地,培育万名石斛种植加工技术工人;启动龙陵县紫皮石斛产业园建设项目,预计投资2000万元建成石斛销售体验中心1个,石斛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标准化厂房1座,石斛花卉种植示范基地1个,力争2023年实现石斛新植1100亩,鲜条产量3000吨,产值1.5亿元;实现精深加工300吨,产值1.2亿元。持续拓展消费帮扶。继续采取订单采购、展销推介等方式向昆明医科大学供应农副产品;2023年将销售网拓展至昆明医科大学三个附属医院,目前已在昆明医科大学和第一附属医院设立定点铺面2个,预计3月份正式投入运营;2月底启用“象达优选”小程序,拓宽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三五一十五”目标,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大胆作为,力争2023年有5个村(社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有10个村(社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以上。做响旅游品牌建设。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朱家庄红色村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朱家庄红色村项目建设,确保3月底通过省市县验收,6月底通过国家级3A级景区验收;加快油纸伞、泥塑、面塑等旅游商品创建工作,打造一套文创产品,讲好红色故事;依托“一村一示范”打造,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2023年力争实现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稳中有升。

(三)以更高标准夯实乡村基础建设。持续推进交通网建设。全力配合做好瑞孟高速象达段、G219国道象达段建设工作;新硬化村组道路28公里,建设“绿美”公路48公里。持续推进水网建设。配合做好勐堆、羊圈河等水库建设,实施小流域治理、河道治理、农村供水保障等工程,补齐水利设施短板;推进系统供水体制机制建设,启动用水收费机制。持续推进电网建设。2023年,计划投资485.24万元实施帕掌河农网改造提升工程;投资385.65万元实施小米地农网改造提升工程。持续推进通讯网建设。深入推进通信基础设施4G提升及5G建设,2023年实施振兴乡村信息工程覆盖15个村(社区);加快“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建设,为数字乡村赋能。持续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省级“绿美乡镇”建设,聚焦集镇绿化亮化美化、重点河流整治和“一村一示范”,打造一批“绿美村庄”“绿美公路”“绿美社区”“绿美河湖”“绿美校园”。

(四)以更高标准深化改革创新。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落实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简易注销等各项改革举措,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应用好“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实现全镇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6%以上;推进“互联网+监管”,推动监管行为信息收集常态化,实现监管事项覆盖率达100%,力争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满意度排名全县前列。优化市场主体培育。围绕“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目标要求,持续开展“一维护”“两帮扶”“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普惠小微贷等政府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强起来。2023年培育个体工商户300多户、培育企业30户,培育“个转企”21户。抓牢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牢固树立“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的导向,依托象达特色石斛产业、红色旅游文化等资源,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中介合作,开展招强引优、以商招商、帮扶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成熟的市场主体;2023年力争外出招商4次,引资4千万元。

(五)以更高标准构筑生态优势。持续抓好“河(湖)长制”。充分发挥“河长云APP”作用,进一步压实45名河长工作责任,确保镇内58段河段和3个水库实现巡河率100%。持续落实“林长制”推进“增绿”“护绿”工程,加快实施国家储备林、路域绿化美化等项目,确保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增;进一步压实护林员巡护责任,提升扑火队扑火能力,开展扑火演练,不断保障提升生态功能。持续抓好“两污”处理。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年内新建公厕1座,改造户厕200户,力争村庄公厕覆盖率95%、户厕覆盖率77.5%以上;建设日处理10吨热解汽化炉2座,年内完善“村收集、镇转运”集中处理机制,确保对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达95%以上。持续落实耕地保护。深入开展“拆违房、除闲房,腾空间、建新村,换新貌、奔小康”行动,强化村庄用地空间保障,确保2023年全镇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县级下达任务,守住全镇2.199万吨粮食安全生产底线。

(六)以更高标准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不懈保民生、促和谐,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认真落实“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教育发展目标,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教育、处处关注教育、事事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确保2023年全镇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规范4个民办教学点,实现校点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高中毛入学率达94%以上,实现本科上线率达45%以上;加强镇村教育捐资资金池持续募捐工作,推广营坡社区教育募捐模式,年内启动5个村(社区)募捐活动。全面推进健康象达建设。继续发展深入推进普惠医疗,积极引进和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完善妇幼健康、职业健康、老龄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创建县域次医疗服务副中心各项准备工作;持续推进国家卫生镇建设工作,确保年内通过省市县验收,2024年通过国家级验收。全面推进会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全民参保扩面专项行动,力争参保率达100%;强化社保基金运行监管,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完善留守儿童、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强化低保、临时救助等措施,实现社会救助应救尽救,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全面推进实施文明村镇创建申报工作,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借助传统文化节日,开展好文化活动;建成3A级景区1个,特色化、差异化推出红色文化和侨乡文化;加强勐蚌、中寨、南海寨和小石房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力度,强化村庄风貌管控和消防安全管理整治。

(七)以更高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民族团结示范乡镇建设以进乡(镇)、进机关、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医院、进景区为抓手,发挥好“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覆盖、常态化。持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乡镇建设。巩固提升“1456”工作法,打响“枫桥式派出所”名片,用好“一站式调解中心”,完成司法所省级规范化建设验收工作;坚持打防结合、系统治理、源头管控,严防严打涉恐、涉毒、涉赌、走私、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禁毒防艾战,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矛盾纠纷“三级三次”调处机制,抓实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持续抓实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零事故”;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确保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加大全镇21个地质自然灾害点排查监测力度,开展地质灾害防范演练1次,抗震防震演练1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八)以更高标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构建政府治理体系。围绕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强化法治思维,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行政决策程序,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监督,努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设,深入践行“三法三化”,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做到矛盾面前不绕道、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增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锐气;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思想,强化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团结协作能力,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持续打造清正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健全完善管党治党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营造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更多的财力用在惠民生、促发展上,积极打造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坚持不懈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同时,统筹做好妇儿、档案、史志、科协、保密、国家安全、侨务、老干、工会、共青团、武装、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

各位代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此中流击水,奋楫勇进之时,我们必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本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为推动象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