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91-9-/2019-0101010 发布机构 龙陵县勐糯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9-01-0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勐糯镇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圆满完成2018年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的一年,是全镇上下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攻坚克难实干、苦干、加油干的一年;也是顺应新时代要求,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务求成效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六大战略”,不断增强勐糯社会经济发展实力和后劲,全镇经济保持稳中有增,圆满完成四届二次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实力进一步稳定增长。紧扣发展主题不动摇,进一步调整优化一二三产产业结构,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一产提质增效。按照“稳粮、控烟、提蔗、壮畜、兴林、强果”的发展思路万亩“褚橙”已流转土地10238.7亩,完成种植8800余亩,实现一期3600亩挂果3000吨产值3000万元,91户管理农户实现户均收入提成1.5万元,产业效益得到显现;“范大叔”私人定制农场黑紫糯玉米、生态鸡等绿色食品远销上海,品牌效应日益彰显;13个肉牛养殖基地、7个肉牛专业合作社统筹推进;二产提档升级。积极做好永昌铅锌、康丰糖业、恒冠泰达、“范大叔”农场等骨干企业的服务协调工作,逐步形成以冶矿、制糖、规模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大力培植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聚力发展符合时代特色和勐糯特点的新型工业。服务业提速发展。全力做好大花石遗址、仙人洞奇观、三江口自然风光等自然风光和傣族泼水节庆典、傣族传统村落等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大寨传统村落民族特色街初见成效,大寨农家旅馆、仙人洞游泳池成功实现运作,民族体育中心即将完工,各项文化旅游产业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物流快递、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聚合力、抓精准,脱贫攻坚进一步深入推进。坚持用扶贫开发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举全镇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立足于精准识别。严格标准和程序,从严从实开展动态管理。致力于精准施策。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稳步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在收入保障上,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组建成立6个村级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统筹推进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扶持建档立卡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和就业务工增加收入。在住房保障上,宁馨小区基础建设基本完工,易地搬迁户全面实现搬迁入住;整合资源和项目,对全镇居住环境不佳、质量不高的实施居住质量提升改造,住房短板明显得到改善。在教育、医疗保障上,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两免一补”、营养餐、寄宿生补助、“雨露计划”、E万行动等教育惠民政策全面惠及2900余名在校学生;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四重保障”措施,全面实施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实现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聚焦于精准帮扶。汇聚合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凝聚合力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用心结对帮扶。挂包干部严格按照“5+2”“白+黑”要求,认真落实“三同”制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2000余条;研究制定了勐糯战区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作战令,明确班子成员、镇级挂包单位、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包保责任,各镇级挂包单位抽调一半人员下沉至村,夯实基层力量。坚持“智志双扶”,通过氛围营造、文艺汇演、走访座谈、入户宣讲等方式,借助“小手拉大手”“脱贫攻坚巾帼行动”“爱心超市”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调子、小品、歌舞等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并在全镇引导树立“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价值导向,全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社会合力。实施企业、党员、先富建档立卡户与未脱贫户、边缘户结对帮扶,采取帮思想、帮技术、帮产业等方式,6名致富带头人、30余家企业等提供岗位100余个、资金60余万元,协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或实现就业,开展“10.17”扶贫日、爱心超市,努力营造“扶贫向善、济困光荣”的社会氛围。

(三)夯基础、提品味,城乡面貌进一步得到改善。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基础支撑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主动作为、多方协调,一大批重大项目和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项目顺利实施,新编报入库项目8个。在农田水利上,松林山节水、荷花塘水库、长岭岗沟渠等项目顺利实施,东山引水工程全面完工,集镇“喝水难、水难喝”已成为过去,耕地基础设施日益齐备。在道路交通上,新修筑机耕路,群众出行难得到解决。在新农村发展上,肉牛养殖场、田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寨四位一体试点等项目规划建设完成,村庄亮化、绿化、美化加速进行,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善。在民生保障上,初级中学提升改造、卫生室建设、人饮工程等浦发、国开、沪滇扶贫协作项目成功实施,“万家灯火忆乡愁”、10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开工建设,惠及全镇所有群众,民生基础进一步得到完善。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加大资金投入,健全集镇管理制度,引入承包竞争,强化管理、严格考核,推行垃圾清运新模式,集镇清洁工作更加规范;强势推进集镇综合治理,细化集镇管理办法和环卫清洁工作考评体系、严行“门前三包”制度、建立商铺诚信体系等配套措施,集镇管理更加规范;集镇提升改造扫尾工程、田坡集市提升改造全面完成,集镇规模和品味得到答复提升,积极做好集镇供水、污水处理厂等集镇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小城市”魅力逐步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深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勐糯生态建设步伐,农村生态能源全面推广,建设太阳能、节能灶;实施造林试点等绿化项目,组织干部、群众400余人次,绿化、美化道路27公里。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河湖水库清理,水体环境全面改善;严格土地资源管理,严格基本农田红线管理,开展矿山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镇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化向纵深推进。

(四)惠民生、增福祉,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统筹推进各项民生改善实事工程,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社会保障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参保,新农合参合,补偿减免,支付补偿金。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学生“两免一补”等政策有效落实,各项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兜底保障更加规范。实施精准施保、分类施保、应保尽保,进行动态管理,2018年新纳入低保40户58人,取消低保户32户46人,为165户323人发放低保金109.15万元,为80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特困生活保障金59.49万元,为714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70.7万元,实施医疗救助86人次14.27万元,社保兜底更加精准高效。教育事业巩固进步。初中、小学毛入学率100%,投资2300余万元建设了沟心寨、中心学校、勐糯中学综合教学楼和中心学校运动场,不断健全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激励教师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勐糯镇义务教育阶段提质增效工作方案作用得到发挥,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全社会尊师重教、教师从教乐教的氛围明显提升。卫计水平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计划免疫、艾滋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工作扎实开展,计生各项指标持续提升。筹资230万元实施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并已投入使用,第二人民医院软硬件环境、中西医服务持续提升。文体事业健康发展。认真组织开展“欢乐乡村大家乐”、数字电影下乡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真心感恩新时代·齐心开创新辉煌”脱贫攻坚文艺巡演暨颁奖晚会、春节晚会、泼水节晚会、国庆篮球联赛、十一晚会等一大批文娱活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殡葬改革深入推进。紧扣殡葬改革规划目标,强势高效推动工作,中心公墓第一期工程安葬区域基本建成,2018年全镇亡故100人,火化100人,安葬95冢100人,火化率和安葬率均达100%。社会治理得到加强。构建全民联动、全民维稳体系,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和综治网格化建设,全镇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的良好局面得到维护。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积极发放安全宣传材料,加大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地质灾害等的监管力度,有效预防和处置格力突发公共事件。同时,多形式、多举措开展普法工作,领导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和人民群众学法守法观念明显增强。此外,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宗、接待、档案、统计、地震、气象、史志、民兵、预备役、市场监管、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新突破。

(五)转作风、优服务,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大力转变工作作风,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推进政府系统作风建设。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落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好、滴水穿石”的工作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促进部门转变职能、聚焦主业、勇于担当。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大决策公开公示制度,规范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电子政务、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厉整治“四风”,认真遵守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认真开展精文简会工作。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有所压缩,政府作风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提高了全镇各级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积极支持镇人大履行视察、评议、监督等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满意率100%。同时,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建议,科学、民主、法制决策水平明显提高。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实力不够强;二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三是城镇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四是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五是少数部门和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跟不上发展的要求等。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统筹奋进,全力抓好2019年各项工作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决胜脱贫攻坚、筑牢小康社会基础的关键之年,更是勐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黄金之年。对此,我们必须我们必须把握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牢牢抢抓机遇,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奋力拼搏,坚定信心不动摇,全力以赴不懈怠,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和高速度发展相统一,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举全镇之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力将勐糯打造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市精准扶贫、医疗服务一体化、集镇建设,全县教育争先进位的先进乡镇和衔接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小城市,势力强劲的县域经济发展次中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

(一)全力以赴抓扶贫,实现脱贫攻坚新作为。继续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2019年压倒一切的一号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不动摇,精准精细落实各项政策,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实现决胜脱贫攻坚的庄严承诺。以最大的力度抓脱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坚持所有力量、所有工作、所有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统筹整合和使用项目、资金、人员,务求每一项投入都取得实效。以最实的举措抓脱贫。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下功夫、补短板。推进就业扶贫再扩面,力争“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推进健康扶贫再提升,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推进教育扶贫再对接,建立覆盖全面、保障有力的教育扶贫体系,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接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德、扶智并举,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促进物质精神“双脱贫”。以最严的要求抓脱贫。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压实干部帮扶责任,充分发挥督查利剑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坚持突出重点,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对接、措施优先落实。建立脱贫摘帽“负面清单”,细化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落实,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坚持不懈优结构,助推融合发展新台阶。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全力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相互渗透。发展现代农业。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进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确保13个规模养殖场全部完工;统筹推进褚橙三期建设,努力实现已流转土地全部种植,预计2019年实现挂果10000吨;加速江中山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实现澳洲坚果整片推进;巩固黄山羊、林下养殖生态鸡、胡蜂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石斛、核桃、工业原料林等健康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公司和种植大户的典型引路作用,引导群众有序流转土地,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以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农场体验基地,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提升新型工业。在继续做好永昌铅锌、康丰公司、恒冠泰达等重点企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鼓励和扶持企业做好下游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壮大规模、提高产值。着力在万亩褚橙、万亩坚果、万头肉牛衍生的配套产业上做足功夫,在坚果、核桃、酿酒、干巴等农特产品加工项目上做好培植,为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市场空间、增强发展吸引力奠定基础。努力壮大服务业。继续发挥好新兴媒介的作用,抓好勐糯自然风光和民间民俗活动的宣传推介,挖掘提升遗址文化、民族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四大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知名度。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借周边之力,完善旅游要素,强化服务功能。借助“褚橙”“范大叔”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速发展“互联网+农业”、订单农业等发展,加快推进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产业发展,引人聚人,着力把勐糯打造成为怒江流域商贸物流的黄金节点。

(三)精准发力抓经济,开创扩大投入新局面。紧紧抓住扩大有效投入这个经济工作“牛鼻子”,以坚决的态度、空前的高度、过硬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财税金融和招商引资。握项目建设“主心骨”。围绕镇域总体规划,加大项目谋划、论证,储备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特色项目。积极对接集镇供水、民族体育中心、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建设,健全完善集镇功能,扩大集镇品味和影响力;全力推进第二人民医院迁建,标准化卫生室、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民生基础;着力推进肉牛养殖场、大小海湿地构树产业示范园、整乡推进、四位一体等项目实施,不断强化项目支撑发展动力;加快全镇所有自然村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强化措施,优化村组活动场所管理办法,让村景更靓;配合好孟连至芒市沿边高速公路、黄草坝至龙镇桥二级路过境段等项目实施,加快镇内道路硬化工作,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抓财税金融“生命线”围绕“抓财源、抓征管、抓支出、抓筹资”的措施,清理盘活国有、集体资产,巩固和拓展与农发行、富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全面深化财会体系改革,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巩固壮大现有财源,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积极培植新兴税源。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控预算追加,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支出。紧握招商引资主抓手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不动摇,立足现代农业、三产等基础基本,在招商品质化、产业化、集约化上下功夫,构建“全民招商、人人服务”的招商格局,促进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争取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

(四)齐心协力谋振兴,展现乡村发展新面貌。立足“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美丽乡村与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开创新时代“三农”发展新局面。规模农业带农富借鉴“公司+基地+农户”和“一租二包三分红”的模式,鼓励和动员本土致富带头人实施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引导群众有序流转土地,促进群众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并实现在加工、物流等配套产业上增收,全面带动“农民富”。整治环境美乡村加强镇村规划管控,突出特色风貌,建设一镇一特、一塆一景。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纵深推进“七改三清”“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加大对农房改造、公共设施、道路、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管网、绿化、河道整治、电力和通信线路建设投入和绿化、环卫、路灯等公共设施管理,规范集镇建设,加强集镇管理队伍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和清扫转运回收工作,实现镇村环卫保洁常态化,全力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富美勐糯。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按照“扩规模、配功能、提品味、聚人气”的规划,加大集镇开发建设力度;依托褚橙基地、构树示范园建设,全力推进绿色生态、风格独特的宜居宜业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不断补齐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等领域短板,注重提升改造集镇休闲、娱乐、旅游、餐饮、住宿等配套功能建设,营造资源向勐糯汇聚、人才向勐糯流动的格局。振奋精神塑文明。发挥乡贤和“五老”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明网格”“创建之星”“四级好人”评选,营造崇尚文明、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狠煞请客送礼风,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大操大办之风,推进殡葬改革、“自强、诚信、感恩”等树文明新风行动,全面推广移风易俗,着力提升乡风文明。推进“农家书屋”“文化下乡”、文艺宣传队建设和文艺精品创作,不断丰富群众生活,增强农村活力,

(五)千方百计惠民生,谱写民生事业新篇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镇人民,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力争小学、中学各年级综合成绩取得较大进步;继续实施好校园改造提升工程,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认真落实“两免一补”、营养餐和贫困学生救助、优秀学子奖励等政策。优化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继续提升第二人民医院软硬件的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绩效分配制度,引进医务人才,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镇级优惠政策、县级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完善社会保障。进一步增加技能培训,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进一步严格审定社会低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发放管理;全力确保新农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继续实施好城镇基本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失业、医疗制度;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制度,充实救灾物资储备。推进文体事业。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健全完善文化设施;继续开展好“欢乐乡村大家乐”“千场节目下乡村”等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着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实施绿色发展。严守生态红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国土绿化,大力实施绿化荒山行动,抓好公益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保护水域生态;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加强土地和矿山资源管理,加大环境监测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测管理和综合整治,减少环境污染破坏。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强化节能降耗工作。强化环保宣传工作,倡导全民环保生活方式,多形式多载体,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感恩、环保、建家建园和绿化美化意识。强化社会治理。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等工作,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继续抓好土地确权、农业普查、殡葬改革及妇儿、老年人、残疾人、民宗、统计、外事、侨务、档案、气象、地震、史志、接待、民兵、预备役、社科研究、市场监督管理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全面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新目标、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用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改作风、转职能、提效能,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强化党的建设,打造忠诚政府。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建设,以过硬的作风推动政府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强化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始终做到心怀敬畏、慎终如始,坚持依法行政,自觉做到有权不任性,用权受监督。坚持“三重一大”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民主监督和群众社会监督。坚持镇委的正确领导,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推行重大决策公示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依法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增强行政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强化苦干实干,打造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把加强执行力和能力建设落实到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贴心舒心的服务上来。大力弘扬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迎难而上的攻坚精神和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把各方面力量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坚持深入一线,贴近基层,走进群众,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简化优化办事流程,促进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深化“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挂图作战,压茬推进,跟踪问效,确保做到逐项抓落实,件件求实效。

(四)强化担当作为,打造有为政府。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配合不协调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坚持“新官理旧账”,加速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着力破解各种现实矛盾,提升政府诚信度和公信力。坚持以上率下,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给勇于担当,大胆开拓的干部容错,为任劳任怨,扎实肯干的同志撑腰,对旁门左道,招摇忽悠的人员说不,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勇气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