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91-9-/2017-103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勐糯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17-10-30 |
文号 | 浏览量 |
一、顺势而为,真抓实干,过去四年成果丰硕
四年来,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生态立镇、产业富镇、集镇强镇、文化名镇、开放活镇、人才兴镇”六大战略深入实施,全国重点镇、云南省工业化特色城镇、保山市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镇、龙陵县特色小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开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和谐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圆满完成了三届人民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四年来,我们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持之以恒抓产业,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016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855万元,比2012年增长74.4%,年均增长14.8%。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104元,比2012年增长70.6%,年均增长14.4%。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按照“稳粮、控烟、提蔗、壮畜、兴林、强果”的产业发展思路,2016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30108万元,比2012年增长93.3%,年均增长19.2%。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715亩,实现产量10990吨,分别比2012年增长12.6%、26.0%;实现蔬菜产量1716吨,比2012年增长32.5%;“两烟”生产稳步推进,2013、2014年香料烟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先进集体。2015/2016产季种植香料烟3882亩,收购烟叶11498.2担,实现收入1282.95万元;全县甘蔗种植核心区地位日益巩固。2015/2016榨季,甘蔗新植面积5008亩,农业产量13.5万吨,入榨11.82万吨,实现产值4860万元;畜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16年实现生猪存栏35500头,黄山羊5800只,高峰黄牛6200头,禽类5.4万羽,分别比2012年增长77.5%、87.1%、72.2%、22.7%,实现肉类总产量达2873.3吨,畜牧总产值8226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74.1%、113%;按照“重栽重管、整片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四年来,累计种植澳洲坚果15000亩,泡核桃3000亩,山核桃1500亩,糯橄榄1408亩,水果5300亩,珍贵用材林8000亩,仿野生石斛30万平方米。现代农业实现突破。成功引进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规划种植3万亩的“褚橙”项目落地。目前已流转土地10238亩,完成苗木种植8000余亩,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扶持本土企业成立了保山市首个私人定制家庭农场——云南“范大叔”私人定制蔬菜家庭农场,产品生产加工、品牌创建有序推进,销售收入日益提升。服务企业精准精细。积极做好永昌铅锌、康丰糖业、恒冠泰达等骨干企业在用水、用电、用地、道路等要素保障的服务工作,形成了以矿冶、制糖、新型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集群,累计带动4200余人实现就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四年来,累计注册私营企业110家,个体工商户1192户,成立农村合作社18户,注册资金3.45亿元,带动6300余人实现就业。2016年,实现二产产值3192万元,比2012年增长87%。同时,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四年来,招商引资落地项目13个,实际到位资金4.9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大外宣格局逐步形成。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着力抓好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等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傣族“金刚钻煮鸭子”走进央视7套《乡土》栏目,万亩褚橙基地及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经验被人民网、人民政协报、云南日报、保山日报等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勐糯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旅游要素不断完善。加快推进农家旅馆、农家乐、休闲山庄建设步伐,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仓储运输等服务行业发展迅猛。2016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比2012年增长95.7%。接待游客1.8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80%。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036万元,比2012年增长78%。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78.3:8.3:13.4优化到2016年的76.5:8.1:15.4。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四年来,我们围绕扩大投资、增强后劲,坚定不移抓项目,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大改善。四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2.06亿元,比2012年增长125%。完成各类项目储备132个,有效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基础改善不停步。交通通行条件不断改善。实施了大田坝至长岭岗等7个村组道路建设项目,统筹加大道路通畅及机耕道路建设力度,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6公里,村组道路硬化里程达50公里,分别是2012年的1.5倍和2.3倍。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四年来,累计投入5亿多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东山引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土地出让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整理土地1.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四年来,累计投入3亿多元,实施了财政奖补、传统村落、美丽乡村、扶贫整乡推进等各类项目72个,建成小组活动场所27个,实施危房改造及安居房建设1227户。民生基础保障不断增强。四年来,累计投入1800多万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校舍建筑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投入1500多万元,实施了第二人民医院提升改造、敬老院、大寨和海头卫生室等民生保障项目。同时,投资8900万元的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和投资1600万元的勐糯初级中学提升改造即将开工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步伐加快,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公共服务基础进一步得到提升。集镇开发提档升级。投资3500多万元的集镇供水项目正在加快组织实施,喝水难、水难喝的窘境即将成为历史。筹资5000多万元实施了集镇改造提升项目,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实施综合管沟、强弱电入地工程。铅锌园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易地扶贫搬迁宁馨小区和集镇周边安置点项目加快实施,投资1.038亿元的民族体育中心和投资3.15亿元的大小海湿地治理项目即将开工。集镇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比2012年增长50%,城镇化率达55%。
(三)财税总量稳步增长,金融支持作用明显。四年来,我们围绕广辟财源、增收节支,立足发展抓收入,全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增长。收入支出同步增加。2016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74万元,占全年任务数的115.6%,比2012年增长40%,年均增长7.0%;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857万元,比年初预算增支396万元,比2012年增支1503万元,增长111%。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6亿元、2.33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62.8%、37.1%。金融支持不断加大。金融机构在扶持“三农”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年来,累计发放各类贴息贷款5700多万元,受益群众达3400余人。融资工作实现突破。积极打造政府融资平台,注册成立龙陵县飞扬城乡一体化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国有资产整合和部分国有土地收储,公司资产达1亿元以上,并成功与富滇银行办理贷款3800万元,公司融资担保能力明显提升。
(四)改革创新深入实施,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四年来,我们围绕先行先试、勇于创新,立足实际抓试点,全力推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资源盘活力度加大。率先成立了市内首家乡镇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开办了“三权三证”抵押贷款,让群众的“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源、活资金”,累计办理抵押贷款900多万元,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逐步缓解。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定4个安置点选址,以“只征不转”的方式让农民进入镇区建房,让镇区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方筹资2200多万元,收储95亩国有土地。同时,通过加快宁馨小区等新型农民社区建设,探索出了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模式。出行条件有效改善。在市内乡镇率先开通镇村公交线路,投入运行4辆公交汽车,群众安全出行、便捷出行得以实现。集镇管护机制优化创新。研究制定集镇管理办法并强化人员、车辆等保障措施,强势推进集镇综合治理,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环境脏乱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集镇管理更趋规范、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文明程度全面提升。2015年成功申报省级、市级文明小城镇。引人聚人成效明显。科学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和《勐糯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累计吸引镇内外601户2140人报名搬迁。
(五)精准扶贫强势推进,脱贫摘帽步伐加快。四年来,我们围绕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集中力量解民困,全力加快脱贫摘帽步伐。按照“党建引领、扶贫统领、干部带领”的原则,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抓实抓好。科学制定“2016年脱掉贫困帽子、2018年实现小康目标”行动计划,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程序确定1376户501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组织898名干部职工广泛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通过大力推进产业扶持到村到户,重点发展了褚橙、澳洲坚果、生态石斛、甘蔗、香料烟、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发展黄山羊、高峰黄牛、胡蜂、生猪、生态鸡等特色产业养殖,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通过大力推进安居建设到村到户,着力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等项目,有效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问题;通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实施了一大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饮水难、出行难等问题;通过大力推进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确保了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高位推进教育、卫生提档升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就学不便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大力推进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做到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积极争取各类贴息贷款、整合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助农发展。同时,组建成立了勐糯镇博爱基金,筹集善款17.46万元,专项用于扶贫济困。四年来,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96.4%的贫困人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发生率降至1.09%。
(六)民生保障有效落实,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四年来,我们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千方百计惠民生,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事业稳中有进。校园布局逐步优化,实现了四校合并。成立勐糯教育基金会,投入80多万元用于师生奖励及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从教乐教的氛围明显提升。同时,围绕龙四中高中部的恢复办学、设立职中分校开展了大量前期工作。目前,龙陵职中勐糯分校已挂牌成立,本地职业技术人才培训需求将日益得到满足。卫计事业长足进步。四年来,计生各项硬性指标大幅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以县医院托管卫生院为载体,软硬件环境、中西医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乡镇级的报销优惠政策、县级水平的优质服务”持续推进。2016年,实现业务收入920万元,住院病人2900余人次,门诊病人达90000余人次,各项指标分别比2012年增长268%、141%、346%。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国庆篮球联赛、脱贫攻坚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12场次,演出节目累计132个。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四年来,共解决了601户2638人看电视难的问题,同时完成23个点的智能广播安装工作。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良好。深入开展勐糯文化资源挖掘,成功申报马腿琴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生育、工伤、失业保险稳步推进。2016年新农合参保率达99.74%,比2012年增长21.32%,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24%,比2012年增长37.62%。结合镇情实际细化农村低保减量提标方案,举全镇之力精准入户调查,调整不符合享受条件的人数达2397人,削减低保支出374万元,加大动态管理和临时救助力度,争取临时救助资金129.7万元。四年来,累计发放临时救助、救灾救济资金72.54万元。累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余场次,培训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0余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年均下降4.4%。累计实现农业人口转移2500余人。殡葬改革有序推进。结合镇情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殡葬改革方案,抽调专人组建殡葬改革办公室,广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稳步推进遗体火化、骨灰规范安葬和节地生态安葬。此外,圆满完成村“两委”及监委会换届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及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宗、接待、档案、统计、地震、气象、史志、民兵、预备役、市场监管、防灾减灾等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活力景象。
(七)平安法治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持续巩固。四年来,我们围绕依法行政、构建和谐,持之以恒保平安,全力保障社会稳定。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四年来,累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617件,调处成功525件,成功率为84%,受理并办结信访案件30余件;累计查处交通违法8958件,处理事故300件;禁毒人民战争全面开展,破获运输、零贩毒品案56起,查处吸毒人员192人,缴获毒品15741克;查处赌博案件7起,收缴赌资10万余元;破获非法持有枪支案9起,收缴枪支216支,子弹2000余发。以“96885”平台和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构建全民联动平安维稳体系,平安创建活动卓有成效。安全成果有效巩固。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四年来,全镇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依法治镇全面深入。“六五”普法通过验收,“七五”普法有序推进,2016年被评为“六五”普法先进集体,海头社区荣获2015年度“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和人民群众学法守法观念明显增强。
(八)合力共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四年来,我们围绕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突出重点优环境,全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入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全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垃圾集中清运工作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率达45%。大力实施绿化荒山行动,累计完成绿化造林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比2012年增长4%,严格按照五个100%的要求抓实森林防火工作,保持了4年无森林火灾发生的好成绩。林政资源管理成效显著,累计捣毁非法炭窑223座,全面清查木材加工企业、野生树木经营户,生态恢复重建取得新进展。2016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540万元,比2012年增长19.6%。农村生态能源全面推广,成功组织申报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和6个市级文明生态村,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九)维护形象践行宗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四年来,我们围绕勤政务实、勇于担当,齐心协力抓落实,全力提高政府履职能力。强化学习提素质。切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组织班子成员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努力增强发展产业、推进项目、融资引资、协调服务的本领和能力。优化服务见成效。建设便民服务站点7个,夯实为民服务的基础。编制了涵盖42种服务事项的《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工作指南》发至服务对象,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得到省委的好评。自觉接受镇人大及社会各界监督。四年来,共收到第三届人大代表意见、建议75件次,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正风肃纪树形象。以降低机关运行费用为目标,严格执行机关办公用品、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从严压缩“三公”经费,2016年同比下降11%。开通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对公账户信息提醒业务,坚持廉政食堂、组级资金乡村代管及主要领导五项不直接分管等制度。同时,坚持围绕“五个清单”从严落实好“两个责任”,旗帜鲜明支持纪委开展工作,广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干部作风根本好转,机关形象日益提升。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科学、民主、法制决策水平明显提高。
过去四年的实践证明,勐糯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就,城乡发生的每一点变化,群众得到的每一点实惠,都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党委统揽全局、创新思路、正确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加强监督、积极支持、大力帮助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向全镇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勐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全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差距还很大、很明显,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很艰巨。具体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多乱杂、弱小散的实际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粗放式经营情况突出,加之劳动力短缺且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我镇农业产业发展。工业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文化旅游产业层次较低,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受土地、气候、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群众仍无法脱贫,部分已脱贫的群众仍会返贫,全镇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备。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依然是制约全镇经济发展的瓶颈。部分基础设施建管机制不健全,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基础设施支撑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财政增收不持续。受“营改增”等政策性减收效应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下滑将无法避免,财政自给能力低、历史债务负担重,实现财政持续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民生保障不充分。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民生项目支撑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势严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六是自身建设不到位。各级干部工作作风、行政执法能力、决策执行能力、服务协调能力、思想解放程度以及责任意识、赶超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正视差距,破解难题、群策群力、奋力拼搏,以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鞭策自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应势而动,赶超跨越,未来五年大有可为
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勐糯夯实基础、缩小差距的攻坚期,也是加压奋进、跨越赶超的关键期,更是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快速推进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跨越发展前景美好;沿海发达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企业急需向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资金和产业纷纷向内地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镇生产要素优势更加凸显,跨越发展潜力巨大。从发展机遇上看,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勐糯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镇,被市委、市政府列为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镇,被县委、县政府定位为小城市,给勐糯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得到国家、省、市、县的大力扶持,为我们跨越赶超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机遇。从发展基础上看,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奋力开拓、不懈探索,形成了符合镇情实际的发展思路,为实现跨越赶超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资源、区位、产业等支撑勐糯跨越发展的各类要素正在加速聚集,为实现跨越赶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严抓党风树政风带民风,全镇干部群众团结进取、共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定位发展的新目标,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我们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跨越赶超,率先全县两年实现小康目标。
根据镇第四次党代会的部署,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前两年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六大战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努力争当全县基层党建、干部作风建设的排头兵,全力将勐糯打造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市精准扶贫、医疗服务一体化、集镇建设,全县教育争先进位的先进乡镇和衔接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小城市,势力强劲的县域经济发展次中心。
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63200万元,年均增长18%以上;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6100万元,年均增长12%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年均增长9%以上;实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43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4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以内;实际引进市外资金25亿元,年均增长27.2%以上;户籍总人口达3.3万人以上,年均增长9.8%以上;城镇化率达60%以上。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始终做到“六个全力以赴”:
(一)全力以赴抓产业,力促发展方式有新转变。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全力调优调特一产、调稳调大二产、调强调快三产,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相互渗透。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重点打造以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农场体验基地,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将企业自主革新与政府协调服务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和勐糯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同时,着力在培植乡村旅游、庄园经济、观光农业上下功夫,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有效夯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力促基础条件有新改善。着力加大项目储备、申报、实施工作。切实加快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社会民生、新村建设、集镇配套、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完成各类项目投资38亿元,推动形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为抓手的电子商务建设,以科技措施引领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集镇配套项目建设,着力提高集镇管理水平和吸引力。
(三)全力以赴抓改革,力促统筹城乡有新突破。着力推进深化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准入制度,推行城乡户籍管理一元化制度,着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和“村改居”工作。深化土地经营改革。鼓励农民以出租、互换、转让、转包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创办农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着力提高农村土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出台各类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在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大力引进各类人才,用人才来促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向上争取加强银行、金融网点建设。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盘活资产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四)全力以赴抓民生,力促社会事业有新面貌。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宗旨意识,切实把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着力构建幼儿园至高中、职中的完整教学体系,实现中小学各年级综合成绩逐年提高,力促教育提质增效,力争“十三五”末教育教学水平全县领先。着力巩固脱贫摘帽成果,确保2018年率先全县两年实现小康。
(五)全力以赴抓治理,力促协调发展有新成就。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完善治安防控机制,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培育,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勐糯、热爱勐糯、建设勐糯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六)全力以赴抓生态,力促环境保护有新提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森林勐糯”“美丽勐糯”建设,推进营林造林,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1%,中心集镇建成区绿化率达35%。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强化环境监管监测,保护生物多样性。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着力破解生态环境制约与压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全力抓好2017年各项工作
2017年是第四届人民政府任期的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之年,是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的提升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650万元,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3250元,增长13%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00万元;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57%;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全力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产业带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坚持立足实际、统筹兼顾,实现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立足特色优农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全年力争实现粮食总产1.1万吨以上;落实香料烟面积3800亩,确保交售香料烟1.15万担,实现产值1256万元;完成甘蔗新植5000亩,入榨13.5万吨,实现产值5670万元。突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加快高峰黄牛规模化养殖步伐,积极探索蔗畜、林畜结合的发展模式,力推林下养殖生态鸡、胡蜂等特色产业,力争实现肉类总产量3700吨以上,产值8000万元以上。推进优势资源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向单产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重点抓实3万亩甘蔗核心基地、4万亩林果基地的巩固提升;重点加快3万亩褚橙种植及配套的鲜果加工生产线、有机肥厂、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同时,以褚橙基地、范大叔私人定制蔬菜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公司和种植大户的典型引路作用,引导群众有序流转土地,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3.48亿元,增长9%以上。强化服务提工业。围绕“服务重点企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地方品牌、创优发展环境”的思路,力争加工企业数量、产值双突破。在重点服务好康丰、铅锌、恒冠泰达等企业发展的基础上,鼓励支持企业做好下游产品开发,重点要在3万亩柑橘类水果种植衍生的加工、流通、包装等配套产业上做足文章,形成以农业为支撑,工业齐头进的连锁反应,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出台财政奖补、整合红色信贷资金等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培育,提高坚果、核桃、酿酒、干巴等农特产品附加值。注重品牌建设,多方式、多载体提升范大叔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鼓励本土致富带头人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民营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调动各类招商引资资源和力量,优化招商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力度,2017年重点抓好汽修汽配、农特产品加工及新型建材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实现二产产值4300万元,增长30%以上。做强基础培三产。进一步抓好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的宣传推介,着力挖掘打造民族文化、遗址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资源品牌,擦亮外宣名片,增强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的关注度,提高文化旅游知名度。同时,重点打造以褚橙、铅锌公司红木基地为代表的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庄园。积极整合资金项目,加大对农家乐、农家旅馆、休闲山庄等乡村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提升乡村文化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强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撑作用,年内确保大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项目完工,启动实施大小海生态湿地治理、民族体育中心、大寨菩提公园等项目,不断增强勐糯影响力和吸引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万人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200万元,增长15%以上。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与生活服务业并重、现代与传统服务业并举,优化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和布局。在加快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物流快递等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重点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力争全年实现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实现销售额800万元以上。
(二)加大项目投资,着力改变城乡面貌。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主动作为、精准投资,不断筑牢经济发展支撑。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和领导班子成员挂钩重大项目制度,建立项目动态监管机制,做到月度跟踪、季度分析、半年通报、年度考核。加快项目实施。实施好丛岗片区农业综合开发、河尾大沟改造提升(勐糯段)、三库一线水系连通工程等项目,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田坡、大寨社区活动场所、大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整乡推进等项目,确保年内完工。启动实施好唐家田、自家田洼、白水井等6个村民小组活动室建设;加快实施田坡社区半斤坝至罕乖、半斤坝至上蚌东、沟心寨村麻缅至田边寨等村组道路建设;启动实施集镇污水处理厂、集镇供水、环镇公交站点、集镇视频监控等项目,使市政功能更趋完善;进一步加大民生项目投入力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重点加快实施好勐糯初级中学改造提升,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勐糯、田坡、丛岗、沟心寨4个村(社区)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启动实施镇中心公墓建设。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集镇周边、宁馨小区、兴田组安置点建设项目进度,确保年内实现搬迁户入住。做实项目前期。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投入和论证、储备力度,加强与市、县相关部门的汇报对接,重点抓好国开行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基金项目、褚橙小镇基金项目、白沙水片区及江中山片区渠系管网、集镇垃圾处理厂、三江口至长岭岗道路、小寨至闷寨坝道路、滑草山生态游道、广播山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三)坚持城乡统筹,巩固试点工作成效。坚持科学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加强规划建设审批管理,强势推进违法占地、违法建筑专项治理工作;规范设计集镇路标路牌,整治广告牌设置;巩固集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建设成果,逐步建立有偿举报机制,严格执行绿化、环卫“四定”“三包”责任制。加快农民市民化。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着力加快勐糯、大寨两社区集镇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和海头社区的农村居民实现就地城镇化。全力引人聚人。积极宣传土地、户籍、易地搬迁等有关政策,加大迁村并点工作力度,以产业、土地、教育、卫生等吸引人群迁入勐糯,不断膨胀集镇人口,为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全力增收节支,强化财税金融管理。坚持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力争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强财源拓展。加大对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加快工业、集镇、旅游、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巩固传统财源;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积极培植新兴财源。强化财税征管。严格执行财税征收政策,全面开展税源清查,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切实加强税收稽查,通过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实现财税收入稳步增长。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控预算追加,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支出,力争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3万元。用活信贷政策。继续做好“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工作,努力解决群众“贷款难”问题。依托飞扬公司平台,巩固和拓展与农发行、富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扩大信贷总量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全面清理盘活国有、集体资产,广泛吸纳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益设施建设。
(五)增强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环保宣传工作,倡导全民环保生活方式,增强环保意识,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强化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加大环境监测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测管理和综合整治,减少环境污染破坏;稳步推进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和收集处置工作,抓好垃圾处理试点建设,力争集镇及周边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实施绿化荒山行动,抓好公益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大小海湿地、江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集镇面山、水源林、公路沿线、怒江沿岸等区域的保护、恢复和绿化工作,力争绿化荒山1万亩;认真实施陡坡耕地生态恢复治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认真抓实林业“三防”工作,扩大“三个专项”整治成果,坚决杜绝森林火灾发生,促进森林管护水平持续提高;认真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乡镇等创建活动。
(六)改善民生福祉,深入构建和谐社会。坚持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倾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巩固脱贫摘帽成果。按照“脱贫不脱钩”的原则,继续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认真组织抓好脱贫户的后续扶持,最大限度杜绝返贫。抓好未脱贫户的帮扶,加快脱贫步伐。同时,动员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攻坚,集中资金、集中项目,优先解决艰苦地区道路、农田水利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勐糯博爱基金作用,用好用活资金,重点加大对困难群体中无房户、危房户、重灾户、重病户等的扶持力度。加快“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农民脱贫增收等专项规划的实施,继续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分类扶持困难家庭,确保脱贫攻坚“不掉一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教育提质增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龙四中恢复办学,职中分校招生工作;着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力争小学、中学各年级综合成绩均达到全县前列;重点培养和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学生救助等政策。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突破地域行政界限,加强人才引进,完善绩效分配等制度,不断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镇级优惠政策、县级服务水平”,从机制和措施上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认真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好城镇基本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失业、医疗制度;严格规范农村低保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和发放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加大临时救助力度,逐步提高救助额度;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充实救灾物资储备;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不断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推动文体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实施好“村村通”“户户通”、送电影下乡等惠民工程,开展好“欢乐乡村大家乐”“千场节目下乡村”等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着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拳打击毒品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抓好土地确权、农业普查、殡葬改革及妇儿、民宗、统计、外事、侨务、档案、气象、地震、史志、接待、民兵、预备役、社科研究、市场监督管理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勤政务实,克己奉公,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全面完成未来五年和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将紧紧围绕民之所需为施政之所向的执政根本,着力强素质、树形象、重执行、善落实,努力塑造政府新形象。一要强化进取意识,提升政府创造力。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着力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和执政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用新视野谋划发展、用新体制激发活力、用新办法破解难题,不断在创新中改进方式方法,在创造中打开工作局面。二要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政府凝聚力。牢固树立“勐糯发展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大力倡导“困难面前有责任、责任面前无困难”的担当精神,努力做到层层抓推进、级级抓落实。进一步深化效能建设,严格行政问责,做到奖优、治庸、罚劣。狠抓目标制定、运行监督、考评奖惩,促使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讲责任、重行动,抓落实、比奉献,着力营造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三要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政府公信力。健全决策、执行、监督制衡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落实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制度,自觉接受镇人大及社会各界监督。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要强化廉政意识,提升政府免疫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和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不断强化干部的廉政观念,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坚决反对和遏制“四风”,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各项规定,通过规范行为、规范程序、规范服务,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工作,切实塑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