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90-0-/2015-0130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木城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5-01-30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木城乡政府工作报告(2014)

一、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及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乡人大的监督下,全乡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884万元,增长23.3%;完成财政总收入2069万元,增长14.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0万元,财政总支出20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1元,增长1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6883.78万元和3004.7万元,分别增长36.4%、15.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

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依法行政,直面矛盾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粮食生产上,发放“粮食直补”等各种补贴资金182万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万亩,粮食产量673万公斤,确保粮食安全。烤烟产业上,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共种植烤烟4050亩,收购烟叶9450担,实现产值1401万元,实现烟叶税收247万元。甘蔗产业上,新植面积1696亩,总面积达7200亩,2013/2014榨季入榨甘蔗3.26万吨,实现产值1389万元。咖啡产业上,全乡咖啡面积6063亩,干果产量130吨,实现产值195万元。茶叶产业上,茶园的面积稳控在2262亩,干茶产量210吨,实现产值330万元。林业产业上,对4.5万亩核桃进行抚育管护,核桃挂果面积1961.7亩,鲜果产量221.64吨,实现产值110万元;完成新植石斛1.2万平方米,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鲜条产量38吨,实现产值350万元。畜牧产业上,黄山羊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开展能繁母猪投保1600头,做好动物防疫及检疫工作,大牲畜存栏5100头,出栏400头,生猪存栏19100头,出栏11900头,黄山羊存栏9500只、出栏4000只,肉类产量1460吨,实现产值4703万元。全乡5个村(社区)全部“脱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4个。

(二)集镇建设成效初现

木城加油站已正式签订项目招商协议,土建等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完成;投资120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84万元)的木城边贸市场建设项目已获批即将开工建设;桦桃林集贸市场建设有序推进;木城供变电站正式投运,完成投资3200万元;集镇供水、垃圾集中处理规范运行;统筹城乡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农转城”365人;全面启动全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年度兴边富民项目编制审批备案工作,界河治理、公养河流域土地整治项目,得到市、县发改和水务部门高度认同。

(三)项目建设强势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安平大沟提升改造,光坡小沟除险加固,鱼塘垭口烟水配套工程,郑家寨、四楞、等养、蛮旦4件人畜饮水等一批水利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楞蛮坎山田沟、营盘山田沟、花椒大沟尾段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完工,公养河四级电站、中涨河桥开工建设,大谷地片区农灌沟渠、等散山田沟、毕家田沟建设项目已批准;橄榄寨至小新寨、三锅腔至大坪子、大青树至常兴寨3条弹石公路和四楞至花椒村通畅公路建成运行,上下弓背弹石公路正在建设,木城至等养混凝土公路已批准。人居环境有效改善,锅底塘、下蛮旦、刷布厂、下绿水、棠梨坪、等养二组一期新农村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保障性住房、马鹿塘民族示范村、三合组新农村、垭口寨地质灾害搬迁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建设100户,大坪子、乌木寨上下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坪子寨民族特色村已获批准。村组活动场所建设有序推进,鱼塘垭口社区、乌木寨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建成;乌木寨上下组、上弓背、等养、棠梨坪小组文化活动室即将建设,木城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已获批。2014年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428.25万元,其中争取兴边富民中央专项资金914万元、省级资金1000万元。

(四)美丽木城有效保护

围绕建设“美丽木城”目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优化、美化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绿化荒山行动,完成夏季造林5716亩,其中澳洲坚果3003亩、糯橄榄1013亩、珍贵用材林1700亩(柚木700亩,铁刀木1000亩),完成7万株乡级义务植树任务,完成封山育林4200亩。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对2.41万亩国家、省级公益森林进行了有效管护,兑付生态效益补偿36.15万元。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台、推广节能灶200套、新建沼气池100口。顺利完成5个村(社区)市级生态村申报并获市级批准命名。圆满完成农村危房现状调查和农村人居环境调查工作,全力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及防范,严守全乡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五)民生事业全面加强

教育工作有序开展。“两基”水平巩固提升,校安校改工程进展良好,乌木寨村完小学前教育校舍改建和花椒村完小学生食堂建设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分别完成投资15万元、35万元;乡中心幼儿园和花椒村完小教学楼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318万元;花椒村完小、乌木寨村完小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木城九年一贯制学校、老满坡村完小学生宿舍楼修缮加固项目已获批;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乡财政投入5万元用于奖励教育教学工作。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完成乌木寨上下组、新寨组、锅底塘组3个“七彩云南健身工程”篮球场建设,安装健身路径2套;完成“户户通”工程安装380套;投资20万元打造的民族民间精品文化项目进展顺利,已收集彝族、傈僳族小调50首,制作音乐2首、民族服装20套;全年共开展广场舞蹈培训8场次,受训300余人次;等养、坪子寨、蛮旦等业余文艺队伍共组织群众业余文体活动20场次。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顺利推进,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10人;乌木寨村、鱼塘垭口社区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低保实现规范化动态管理,纳入农村低保1283户2272人,发放资金301.26万元,纳入城镇低保81户91人,发放资金31万元,对128户五保户156人发放供养资金19.47万元,认真落实优抚及救灾救济政策,全年共发放各种优抚、救灾、救济资金51.2万元,发放沿边居民生活补助金218.2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4766人,参保率97.9%,续保率99.5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58人,参保率99.4%,续保率100 %,共入缴养老保险金49.12万元,发放养老金83.48万元。医疗卫生工作稳步推进。新建的乡卫生院住院楼、职工保障房和乌木寨卫生室项目基本完工,完成投资140万元;居民健康档案、妇幼保健管理与服务、常规免疫接种、老年人健康体检、精神病人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全面完成2015年新农合筹资工作,参合8626人,参合率99.6%,2014年新农合门诊、住院报销28248人次128万元,城乡贫困医疗救助104人报销12.2万元。计生工作进一步落实。落实综合节育措施1491人,优先节育率84.1%,完成三术175例,符合政策生育率91.3%,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63对,全年共发放独生子女奖优免补资金4.9万元,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4.7‰。其他工作顺利推进。抓好烤烟、林业、畜牧等各类科技培训,举办培训200余场次,培训7400余人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铺开;启动“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工作;贫困对象建档立卡数据录入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发放小额扶贫贴息、创业、红色信贷、失业人员担保贷款共计1106万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绩显著,被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此外,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军政军民团结,老干、外事、老龄、邮政、通讯等事业扎实开展,工会、共青团、妇儿、档案和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氛围更加浓厚。

(六)社会治理扎实有效

精细化社会治理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32件,调处率100 %;爱民固边、防灾减灾、禁毒防艾、“6995”信息平台工作扎实推进,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力度加大,缉枪治爆、边境管控成果突出,“爱民固边模范乡、村”创建工作通过省、市验收;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药品安全检查工作开展坚持做到常态化、规范化规模化,实现了全年零责任事故,巩固了“平安木城”创建工作成果,边境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七)政府自身建设增强

过去一年,我们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要求,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实施意见,努力把“为民、务实、清廉”贯彻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实践活动中,各方面提出的64项意见建议,已经立行立改54项,纳入工作计划、稳步推进解决10项,政风、行风明显好转。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件,面商率、答复率100%。严格落实廉政责任,从严控制行政成本,会议、文件得到精简,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更加规范。政务服务工作得到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769件,办结率100%;接待办事群众3012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8%。“六五”普法、“四五”依法治乡深入开展,全乡各族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乡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关心、参与、支持木城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木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木城乡域经济总量小,特色产业优势尚未显现;二、三产业培育难,非公经济发展不足;保持投资持续拉动压力大,发展基础依然滞后;税源单一,财政增收困难,财政支出调控能力弱;部分干部职工为民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整治“四风”,加强作风建设,还要狠下功夫。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惧,采取有力措施,竭力破解发展难题,让全乡各族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明确目标,真抓实干,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各级重要会议精神,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好边境、民族、生态“三个优势”,牢牢把握产业、项目、干部“三个重点”,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强乡、非公经济活乡、民族文化名乡、科技教育兴乡、生态环境立乡”五大战略,全力壮大特色农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掘民族民间文化,巩固良好生态环境,努力把木城打造成为绿色边境口岸小镇。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木城林地、山地多,生态植被、环境气候好的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路子,实施“稳粮、控烟、提蔗、栽树、种草、养畜”工程,打造粮食、烟草、甘蔗、畜牧、林果五大产业。农业生产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75万公斤以上,确保粮食安全,对优质水稻品种进行选择性保护培育种植,打造树立品牌效益;在保持现有烤烟种植面积基础上,提升单产效益,收购烟叶1万担;稳定现有咖啡面积,采取扶持培育大户、流转土地等措施完成甘蔗新植面积3000亩,实现产量3.2万吨以上;培育、打造木城生态茶叶庄园及茶叶品牌,提升全乡茶叶产业效益;对绞股蓝、散黄草等中草药进行保护性人工栽培实验;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推广烟后粮食、蔬菜种植,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林业产业上,在抓好造林绿化工作的同时,将工作重点逐步从新植转向中耕抚育管理,引导石斛产业良性发展,摸索林畜结合发展路子,达到“石斛搬进树林、林下鸡羊成群”的效应,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畜牧产业上,以黄山羊、生猪为重点,适度发展肉牛养殖,继续推进大坪子、马鹿塘2个标准化黄山羊养殖小区建设,不断提高养殖和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培育支持好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

(二)抓实项目工作,改善发展基础。切实抓好以公路、农田水利、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做好项目协调、项目服务、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等工作,形成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格局。加强项目投资导向研究,加大项目协调争取力度,重点抓好花椒片区兴边富民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木城客运站、光坡土地整治、公养河流域综合开发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及上绿水、上下弓背、新安寨、公养山、常兴寨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规划、编制、申报。全力推进木城边贸市场、马鹿塘民族示范村、三合组新农村建设,抓紧木城片区农灌沟渠开工建设,木城加油站、桦桃林集市、保障性住房、弓背山公路、等养公路及大坪子、坪子寨、乌木寨上下组3个民族示范村建设等项目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农村危房年度改造任务,做好公养河四级站、中涨河桥建设协调服务工作。

(三)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美丽木城。以美丽木城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继续深入开展绿化荒山行动,扎实抓好夏季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重点抓好怒江面山、段木公路沿线、公养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的森林资源和草原生态保护。严格林政资源管理,依法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类违法案件。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明确管护主体,强化管护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继续加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监管,推行村民出资、小组收集、村级拉运、集中焚烧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加大木城集镇管理力度,整治违章占道经营,实行门前卫生承包制度,促进集镇有序、整洁。努力把木城建成天更蓝、地更绿、山更青、水更净的美丽家园!

(四)注重增收节支,强化财税管理。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从严预算,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吃透、用活金融信贷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力争引进、培育、发展1-2户乡内农特产加工企业。巩固原有税源,培植新兴税源,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深入推进“三权三证”抵押担保贷款工作,在土地和林地流转、合作股份上下足功夫,激发村组发展活力,壮大集体实力。

(五)保障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天地之间,莫贵于人”。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盼,我们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认真办好惠民实事,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织好保障民生安全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修订完善乡内教师培养培训和流动机制。继续抓好乡中心幼儿园、花椒村完小整校建设、乌木寨村完小学生宿舍楼等重点建设项目,力争9月全部投入使用,乡中心幼儿园年内正式招生,争取鱼塘垭口村完小综合楼及师生宿舍楼等一批校建工程实施,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乐民”的目标要求,推进村、组文化活动场所申报建设,棠梨坪、上弓背、等养等村组活动场所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育、打造、推出一批反映彝族傈僳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精品,积极发展民族文体项目活动,筹备参加好全县文艺汇演。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乡卫生院住院楼及职工保障房、乌木寨村和鱼塘垭口社区卫生室建设项目年内必须按质按量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继续落实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救助、贫困救助、城乡低保、优抚保障等各项政策,加大群众科学适用技术技能培训力度,做好就业促进工作的指导和帮扶,落实好各类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方针,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继续抓好外事、统计、民兵、档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均衡发展。

(六)加强精细管理,维护边境稳定。继续深化“平安木城”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规定,坚持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同时管安全,推进重点领域专项安全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继续完善全乡各类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明纪律,严格执法,保持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继续提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拓宽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落实全乡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转变作风,抓铁有痕,树立政府自身新气象

新的一年,我们要慎始慎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务实理政,提升行政效能。牢固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建立“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层层负责抓落实。

(二)勤政为民,践行群众路线。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抓手,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使政府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人民意愿。完善乡、村便民服务平台建设,规范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三)依法履职,规范行政行为。全体干部职工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乡人大及其主席团的监督,重大决策出台前主动向乡人大报告,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充分听取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深化政务信息公开,方便群众了解政府工作、监督政府工作。

(四)从严治政,树立廉洁形象。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持续治理“慵懒散”,严肃查处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等行为。坚持狠抓落实,看准的事情,就要坚持不放;部署的工作,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真抓实干。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县关于严控支出的要求,建立完善规范化、常态化的“三公”经费运行监管机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努力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加强预算管理,加大各类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强化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梦想承载希望,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严格监督下,团结依靠全乡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为继续谱写木城改革发展稳定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