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5262660/20250418-0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5-04-18 |
文号 | 浏览量 |
附件4:
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能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 和《中共龙陵县委 龙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陵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龙发〔2024〕2 号)精神,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是龙陵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
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研究拟订全县文化和旅游发展政策措施,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
(2)统筹规划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3)管理全县性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指导全县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全县旅游整体形象塑造和宣传推广,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外合作和国际、国内市场推广,拟订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推进全域旅游。
(4)指导、管理全县文艺事业,指导艺术创作生产,扶持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
(5)负责全县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6)负责全县智慧旅游建设。指导、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7)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
(8)拟订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
指导文物、博物工作。
(9)负责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
(10)依法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指导、监管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政审批、行业监管,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11)负责全县文化和旅游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依法
查处全县文化、文物、旅游等市场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12)指导、管理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合作和
宣传、推广、促销工作。
(13)负责全县文化艺术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青
年文化艺术人才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开展文化艺术及旅游人才技能培训。协调、落实文化艺术和旅游高层次人才有关服务工作。
(14)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设置情况。
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单位性质为正科级行政单位,内设4个股室,辖5个二级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独立核算机构1个,局本级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独立核算单位4个,本年较上年减少1个。原因为龙陵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因机构改革撤销。
3.人员情况。
2024年末,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共设编制59名。其中,行政编制10名,1个暂待消化编制,事业编制48名(含参公的行政编制0个)。实有在职人数52人,其中,局机关行政人员10人,事业单位人员42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离休人员0人。全局党委、行政、纪委和工、青、妇机构健全。2024年局机关行政人员因工作变动调入2人(赵剑波、杨绍锦)、调出1人(张绍波)、退休2人(李自英、陈应旭)、死亡1人(刘宽局);事业人员因工作变动调入1人(赵国宪)、新招录2人(贺薇、廖承琪)、退休5人(梁娟、常红、姜庆、周潞、董茂梅)。局机关调入2人、调出1人、退休2人;图书馆人员退休1人;文化馆人员调入1人、退休1人;民族文化工作队人员新招录2人、退休3人;文物管理所人员无人员增减变化。
离退休人员年末实有0人,退休0人。年末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数51人,均为退休人员。
实有车辆编制3辆,在编实有车辆3辆。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目标一:坚持政治引领,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目标二:坚持推进文化惠民,聚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目标三:坚持全域发展之路,全力推动旅游发展提速增效。
目标四:坚持节会为媒,持续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目标五:坚持管服结合,营造良好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4年本部门收入总计1479.41万元,均为财政拨款,没有事业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占收入比重的100%。
2024年本部门支出总计1479.4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82.24万元,占总支出的59.63%;项目支出597.17万元,占总支出的40.37%。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内控机制。我局先后制定了《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财务管理制度》、《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财政支出项目管理办法》、《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会议费管理办法》、《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务卡管理办法》、《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差旅费管理办法》、《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参照《云南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等各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完善预算编报和审批制度,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规范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申报流程,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执行管理、进度管理。今后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并继续建立健全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1)通过绩效自评,掌握项目相关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项目的进展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考核2024年度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通过绩效自评,从项目投入、项目的过程管理、项目的产出情况、项目效益和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及绩效评价资料报送情况等方面找出项目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文化项目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提供参考。
(3)通过绩效自评,为指导预算编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4)通过绩效自评,构建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及时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其他效益。
(二)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根据县财政局的绩效评价要求,确定我局评价对象,明确评价任务,研究布置和安排项目实施单位(股室)收集整理项目实施相关资料,为评价提供工作指引。
2、组织自评
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人员通过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开展部门整体支出自评,全面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并形成相应部门自评报告。
3、督促整改
根据项目单位和部门自评情况,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绩效自评发现问题,督促项目实施单位(股室)进行认真整改。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结合部门职责职能,设定工作目标,根据工作目标预算部门经费,收入1479.41万元,支出1479.41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04.6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72.96万元、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3.30万元、资本性支出288.48万元、对企业补助100万元,均为保障龙陵县文旅局干部职工工资、部门正常运转的相关经费支出和文旅相关项目经费支出。
(二)过程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1)严格预算执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预算执行进度,(2)严控结转结余,结转结余控制目标为不超过上年结余结转数(3)项目组织良好,部门开展项目有健全的管理机构作为保障并明确实施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内部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专项检查、专项督查工作中,均将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的核查作为所有考评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开展绩效自评;(4)“三公经费”节支增效,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确保2024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小于等于上年预算数;
2.预算管理:(1)管理制度健全,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安排决策机制,保障部门项目申报、审核、安排全程公开透明。制定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根据项目实施内容,细化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制定绩效目标,对项目支出绩效进行监控。(2)信息公开及时完整,对固定资产进行规范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管理工作。建立了资产台账登记管理制度,及时更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实施资产动态管理和监督,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3.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使用规范有效,对固定资产进行规范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管理工作。建立了资产台账登记管理制度,及时更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实施资产动态管理和监督,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产出情况分析
1.公共文化提质增效。认真组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群众14.01万人次;县图书馆接待到馆读者7639人次,流动图书9485册,开展线上展览9次,浏览量2631人次,组织国门文化、图书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节庆阅读活动26场次。根据省文旅厅的统一安排部署,完成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10个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全部达标,其中被评定为特级2个,一级2个,二级5个,三级1个,因工作成效突出,获省文旅厅支持新书5000册;组织开展碧寨山歌会、勐糯泼水节、石斛花卉节、腊勐芒果节、木城彝族火把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云南主场等民俗民间活动,完成文化惠民演出70场次;扎实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三进”架起双拥共建桥梁,县文旅局荣获“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广场舞《十唱共产党》在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保山市级展演中,荣获一等奖;文艺作品舞台剧《云岭星火》,成功入选2024年度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队伍壮大,组建龙陵县文旅志愿服务队15支,登记在册志愿人数786人,发布文旅志愿服务项目272个,服务时长7065.9小时;国门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申报的国门文化友谊广场项目获批省级奖补资金100万元,申报的国门文化交流中心、国门书社、边境文化幸福村等国门文化项目已纳入省级国门文化建设项目库。
2.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松山战役旧址(子高地)文物本体保护项目建设完成并通过项目初验,松山战役旧址安防工程建设项目、松山战役旧址展陈和数字化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正在开展实地调查工作。非遗保护扎实开展,龙陵县纸伞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和龙陵县傈僳族服饰非遗工坊入选市级非遗工坊;4名非遗传承人成功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探索非遗进校园的发展模式,筛选8个非遗项目,以校园社团活动为传承载体,通过非遗项目传承人手把手教学,非遗+校园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文化传承取得显著成效,选送的“非遗流动课堂”实践案例获评云南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为保山市唯一入选案例。
3.品牌创建稳步推进。勐糯大寨社区获评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建设完成龙江稻田公园、龙新雪山等绿美景区7个、绿化美化点位9个,松山大战遗址公园景区获评云南省2023年绿美景区标杆典型,获省级奖补资金122万元;龙江万亩茶园、龙陵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成功申报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勐糯大寨傣泐民宿、平达平安九阁民宿申报丙级民宿通过省级专家实地验收;龙陵县热土傣韵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龙陵县雪山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旅游新业态企业;邦腊掌度假酒店申报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已通过省级专家验收;龙江乡弄岗村荣登《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由县文旅局创作选送的《游在龙陵,向美而行》入选全国文明旅游优秀公益宣传片,为云南省唯一入选作品。
4.产品业态日趋丰富。持续推动“以节活旅”成效,举办碧寨山歌会、勐糯泼水节暨电商大赛、石斛花卉节、腊勐芒果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云南主场活动和第八届龙江稻花鱼节等活动,探索温泉+康养+旅居发展模式,文旅市场持续升温。1—12月,龙陵县接待旅游者总人次550.35万人次,旅游总花费55.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2%和4.04%。
5.项目工作扎实有效。县图书馆、县文化馆、松山战役旧址陈列展示等项目有序推进;雨辰湾旅游度假村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文旅项目前期工作按时序推进;完成龙陵松山抗战文化旅游开发、龙陵县温泉石斛康养综合体两个重点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及招商材料编制;积极组织到四川千山千悦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管理集团公司等进行招商推介;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5090万元;策划包装文旅项目8个,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5个,备案项目5个,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36984万元。
6.文旅宣传蒸蒸日上。紧抓新媒体宣传特点,全力落实宣传促旅游发展工作,紧扣民俗民间活动主题,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和及时捕捉当前宣传热度,发布微信公众号文旅宣传信息510条、视频号221个、微博3465条、小红书124条,被省级采用14条、视频2条,被市级采用69条、视频31条,微信公众号总粉6794人,抖音总粉2187人,小红书总粉265人,微博总粉1069人。“龙陵文旅”抖音号传播影响力位列全省第七,“龙陵文旅”微博号荣登全国政务微博文旅榜第96名。组织别具特色的文旅产品,积极参加南博会、云南“五个大家”在腾冲宣传及腾冲边贸会等宣传推介,有效提升全县文旅品牌知名度。
7.文旅服务井然有序。认真组织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2024年共受理投诉29起,完成旅游退换货346起,累计退款363.47万元;开展文旅青年志愿服务活动66场次,服务时长1760小时;联合开展执法170余人次,办理文旅市场行政违法案件6件,切实维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四)效果情况分析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县文化旅游系统干部职工凝心聚力、破竹而发,持续推动龙陵县文旅事业蓬勃发展。
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度绩效目标均已完成,绩效自评为:优。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是公共基础薄弱。“+旅游”的意识不足,旅游厕所、旅游标识、观景台、应急救助点等基础设施还需要完善,智慧化服务水平还需大力提升。二是品牌创建滞后。市场主体缺乏,产品提升不足,业态较弱的问题仍未明显改善,导致综合竞争力不强。三是旅游产品单一。旅游观光产品老化、温泉产品同质化、乡村休闲产品质量不高,适应大众化、个性化、差异化、康养化的旅游产品开发不足,自驾车营地、露营地缺乏,体验性等新产品培育不足。四是缺乏项目及资金。缺乏资金投入,全县优势资源基本未开发形成优势产品,大企业引进难,既无“顶天立地”的大项目,更缺“铺天盖地”的小项目。五是专业人才匮乏。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队伍严重老化、专业人才严重紧缺等问题仍没能有效解决,制约了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高度重视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是预算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过采用多种方式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转化为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具体行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抓手。
(一)落实绩效评价整改意见,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认真落实绩效评价整改意见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评价结果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将落实的整改情况以整改报告书的形式反馈到相关部门,促进各单位增强责任和效益观念,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并加强项目财务管理。
(二)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充分运用自评结果,发挥绩效评价结果对合理安排预算的积极作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安排支出资金的重要依据,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
(三)完善绩效目标,引导项目支出符合部门职能职责
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对被评价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行梳理,对不符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职能职责的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调整,同时细化量化项目绩效目标,并指引预算明细支出,从而使项目支出与部门职能职责相符。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全员参与,明确责任,加强绩效管理
在项目预算编制中,必须调动相关预算使用部门、股室参与,编制的预算及绩效目标(指标)才符合实际情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一步树立了绩效全过程跟踪管理的意识,落实了“谁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绩效管理责任,围绕预期绩效目标,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二)建章立制,齐抓共管,机制运行顺畅
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预算管理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云财预〔2018〕164号),确保预算执行达到预算执行序时进度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保障项目实施进度高效有序。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理念,按规定拨付和使用资金,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为单位管好明白账、放心账,确保财政资金花得规范、花得有效、花得明白。
(三)运用评价结果,提高资金效益
将绩效因素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上年度绩效完成不好的,减少预算安排加强绩效监督,反之增加预算安排。形成“绩效预算分配,使用结果评价,下年度绩效预算分配”的绩效预算约束环,使绩效管理贯穿财政支出领域和分配领域,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