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2-8/20230627-0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 2023-06-27 |
文号 | 浏览量 |
2023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县委全会、县“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年度方案,抓好工作落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上半年,我局以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为主线,围绕年初既定目标,认真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一是粮食安全持续巩固。目前,小春粮食14.74万亩已全部收获归仓,实现小春产量3.12万吨。完成大春播种面积25.9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35.68万亩的72.7%。二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8.84亿元、同比增长8%,农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8%,预计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5.74亿元,增长17.96%,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5:1。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4.4元,同比增长10%。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实现肉类总产量2.69万吨,畜牧业产值9.75亿元。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持续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石斛产业提质增效建设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等项目实施,完成农业投资26832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41.1%。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7.7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7.1%。完成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3座,农村卫生户厕724座;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42.6%,农村垃圾热解站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完成12个点的土建施工;2023年度的41个实用性村庄规划落实规划编制技术服务单位并启动编制工作;1个绿美乡镇和103年绿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二)特色亮点
一是抓产业强基础,不断夯实特色产业基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基地不断夯实,2023年上半年,茶园面积10.98万亩,产量4285吨,产值0.75亿元;甘蔗面积3.98万亩,入榨甘蔗26.12万吨,产值0.9亿元;烤烟种植4.82万亩,完成香料烟收购1.47万担;中药材面积103710亩,产量1125吨,产值18490万元;咖啡面积1.96万亩,产量2400吨,产值7980万元;蔬菜面积3.56万亩,产量3.79万吨,产值7120万元;水果面积4.4万亩,产量0.5万吨,产值3774万元。肉牛存栏16.36万头、出栏2.86万头,生猪存栏33.73万头、出栏21.3万头,羊存栏16.68万只、出栏8.56万只,禽类存栏95.08万只、出栏51.74万只,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实现肉类总产量2.69万吨,畜牧业产值9.75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县建成营业的休闲农业96个,实现产值2605万元。
二是抓培育强主体,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在不断强化产业、就业促群众增收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计划,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实施财政资金补助扶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培育壮大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坚持示范带动、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着力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个,示范家庭农场达27,农民专业合作社421个,29个龙头企业拥有基地28万亩,辐射带动50万亩。经营主体绑定农户25608户,其中绑定脱贫户13652户,绑定三类对象1956户,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双绑”率达分别为96.67%、96.55%。
三是抓培训强提升,不断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围绕全县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推广、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良种、良法、良田相配套,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多渠道育好“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带头人,充分用活示范基地和示范主体“田间课堂”,充分利用现场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观摩,实现实用技术服务到地块、到农户,上半年,共开展农民培训12600多人次,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引导就近就地转移务工2156人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田有效灌溉占比不高,仅为35%左右,龙头企业小、少、散、弱,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应对产品市场波动能力不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低。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产业综合效益低。由于我县财力比较困难,传统产业的巩固提升和新兴产业培植投入不足,加工能力偏弱、科技创新滞后,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不足。三是资源盘活不够,村级集体收入来源少。部分村级党组织领导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
三、202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紧盯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农产品加工产值不放松,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抓实春季农业生产。保证农资供应充足,抢抓节令,抢栽抢种,抓好大春作物中耕管理,指导农户科学防灾减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是抓实产业发展。纵深推进“一县一业”中药材(石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以生猪、肉牛、龙陵黄山羊、咖啡、茶叶、中药材、石斛、蔬菜、水果、甘蔗、烟草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全产业链形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确保202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达到61.7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6.7%以上、达到41.8亿元。三是抓好农产品加工。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基地建设,实现基地生产和加工之间无缝衔接,确保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4%以上,达到14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8:1。
(二)紧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放松,努力寻找农民收入支撑。一是壮大乡村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不断增加农民经营净收入。二是增加务工收入。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强化点对点的农村劳动力省外输出就业服务,扩大转移就业规模,吸纳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盘活资源资产。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发展产业、经营资产、开发资源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加农民财产净收入。四是加大支农力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稳定和加强农民种粮补贴,按时足额发放惠农资金,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建立完善常态化帮扶机制,不断增加农民转移净收入。确保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达到16453元。
(三)紧盯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不放松,扎实抓好项目支撑。一是超前谋划项目。抢抓国家发展设施农业的机遇,围绕石斛产业、“两烟”产业、蔬菜产业、农产品冷链仓储建设等设施农业项目,建立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的请示汇报,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落户龙陵,及时把条件成熟的项目报发改部门立项批复,开工建设,形成投资。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和投资。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绿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中药材(石斛)基地建设、水果基地建设、龙陵黄山羊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加强与发改、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抓实项目入库并上报投资,确保完成65241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四)紧盯市场主体培育不放松,不断提高经营主体带动能力。针对我县的新型经营主体还处于发展阶段,规模小、辐射带动力弱的现状,以夯实基地、做强龙头、拓展市场、打造品牌、为重点,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对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计划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4个,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新增家庭农场3个。
(五)紧盯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按时完成耕地流出问题整改落实。龙陵县2021年—2022年耕地流出面积3.7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流出面积1.64万亩,一般耕地流出面积2.11万亩。我局制定下发了《龙陵县流出耕地粮食作物布局与种植意见》,指导各乡镇开展整改恢复耕地种粮工作。下一步,我局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决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土地的种粮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