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300-6-/2021-0618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 2021-06-18 |
文号 | 浏览量 |
今年以来,龙陵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持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靶心不散、政策不变,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严密组织动态监测及帮扶。根据《保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通知》(便笺〔2021〕9号)、《龙陵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试行)》(龙开组〔2020〕8号文件)要求,结合低收入人口预判摸排结果,严格按照文件程序要求,认真开展了第一季度和4月、5月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截至2021年6月16日,龙陵县“两类对象”共有2189户8168人(边缘易致贫户793户3024人、脱贫不稳定户1396户5144人),其中,已消除风险2150户8026人(边缘易致贫户781户2977人、脱贫不稳定户1369户5049人);未消除风险47户188人(边缘易致贫户12户47人、脱贫不稳定户27户95人)。对排查出来的“两类人员”,及时制定“一户一方案”,落实帮扶措施,跟进帮扶成效,确保监测对象得到相应的产业、就业、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防贫保险和防贫基金等政策、资金的扶持,切实履行托底责任,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将问题同步通报至县直行业主责部门,持续跟进未消除和新增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举一反三认真查摆问题死角盲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及时帮扶,尽快销号,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对照陕西省洛南县被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以《掺假的脱贫摘帽》为题报道的部分村脱贫情况,开展了农村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排查行动,截至6月10日,龙陵县排查出6类46个问题,涉及农户800户,已完成整改2类26个问题,涉及农户616户,正在整改4类20个问题,涉及农户184户。剩余问题整改措施已经全部启动,因工程建设、收入来源时间等原因,至10月份全部整改完毕。
(二)持续做好稳岗就业工作。一是扶贫车间情况。截至目前,共认定扶贫车间4家,已取消认定1家,现正常经营3家,共吸纳就业140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20人。二是乡村公益性岗位情况。截至目前,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605个,其中贫困劳动力1397人。三是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1—5月,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4315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3821人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236人次(就业重点群体140人次,企业职工1096人)。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1—5月,全县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252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74人。截至目前,全县登记农村劳动力14805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3848人。转移就业12336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4481人。五是搬迁点就业情况。1—5月,全县新增转移就业易地搬迁劳动力163人,通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易地搬迁劳动力就地就业187人。
(三)全力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龙陵县有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400家,其中,龙头企业30家、合作社219家、家庭农场及个体工商户151家,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15316户,通过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双绑”模式,发展烤烟、香料烟、肉牛等优势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农户全覆盖。围绕产业帮扶全覆盖,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以上,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确保粮食、蔬菜、肉类等供给持续稳定。力争创建成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支持石斛、褚橙、茶叶、肉牛、生猪、龙陵黄山羊等产业发展,分别实现石斛鲜条、褚橙鲜果、茶叶鲜叶产量0.42万吨、1.5万吨、0.76万吨以上,肉牛、生猪、龙陵黄山羊分别出栏4.6万头、40万头、2万只以上。培育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个、示范家庭农场2个、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布局,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最大程度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四)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一是产业方面。对跨区域搬迁、无法耕种原有土地的搬迁群众,加大土地流转,引入企业进行开发利用。对区位优势较好,靠近中心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安置的搬迁群众,依托储橙、石斛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乡村旅游等,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实现户均有2项以上产业支撑,搬迁脱贫户户均享受2项以上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带动搬迁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巩固提升了搬迁群众产业发展难的问题。二是就业方面。安置区周边有带贫企业25个,3260户13630人搬迁脱贫人口中,有劳动力3219户7867人,从事农牧业生产2198人,转移就业5669人(县内务工3146人,县外省内务工1551人,省外务工578人,自主创业41人,公益性岗位353人),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三是兜底保障方面。搬迁人口享受低保1939人,特困供养83人,符合政策兜底对象兜底保障全覆盖。四是配套设施方面。在保障搬迁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切实加强配套设施建设,100%实现了硬化道路入户、安全饮用水入户,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医、就学困难问题,统筹规划建设教育、卫生设施,建成(含改扩建)卫生室18个,幼儿园8所,小学15所,所有搬迁群众就医就学均得到了很好地保障,就医及上小学半径均在1.5千米范围以内。四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累计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60个,计划总投资22669万元,其中产业类项目23个,总投资6026万元,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类项目37个,总投资16643万元;已向上争取到财政补助资金604万元。
(五)从严抓好资金项目管理。一是初步完成《龙陵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规划》,目前已上报市级,待批复。二是完成编制、修改、上报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方案,方案项目总投资27414.64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规划总投资10695.94万元,产业发展项目规划总投资16027.2万元,公共服务项目规划总投资691.5万元。三是及时下达2021年已到位涉农整合资金。截至目前,到位涉农整合资金21165.98万元,和去年同期27762.76万元比减少23.8%。已下达涉农资金计划四期共计17965.74万元;未下达资金计划3200.24万元。未下达的3200.24万元,待实施项目确定后,及时下达资金计划。其中,到位专项扶贫资金(衔接资金)9364万元,比上年同期11369.20万元减少17.6%。四是统筹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已经确定石斛作为全县申报产业,正在按上报文件要求组织材料上报。五是抓好扶贫办实施项目。2021年计划发放5000万元扶贫到户小额信贷,按月份在小额信贷协同子系统中录入1—5月份还款信息、贴息金额及风险保证金;完成扶贫办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事业计划下达9个及“雨露计划”项目2021年春季学期事业计划下达;强化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管理,自2008年共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470万元,组织涉及项目乡(镇)完成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自检自查,形成县级贫困村互助资金自检自查报告,并按要求完成年检。
(六)扎实开展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对2016年1月以来实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形成的资产全面进行清产核资,对扶贫项目资产进行确权登记,将其纳入国有资产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构建规章制度健全、资产底数清晰、产权归属明晰、类型界定准确、管护责任明确、运行监管规范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已初步完成资产分类、分项、分年度资产明细登记,建立健全资产统计管理基础台账,过去五年共形成扶贫项目资产3101个项目,总投资49.66亿元;其中,2016年实施415个项目投资12.01亿元,2017年实施820个投资18.89亿元,2018年实施1145个投资11.19亿元,2019年实施403个投资3.80亿元,2020年实施317个投资3.76亿元。按资产类型分为十大类,其中,水利设施类项目565个投资5.94亿元,人居环境提升类项目181个投资2.94亿元,住房保障类项目246个投资15.39亿元,卫生设施类项目132个投资1.27亿元,道路设施类项目627个投资10.91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307个投资2.94亿元,活动场所类项目445个投资2.30亿元,电力设施类项目19个投资2.81亿元,教育设施类项目473个投资4.77亿元,其他类项目106个投资0.39亿元。
(七)持续抓好驻村帮扶。一是持续增强驻村工作力量。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通知》要求,选优配强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员,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共选派驻村工作队83支,工作队员251名,其中,第一书记(工作队长)83名,实现了全县83个重点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二是保持“挂包帮”体制机制不变。一是“领导挂片”机制不变。全县除龙山镇龙华社区(无农业人口)外,持续巩固40名县级领导挂钩120个有农村人口的村(社区),负责联系、指导、督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建立健全县级包村单位科级领导(含非领导职务)和乡镇科级领导分片包组制度,着力帮助村民小组解决工作难题。持续巩固697名科级领导干部分片包组1642个村民小组的组织体系,杜绝无人包组现象。二是“部门包村”机制不变。各挂包单位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完善后继帮扶措施,因村因户施策,推进帮扶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是“干部帮户”机制不变。制发《关于继续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及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自检自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挂联单位的挂联村、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保持稳定不变。
(八)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聘用保洁员1023名,实现自然村保洁员全覆盖;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焚烧炉和垃圾热解炉50座(简易焚烧炉46座,热解汽化炉4座),卫生填埋场1个,乡镇垃圾收运车61辆;2021年全县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系统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已完成18座电解汽化炉的预选址、测绘、设计等相关工作,土地审批手续工作正在推进。计划6月底前逐步启动10乡镇18座生活垃圾电解汽化炉项目建设,2022年10月底前全部完工投入使用。二是农村“厕所革命”情况。2021年计划新建小组活动室公厕14座,已完成1座,完成率7.14%;无害化卫生户厕2800座,已完成50座,完成率1.78%。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全县8个乡镇建设了集镇污水处理设施;1009个自然村中已完成污水治理348个(其中,纳入城镇和乡镇污水管网4个,完成集中或分散处理设施建设70个,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的274个),生活污水治理率34.56%,现有污水处理设施84座,日处理污水3452立方米,受益户数8233户,受益人口34463人。四是村庄规划管理情况。建立了农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制度,配备专管员126名,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五是疫情防控消杀工作。截至目前,对专业消杀队开展3次消杀培训,全县消杀培训会1次。消杀组共出动591人次,消耗15115g含氯消毒粉,累计完成了177180平方米消杀,高速路车辆消杀1867辆次,公务用车消毒227辆次。
(九)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一是示范乡镇建设情况。截至5月底,确定了勐糯镇、镇安镇、龙江乡作为田园综合体。勐糯镇已制定完善工作方案,确定示范点,并形成示范点初步设计规划思路;已选取南京林业大学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科研、规划、设计,目前初步规划已形成;镇安镇已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并邀请相关设计公司实地考察,初步制定规划设计方案;龙江乡已启动规划。二是精品示范村建设情况。确定勐糯田坡社区、腊勐大垭口社区、象达镇营坡社区、镇安镇镇北社区、龙江弄岗社区为精品示范村,并拟定了各示范村实施方案初稿。三是美丽村庄建设情况。确定龙江乡新寨村蚌别自然村、腊勐镇白泥塘社区龙潭山自然村、龙山镇芒麦村芒旦自然村、镇安镇邦别社区邦别自然村、平达乡安乐村委会德安园自然村为美丽乡村,并拟定了各示范村实施方案。
(十)构建乡村治理新路径。一是借助“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最美家庭”创建、“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活动,结合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在“智志同扶”的同时,逐渐培养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1.1万余场次,覆盖群众56万人次;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1600余场次,覆盖全县中小学130所、学生7万人次。二是以民族团结、共同进步为目标,从党员干部做起,从点滴做起,引导各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争做民族团结模范、争当社会维稳先锋”的良好氛围已逐渐形成。勐糯镇通过“大寨特色街”“傣韵织锦合作社”等示范带动作用,在发挥妇女在家庭和谐、环境整治等方面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助力妇女同胞在家门口就有了门路、有了收入,让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进而带动和组织更多群众参与民主自治。
(十一)稳步推进机构重组。一是机构重组情况。龙陵县乡村振兴局于6月10日振兴挂牌成立,由龙陵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标志着龙陵县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正式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二是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新机构的人员编制、内设机构及行政关系与县扶贫办一致。
(十二)沪滇协作工作有效推进。一是调研对接情况。6月8—10日,龙陵县县长率龙陵县相关部门到上海及闵行区考察学习调研,对接协商两地帮扶协作工作。二是人才交流情况。截至6月,上海派出徐颖峰、何叶捷到龙陵挂职,龙陵派组织部副部长赵文到上海闵行区挂职;上海新华医院派5名医疗专家团队帮扶龙陵县人民医院。三是项目资金情况。截至6月,上海审批一期龙陵沪滇协作项目17个,资金总额3555万元,分别为:市级项目5个,项目资金2790万元;区级项目6个,项目资金315万元;街镇项目6个,项目资金450万元。17个项目情况是:产业发展项目6个,投入资金2420万元,占总项目资金比例68%;社会事业帮扶项目5个,投入资金750万元,占总项目资金比例21%;乡村建设项目5个,投入资金370万元,占总项目资金比例10.4%。项目管理经费15万元。截至6月15日,项目资金实际到位2840万元(含劳务协作55万元),区级资金157.5万元,街镇400万元;街镇资金已拨400万元,拨付率100%,现正在申请县财政拨付市级资金650万元、区级资金157.5万元,届时项目资金拨付率将达33.96%;项目开工16个,未开工1个,完工4个,开工率、未开工率、完工率达93.75%、5.88%、23.53%。3月份,组织财政、交通、住建部门对2020年沪滇项目进行了县级验收,对所验的26个项目,工程质量总体评价“良好”。四是消费扶贫情况。截至5月26日,龙陵县认定25家企业79个扶贫产品,辐射带动贫困人口6467人,商品价值量47708.6万元(其中,2021年扶贫产品认定企业5家,28个产品,产品总价值达6319.8万元,带动人口1540人创收)。截至5月底,销售到中部地区扶贫产品金额1288万元,销售到东部地区(上海)扶贫产品金额581.7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发展转型困难。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限制,全县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小、散、弱”“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不长、“产业发展欠账”以及“产业政策对象狭窄”等问题。按照脱贫攻坚期间政策,产业政策覆盖范围仅仅是原建档立卡户,主要是对第一产业进行扶持发展,对产业巩固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产业投资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品牌化的主导产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部分产业项目无资金投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制约着龙陵产业壮大发展。
(二)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工作难度大。一是时间跨度大。目前开始统计资产管理工作从2016年至2020年,时间跨度较大,一些持续性较短的产业项目早已实施结束,清产核资、移交难于做到精准。二是统计资产范围广。全市的宽口径资金达497亿,资金范围大,项目实施部门分散,产权明晰复杂,给登记管理及下一步移交管理等工作带来困难。三是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持续时间长。资产后续管理工作,是一项循环推进,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目前还没有成立相应的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组,后续对资产的统计、登记、清产、确权、移交、建章立制等管理工作统筹难度大。
(三)项目资金管理难、拨付不及时,项目推进困难。一是资金无法真整合,按照上级要求,继续实行涉农资金整合,但是省、市不再整合,由县级整合,县级实际无法整合,财政文件上发来的其它部门整合资金都只能原渠道使用。二是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到位资金21165.98万元,已下达涉农资金计划四期共计17965.74万元,截至目前,资金拨付为0。三是浦发国开项目资金缺口较大,目前由于项目建设资金短缺,加之财政困难,浦发、国开项目缺口资金共47968.52万元。四是边缘易致贫户为非建档立卡户,截至目前上级扶贫资金明确可以用于边缘易致贫户的较少,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资金缺口较大,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工作需要。
(四)受疫情影响,稳岗就业推进困难。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技能,导致输出难,稳定难。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就业意识不强,恋家守土意识浓厚,就近就地务工以季节性务工、打零工为主,政府部门、人力资源机构有组织宣传发动输出省外困难,导致就业稳定率低,收入持续性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保持政策措施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继续抓好5年巩固期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十四五”期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规划。二是落实好“一平台、三机制”建设县乡村级责任,实现四个“全覆盖”,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省级统一建立的“找政府”APP救助平台,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确保遇到“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时获得帮扶救助。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通过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发展,让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稳定利益联结,做好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引导支持村级集体整合各类资源要素,采取组建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与各类经营主体合作等方式,建立公开透明的股份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可以用于集体的,要重点支持村级集体增加符合资金政策支持范围的经营性资产。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培训全覆盖。
(二)持续开展好动态监测及帮扶机制工作。一是“两类人”监测工作。按照一月一监测、一月一审核的工作方式,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核实和日常摸底排查,精准识别需要纳入监测的“两类人员”。统筹抓好6月份大排查工作。大力整合行业扶贫部门和社会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产业、就业、扶贫小额信贷、防贫保险、兜底保障等政策作用,更加注重对“两类人群”的事前和事中帮扶,按照“遇困即扶”的原则因户施策,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二是认真收集整理档案材料。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痕迹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识别、退出过程有据可查,帮扶材料规范齐全,坚决杜绝因材料缺失导致无法支撑识别和退出程序问题出现。三是认真开展信息核实修正。强化务工信息更新和录入,至少每2个月完成一次外出务工信息核实工作,对系统内错误信息及时更正,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真实情况、上报信息和系统录入数据“三一致”。四是配合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实行分层分类帮扶。
(三)持续开展扶贫资产管理工作。6月底前完成资产确权、移交等工作,厘清产权归属关系;下半年抓好运营管理和建章立制,构建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持续抓好沪滇协作等扶贫项目。一是扎实抓好2021年沪滇项目建设,围绕11月份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倒排工期,切实抓好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监督检查,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二是加快实施已下达的基础设施、产业项目、“雨露计划”等项目,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五)持续推进浦发、国开项目各项工作。一是完成浦发、国开未验收项目的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全部验收并正常投入使用。二是加快推进办理重点规模项目的质检、安监、消防备案手续。三是积极申请和协调浦发、国开项目缺口资金的偿还、拨付等事宜;四是配合做好浦发、国开项目的审计工作。
(六)抓好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有效衔接。加强与上级乡村振兴部门及同级编办对接、汇报,尽快理顺部门工作。挂牌后,从决战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新职能赋予我们更大的责任,我们将继续发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作风,不松劲、不停歇,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压倒性任务来抓,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推进脱贫地区群众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