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柔情碧寨
碧寨乡:以服务群众为中心 多措并举促农增收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09:56 浏览:[] 作者:王学权、匡凤婷 来源: 打印

碧寨乡以“五个一”党员联户主题实践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将目标牢牢锁定在增收共富这一关键目标上,紧紧围绕各村实际情况,精准施策,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庭院经济、农作物种植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站稳群众立场,壮鸿鹄之志领题攻坚。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作用,党支部书记牵头,各支部党员联动,每月通过开展“五个一”党员联户主题实践,以10户为单元,因地制宜划分微网格102个,有履职能力的771名党员联系服务4220户群众,坚持每月串一回“门子”、讲一点政策、问一下民意、促一项工作、办一件实事,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关注群众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面对面传递党的声音、倾听群众意见、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助推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政策宣讲、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取得实效,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截至目前,已走访群众4220户,理论政策宣讲5777次,排查风险隐患51个,民意收集103条,为民办实事364件,化解矛盾纠纷33起。

找准群众需求,锻服务之能解题实践。聚焦优势产业。巩固传统种植业,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两烟”、核桃、茶叶等传统产业稳步扩能增效,火腿、核桃油、牛油果等特色产业起步成势。截至目前,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7100亩,坚果种植面积达3351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78亩,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盘活闲置资源。通过依托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争取项目资金310万元,新建1500平方米的山泉水厂1个,建立“村集体+企业+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水厂建设过程中,采用吸纳就业的方式,招收周边村寨10余人参与水厂管理及建设,人均增加收入1万余元,每年稳定用工20人,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群众走出“家门”就进“厂门”,每年员工的务工增收达60余万元,人均每年增收超过3万元。找准发展路径。梨树坪村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构建“12345”庭院经济新模式,社员代养石斛,每盆石斛有3元代养费,同时参与合作社分红,预计每年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示范园常年务工20余人,人均收入2万余元。

紧盯群众期盼,优产业之势带动增收。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坡头醉宜专业合作社,建成坡头火腿加工厂后采用现金入股、社员定向出售鲜腿给合作社入股、寄售入股等多种切合实际的入股形式,经过合计折算运营,每种入股方式社员都能实现“二次分红”;滥坝寨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实施烤烟育苗示范点建设项目,2024年以来,带动周边碧寨村、摆达村350余户烟农增收1500万元以上,帮扶脱贫户及“三类监测”40余户,平均每户增收可达8000元左右,形成较好的联农带农作用。加大农文旅融合力度。成功举办“怒江明珠·滇西碧寨”第三届、第四届山歌会,带动60余家个体工商户及1000余名群众累计创收900余万元。突出“品牌效应”,凝聚发展合力。注册“碧寨”“碧寨味道”商标,深度挖掘本土资源潜力,精心整合“天宁火腿、古树核桃油、热带果蔬”特色“土特产”,坡头火腿加工厂、摆达核桃油加工厂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