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末年初的到来,排查矛盾纠纷工作进入关键期。碧寨乡在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上坚持“赶在纠纷前,走进矛盾中,稳在回访后”;秉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宗旨,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扎根,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
赶在纠纷前。即提前介入,防患未然。通过建立完善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纠纷,平安法治办坚持每周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例会,对上周潜在的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做出合理调解预案,今年以来共开展周一专项工作例会41次。利用网格化管理,组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进定期摸排,广泛收集辖区内的矛盾纠纷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重复警情、家暴警情等进行梳理和研判,提前预防矛盾复杂化。加强日常巡查走访,及时发现潜在矛盾纠纷苗头,提前了解情况,在矛盾尚未激化前开展沟通疏导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预防矛盾的能力。例如,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走进矛盾中。即及时介入,化解矛盾。建立以人民调解为主体,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相结合的多元化调解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采取灵活多样的调解方式。如,对于村内的邻里纠纷,组织村干部及调解员就地化解;对于复杂性矛盾纠纷,推动多部门联动合作进行专业解释和妥善化解。在调解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调解的原则,确保调解结果合法、合理、合情。如,调解过程中注重证据收集、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确保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对于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及时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避免矛盾升级和扩大化。推动调解进程朝着化解矛盾的方向稳步前进。截止2024年12月底,今年共受理矛盾纠纷案件93件,成功化解91件,化解成功率为97.8%。
稳在回访后。矛盾初步调解成功后,工作并未结束,后续的定期回访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回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防止矛盾反弹或升级。一是对调解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回访,确保双方切实履行承诺,防止矛盾反弹。二是打好“调解+普法”组合拳。调解工作结束后,持续关注矛盾双方的关系修复情况,通过普法宣传等形式帮助双方缓和关系,重新建立和谐关系,巩固调解成果,真正实现基层社会关系的长治久安。三是对于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及时签订和解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矛盾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