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是原始的锻造技术,特别是煅烧和淬火,是火与水的极致艺术。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铁匠为乡村百姓送上淬着钢火的各种农具,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碧寨乡就有这样一位打铁“守艺人”赵云全。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守护传统打铁工艺。走进打铁铺,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赵云全今年有55岁,从事打铁已有35年,是一名技艺娴熟的老铁匠了。30多年来,无论严寒酷暑,他几乎每天都在铁铺里打铁。他说:“打铁人拿起铁锤便是一辈子,现在自己的打铁技艺和刚学那会儿相比,已经好太多了!”赵云全的打铁手艺是自己20岁时摸索学习的,没有师傅教,他就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大锤,手都是肿的;而锻造刀具的过程中淬火是个技术活儿,初学打铁的他总是掌握不好火候,导致刀具断裂;他并没有放弃,而在一次次尝试与试错中,打铁技术突飞猛进。如今他可以骄傲地说:“您需要什么刀具,只要有图纸,我基本都能打出来!”
“守正为本,创新为要”改进传统打铁工艺。打铁铺虽然看起来很简陋,但火炉、大铁锤、空气锤和淬火的水池,一样都不少。火炉里煤炭烧得正旺,几块铁块已被烧得通红。只见赵云全拿起一把长铁钳,钳起一块通红的铁块,放到空气锤下方的大铁墩上,每锤几下就翻转一次。伴随着“咚咚”的冲击声,几分钟后,铁块已变成一把刀的模样。赵云全说,如今科技进步,打铁有了空气锤,不仅方便高效还绿色环保呢!以前的铁匠锻造刀具都是用铁锤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一锤打下去,单有力气还不行,还要讲究角度和巧劲儿;现在打铁工艺与时俱进了,打铁工艺也现代化了,铁铺里的农用刀具不仅能为周边的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还能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远销外地。
“千锤百炼,匠心守艺”传承传统打铁工艺。俗话说,人生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在农村,农业生产及家庭生活用具,大多靠铁匠打制而成,铁锨斧头、叉子镰刀、锄头铁锹等,就连日常生活中用的菜刀、铲子也是由铁匠加工而成。先将铁全部烧红,再捶打定型,打磨铁器,煅烧、锻打、定型、淬火、挫韧、成型,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每一把刀的打造都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正是赵云全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铁铺里,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书写着一生只做一件事,“守艺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匠人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