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碧寨乡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四个带动”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企连接紧密,助农增收。
企业带动联结机制。龙陵县庞龙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龙陵县碧寨乡三家村毛树上组,公司下设合作社1个,标准化养殖场3个,黄山羊交易中心1个。公司主要进行羊的饲养与销售,采取“公司+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场+农户(建档立卡户)”的运行模式,实行全产业链服务,统一对农户进行饲养管理技术培训,提供饲料,常规疫苗注射等服务,并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让农户专心、放心养殖黄山羊,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带动了480户养羊户出售育肥羊12380只,实现销售收入2723.6万元,户均5.67万元;养殖场每年可稳定向周边52户农户收购全珠玉米460亩,帮助农户实现收入达52.9万元、户均增收达10000元以上;公司全年聘用长工8人,每人年平均工资3.2万元,2021年累计雇用零工1400人次,日平均工资100元,带动农户收入达14万元。

合作社带动联结机制。龙陵县龙杰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龙陵县碧寨乡摆达社区,主要发展核桃产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通过把好种植关、规范中耕管理、实行订单收购、开发和精深加工,建立了龙陵县金戈土特产品加工厂,先后开发出“金戈”牌野生铁核桃精炼油、核桃仁、茶籽油及56种工艺品等系列产品,使产品从收购到销售增值150%。产品的增值,为种植户增加了效益空间,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截至目前,合作社种植核桃面积1千多亩,辐射核桃面积3万多亩,带动农户2325户,农户可从中获得收入25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达1075元,2021年向社员二次返利12万元。通过抱团创品牌、闯市场,形成规模优势,增强了市场话语权、定价权,农民收入也得到稳定增长,还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周边农户在合作社就业16人,加工季节合作社用工200多人,每年用工在20000个以上,当地村民就地务工月收入可达2200元左右。

典型引领带动联结机制。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碧寨乡采取政府主导、部门扶持、能人带动、农户发展的模式,以“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芒果产业。作为芒果产业的种植大户的新林村党总支书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加入泰龙芒果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17亩土地进行白象牙、金煌芒两个品种芒果试验种植,带动新林村种植芒果350户、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新林村还成立了泰龙芒果专业合作社,并多次组织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寻找市场、好品种,开展好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全乡12个村(社区)种植覆盖11个村(社区),种植户达1702户、种植面积达7317.4亩,开展培训40余次、实现了种植户全覆盖,2022年盛果面积达500余亩、初挂果面达1500多亩,2022年实现产量达800吨以上,实现群众经济收入420万元以上。

村级党组织带动联结机制。碧寨乡以“一村一示范”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发挥本地企业优势。坡头村紧紧围绕“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与龙陵县碧雪茶叶加工厂合作,以定向收购、招录“采茶农”和“制茶人”、打响“天宁韵”产业品牌等的方式,对产业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扩大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坡头、半坡两个村400余户群众受益,预计每户每年可实现产业收入1万余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引进石斛加工商1个,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引进石斛种植大户1户,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与石斛种植大户、石斛加工商协商,帮助120余人实现就近务工。三是产业带动。坡头村以“党建为引领、党总支为主体、村委会自主经营”的模式,推行“党总支+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利益联结机制,坡头村自主经营肉牛养殖厂一个,养殖肉牛60余头,预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目前共带动80余户农户养殖肉牛,肉牛产业发展向好。

下一步,碧寨乡将紧紧围绕“四个带动”利益联结机制,结合碧寨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增强农户市场主体地位,构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群众产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