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碧寨乡半坡村将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摆在重要位置,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不断筑牢绿色发展理念,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依托、集约化生态资源为基础、特色生态产业布局为路径,切实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一名名党员争当先锋助力绿色发展,一个个基层堡垒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以生态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生态振兴“内生力”
半坡村将党的建设与绿色发展一体化推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互促。一是党建引领谋发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生态振兴强大合力,针对半坡村气候、土壤、森林覆盖率等条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探索林下产业发展模式,规划实施半坡村梁子田边30亩林地为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乡村两级多次深入半坡茶山,听汇报、询意见,理清问题症结,现场办公,盘活半坡村70亩茶山,解决了历年来的权属争议问题。二是技术指导添助力。积极与县级沟通联系,给予前期树林清理指导及后期技术保障服务,石斛种植大户现场传授种植经验,破除了技术瓶颈;帮助协调石斛苗,目前第一批石斛苗已进行移栽,解决了资金短板,激发了干部群众发展林下仿野生石斛种植的热情。三是党员带头做示范。“我是党员,我先上!”在仿野生石斛种植前期清林工作中,党员冲锋在前,积极建言献策,身体力行锄荒草,不辞辛苦清树林,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队。在党员的感召下,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产业发展,迅速掀起了生态建设新高潮。

推进机制创新,办好生态宜居“民心事”
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一体发展、“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生态、景观等资源转变成实现生态振兴的重要支撑点。一是集体经济“强”起来。结合半坡村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半坡、坡头、天宁三个村(社区)以资金入股仿野生石斛种植项目,由半坡村负责后期管护,以4:3:3的比例进行收益分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帮扶机制“实”起来。通过把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承包给有管护能力的低收入群体,每户管理2至3亩,按收益的30%进行分红,既调动了群众管护林地的积极性,又保障了群众收入。三是生态茶园“靓”起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地指导,引导茶农正确修剪茶树,科学施肥、做好病虫害防控等工作。通过“技术团队+科技人员+示范基地”的模式,打造出具有碧寨特色的绿色生态茶园,真正实现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坚持生态筑基,擦亮生态富民“金名片”
半坡村围绕“生态+效益”目标,擦亮绿色发展“底色”,生态效益日益凸显。一是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林下产业是促进林业增收的有效途径,林下仿野生石斛种植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好,每亩平均产量100公斤,产值1.2万元,可实现收益3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二是显著的生态效益。在给仿野生石斛浇水、除虫的过程中,林木得到有效管护,促进林木生长、改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生态价值,把绿水青山转化为了金山银山。三是良好的社会效益。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实现近期增收,同时,农户管护和造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近期得利和远期得林的双赢目标,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动力。

下一步,半坡村将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通过联村共建共享,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将资源“天赋”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禀赋,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