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柔情碧寨
碧寨乡杨梅田村:创新“党建+”模式 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23日 21:09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龙陵县碧寨乡杨梅田村党支部创新“党建+”模式,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新机制,全面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

“党建+微信平台”,党员教育智能化。探索利用微信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开通杨梅田村党支部微信群,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学习体系。“微党课”提升学习活力。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坚持普通党员上讲堂,结合党章党规党纪和上级重大安排部署,联系农村实际,轮流讲认识、谈体会,交流经验做法。组织党员学习讨论,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主角。通过收集“微视频”强化学习实效。坚持用微视频讲述微故事,村党支部以杨善洲老书记等优秀党员为素材,精心收集了2-3分钟的微视频8个,组织党员在微信群里学习讨论,用“小视频”折射“大主题”,传递“真善美”,激发“正能量”。“微动态”打破学习时限。充分发挥微信平台方便快捷优势,通过微信群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每名党员。支部专门收集整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资料,定期转发至微信群,让党员随时随地随学,有效解决农村党员集中学习难的实际困难。

"党建+特色品牌”,引领发展体系化。坚持党建工作助推中心工作,引导党员自觉践行“四讲四有”标准,在助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上创先争优。党建+产业发展。坚持支部链接产业、党建引领发展,指导种植农户建立杨梅田村重楼合作社,带领社员发展订单农业、循环农业和“互联网+农业”,全力打造特色产业示范村。依托“党建+合作社+农户”合作股份中草药基地抓好试验试种为群众发展产业先试先行。引导群众发展中草药产业,发展种植重楼20多亩、白芨6亩、当归38.7亩、三七121亩、续断400多亩、白薇100多亩、玛咖200多亩。党建+精神文明。通过宣传栏、横幅、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正人心、纯民俗;党建+乡村旅游。依托猴城石园子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和杨梅田村生态鸡养殖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修建旅游接待中心1处、旅游公厕2处、观景台2座、步游道2公里。“五一”小长假期间,开展赏奇秀风光、品饕餮盛宴、探秘境故事等特色活动,已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旅游收入达10余万元。

“党建+社会监督”,以改促行制度化。村党支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社会监督贯穿于问题整改始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严格标准查问题。在查找问题时,注重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对照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和合格党员标准,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召开群众大会等形式,共收集梳理出村党支部6大项17小项具体问题,党员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50余个。细化措施抓整改。在问题整改中,注重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和质询。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村党支部逐项分析,分即知即改、近期整改和长期整改三个类型建立整改台账,做到整改措施、目标要求、完成时限、责任人“四个明确”,并在村党务公开栏公示。截至目前,共接受各类质询30余件次,90%以上问题已整改完成。健全制度求长效。在巩固提升上,注重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评判整改效果。建立问题整改群众评判机制,每半年组织开展1次民意调查,让群众对整改事项进行评分,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规民约、村干部负面言行清单等10条制度规范,推动党支部真正在农村工作中唱主角,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吴艳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