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柔情碧寨
碧寨乡:巾帼上阵,四道防线显担当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10日 21:15 浏览:[] 作者:赵瑶 来源: 打印

全民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疫”线下涌现出了一批女英雄们,疫情当前,她们“舍小家、卫大家”,投入防疫战中,用自己的方式彰显着碧寨女人的担当,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第一道防线——“疫”线下的“口罩”情

“大妈,我来送给你一个口罩,你出门要戴着口罩,保护好身体。”梨树坪社区妇女杨海芬说到。在梨树坪社区,大家都能看见杨海芬拎着一个红色口袋,走进一户户家庭,为大家送上一个个洁白的口罩。杨海芬在梨树坪社区经营着一家裁缝店,疫情防控战打响后,物资匮乏,一时间口罩千金难求。大年三十,村委会同志到她店里买纱布口罩,她便说:“我刚缝了20个,你们拿去用吧,你们工作辛苦,我一个妇女也做不了什么,就让我为社区贡献几个口罩吧!”截至目前,杨海芬已缝制300余个口罩,以她个人名义送到抗疫前线、村委会,以及梨树坪社区许多群众手中,口罩虽小,却温暖了人心。

第二道防线——白衣天使的“定心丸”

叮咚,每天早上八点,摆达社区一些群众的手机总会准时响起,打开手机微信一看,原来是村医陈翠云提醒群众上报每天的体温情况。1月29日,摆达社区对58名县外返乡人员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村医陈翠云走到每一户返乡农户家里,为58名返乡人员一一测量体温,并登记台账。“36.5℃,你的体温现在正常,但你还是要每天测量体温,如果身体出现异常立刻跟我联系。”陈翠云对一名返乡人员说到。排查后,陈翠云就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让返乡人员每天在群里上报体温,对他们实时监测,她还时常把防疫知识发到微信群里,做到监测宣传两不误。摆达社区的村民们都对这位认真负责的白衣天使赞不绝口,一位返乡人员说:“疫情出现后,刚刚从外省回到家的我也慌了,生怕路途中不小心感染了病毒传染给了家人,还好有陈医生每天的体温监测,无疑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第三道防线——妇联主席的“紧箍咒”

“不串门,不聚会,红白喜事全辞退;勤洗手,多通风,一日三餐在家中……”新林村的广播又响起来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新林村妇联主席孟志兰就当起了广播员,她用乡音配合着朗朗上口的押韵段子,让群众听得津津有味。“孟主席,我过来看见青树底下有六七个人坐着聊天。”一名群众来到村委会说。孟志兰立马骑上摩托来到青树底下,说道:“大家没听广播、没看新闻吗?人口聚集会加速病毒传播,防范意识要加强!快回家快回家!”看到群众各自回到家中,孟志兰才安心离去。自此,新林村再没有看见三五人聚集的场景,因为他们都怕孟主席来给他们上“紧箍咒”。

第四道防线——咽喉重地的“巾帼丽影”

在三江口堵卡点,入党宣誓词声掷地有声,三江口堵卡点临时党支部宣布成立了,乡组织委员董娇是党支部的唯一一名女性正式党员。1月28日,董娇主动请缨到设施简陋、人员匮乏的三江口堵卡点执勤,对“红勐”公路来往车辆及人员进行摸排,她说:“三江口是进入碧寨的咽喉重地,身为碧寨乡的干部,我就是一名碧寨人,我要为我家乡的父老乡亲守住进乡防线,守住健康平安的碧寨。”夜以继日的14天,董娇的身影成为三江口卡点上一道靓丽的巾帼风景,以女子之身,行护国为民之壮举,以巾帼之力,行先进党员之职责。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党员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