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边塞木城
木城:民族团结促发展,村寨旧貌换新颜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2日 11:58 浏览:[] 作者:杨俊杰 来源: 打印

木城乡老满坡村位于木城乡中部,与缅甸果敢县莫泰乡隔江相望,这里生活着汉族、彝族、傈僳族、阿昌族、佤族等民族。老满坡村四楞组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支系聚居的村落,这里地处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几年前还是一个有一半人口都是建档立卡户的村寨。近年来,在木城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老满坡村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广泛组织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全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呈现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社会稳定享太平的良好局面。如今崭新的民居,优美的环境,科学的产业发展让这个边境村寨旧貌换新颜。

一、建成民族团结“主阵地”

近年来,木城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抢抓机遇,全力改善民生,全力改善边境少数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全村各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有了文化广场和活动室,这里就成了群众休闲的“根据地”,发挥着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群众邻里和睦、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生活方式、传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

二、点亮民族团结“和谐灯”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老满坡村党总支历来把党支部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树立“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理念,加大少数民族党员发展力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少数民族党员培养成宣传党的方针、贯彻党的政策的排头兵。把支部打造成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执行力的集体,筑牢民族团结和谐的政治基础。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抓党建工作成效的标准,党总支认真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做到为小组产业发展想点子、解决纠纷冲前头、成为村民小组致富的“主心骨”、互帮互助的“排头兵”、点亮民族团结“和谐灯”,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三、铺设民族团结“致富路”

一是产业转型是关键。为了充分发挥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和优势,紧跟时代好政策,把产业发展核心逐步转移到肉牛、咖啡、坚果、中华蜜蜂等新兴产业上来,目前为止,养殖肉牛120头,种植坚果500亩、咖啡700亩,养殖中华蜜蜂700巢,进一步拓宽了产业规模。二是产业带动促发展。按照“突出特色、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积极探索“党建+产业”的新路子,坚持从发挥党员“领头雁”作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入手,一方面着力从种养殖大户中培养一批示范带头党员,另一方面力求在党员队伍中培养一批产业致富能手,动员党员群众和致富带头人先种植、先发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先后培养出了秦应有、尹正匡等一批身边农村党员致富能手,进一步带动扩大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规模,为边疆少数民族铺设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