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21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老师”——西南林业大学农村发展协会的志愿者团队。他们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与满腔热忱,在勐糯镇海头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燃烧青春微光,点亮教育火炬”三下乡支教活动,为海头村的孩子们带来丰富的知识体验。

为了切实丰富乡村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志愿者们严格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趣味课程。在地理课堂上,孩子们动手用彩纸裁剪出省份轮廓,将飘落的树叶拼贴成壮丽的山河,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中国地图的轮廓与地理风貌深深印刻在脑海。化学小课堂里,学生们亲手制作叶脉书签,观察化学反应的神奇变化,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相关化学原理。语文课堂则通过甲骨文猜字谜游戏,串联起汉字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的千年演变史,让孩子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数学课上的数独游戏、英语课的歌曲欣赏、思政课的名人故事讲述以及普通话普及教育等活动,都从不同角度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

除了知识教学,志愿者们还精心筹备了艺术创作和手工实践类课程。在“吹水墨画”活动中,墨色在吸管吹动下晕染成奇妙图案,孩子们在创作中感受艺术的自由与随性;在“扎染”课程上,普通的白手绢通过染料与巧妙的捆扎技巧,蜕变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传统工艺的魅力悄然植根心底;“废物改造”活动则引导孩子们发挥创意,将塑料瓶、纸箱等日常废弃物变废为宝,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传递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体育场上同样热闹非凡,长跳绳、两人三足、背靠背运球、筷子夹乒乓球等团队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增强了体质,更在协作与竞争中深刻体会了团队精神和拼搏意识。志愿者们还坚持每天带领孩子们练习八段锦,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

一周的支教时光短暂而珍贵。离别之际,海头村儿童托管班的孩子们自发为老师写信:“老师,如果我把所有的作业写了,你们还会再来吗?你们还可不可以多来几天?”“老师,我不想你们离开,可是你们也要上学,我这几天非常开心......”一句句真情流露,饱含着孩子们对志愿者老师的不舍,更是对他们无私付出的由衷肯定。此次支教活动为勐糯镇的乡村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对孩子们而言,多样化的课程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更激发了学习兴趣。一周时间虽短,但西南林业大学农村发展协会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已在勐糯镇留下深刻印记,他们用青春力量,点亮了乡村教育的希望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