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说来很长,我人生的22年勐糯就占了16年。

初识勐糯是在夏天。作为“铅厂”职工子女,我6岁离开老家,告别“留守”生活,拥抱勐糯。这里有着与老家截然不同的燥热,街道上飞驰而过的机动车,扬起一路的灰尘。


那时我的世界很小,镇上的人大多相识,孩子们成群地在路边奔跑。勐糯镇中心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班主任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教科学。熟识的家庭经常在周末一起相约爬山,从山顶看勐糯坝子,有郁郁葱葱的树,也有很多正在施工的房子。那时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勐糯在一起悄悄长大。小学毕业,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抉择,我和小伙伴们大多离开了勐糯,异地求学。第一次乘车在高速公路上穿梭,第一次看到高耸的房屋,第一次踏进汉堡快餐店……在走出小镇的那一刻,感觉世界变成了宽画幅。

少年时期总想着要飞得更高更远。我和我的朋友们一次次坐上驶向远方的客车,故乡只见冬夏再无春秋,直到大学毕业。在每个与勐糯短暂重逢的假期里,我都对勐糯的变化感到惊讶。街道慢慢变得宽敞干净,公共设施逐渐配备完善,镇上盖起了很多新楼,五颜六色的外墙将小镇装点得格外可爱。勐糯的生活依旧秩序井然且充满趣味,良好的治安和众多的聚会去处让我和朋友们在青春洋溢的那几年可以无畏黑夜一起畅谈理想和未来,勐糯像托着我们扬帆起航的舟,也像慰藉我们心灵的港湾。岁月流转,勐糯成了故乡。


念旧的人离不了故乡,比起钢筋混凝土,我更喜欢一棵一棵青葱的树。大学毕业后我收获了一份工作,也得到了回到勐糯的机会。每天去上班的日子恍惚像是回到了小学时光,不同的是我开始思考自己能为勐糯做什么。安排好每一次会务事宜,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做好每一项工作,保证自己的出勤……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我想给小镇注入更多的活力,即使微不足道也要努力发光发热。


回到勐糯四月有余,我对她有了更多的认识,我想参与勐糯熠熠生辉的未来,见证她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这一代勐糯人,几进几出,来来去去中从未忘记勐糯淳朴可爱的模样,同时我们也盼望着它以更好的姿态成为怒江奔腾万里后最美的温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