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达乡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实事,通过“三服务”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遍地开花。
贴心服务显真情。平达乡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建立了问题分析研判制度,对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通过建立来访台账,逐一分析研判,针对发现的问题,明确专人负责处理。

这天,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来到平达乡退役军人服务站,一进门就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关心”。
这位老人名叫何生平,是一名参战退役军人,曾因发生意外住院。出院后,他想到自己购买了保险公司的意外伤害保险,便来到保险公司申报赔付,却被告知不能赔付,何生平十分气愤,来到平达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反映情况。工作人员在接访后,针对其反映的问题,及时与保险公司进行对接,了解到何生平投保的是另一家保险公司的意外保险,于是工作人员及时将何生平住院的单据转交到相应的保险公司,为其办理赔付,并申请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何生平感受到了贴心的服务,情绪有了很大的转变,时常来到退役军人服务站和工作人员分享从军时候的往事,何生平说:“国家政策真好,工作人员态度也好,现在看到退役军人服务站的门牌,我就有种回家的感觉。”

掌上服务提效能。平达乡牢固树立“便民无小事,服务零距离”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窗口服务建设活动。在工作中执行“零纸张”“最多跑一次”等“一部手机办事通”服务模式,推广“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办事难、多跑腿的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

“现在的手机科技真方便,儿子一家在外地从手机上点一点,根据要求填好资料,提交相关证件,通过审核后,在这里就可以领证啦!都不用从外省邮寄证件过来,手机办证真方便。”平安社区村民邵应永高兴地说道。邵应永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省打工,通过电话咨询计生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后,邵应永的儿子顺利使用云南省“一部手机办事通”办理了生育服务证。
走访服务暖人心。平达乡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优质服务无止境”为工作标准,不断优化服务,通过开展上门走访,将便利服务送到群众家中,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家住平达社区小把一寨组村民杨子昌,由于肢体残疾,常年需要专人照护。平达乡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在开展上门服务时,耐心向杨子昌讲解他享受低保与残疾人补贴的相关政策,并告知相关补助已发放到社会保障卡上,鼓励他保重身体,树立信心,坚强乐观面对生活。最后,工作人员反复叮嘱杨子昌,如果他的轮椅坏了,一定要与社会事务办联系,工作人员会为其申请新轮椅并送到家里来。听到工作人员关心的话语,让杨子昌一度哽咽,他含着泪说了句最质朴的话:“活了一辈子,残疾了几十年,还被你们挂念着,自己的亲人都没有党和国家对我这样好,我真的感恩党,感恩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