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陵县平达乡积极探索“智慧党建”与“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多维度整合资源,多方面调集力量,将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平达”手机APP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社会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党的建设信息化、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基层党建做实做细,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指挥中心,确保“智慧党建”发挥实效。启动“智慧党建”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在平达乡民安园建设“智慧党建+社会精细化管理指挥中心”,集现场监控、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党建展示、民族团结、文明实践、榜样力量、“智慧党建”成果推广等于一体的“智慧党建”可视化调度指挥中心,并接入“智慧平达”手机APP和社会综合治理系统,融合“雪亮工程”、“天翼看家”、“移动看家”视频监控系统三管齐下,全面覆盖乡、村两级的“云视讯”双向视频系统,引入小组、农户“看家”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云登录、线连接、点畅通,使三级纵向互通,乡村横向互联,有效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一屏知全乡、一网管全局”的智慧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

搭建社会治理“云平台”,助推社会管理精细化。 全面推行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平达一张网格”管到底的管理模式,将全乡10个村(社区)划分为120个网格,每个网格设一名网格长,网格管理长是社区党总支书记,网格管理员是下设支部书记或小组长中的党员同志。并把3-5户联防联控小组纳入社区精细化治理,建立相关制度,统一为网格工作人员和群众安装手机APP智能终端,群众可以利用“智慧平达”手机APP对所需解决问题以文字、图片或视频、音频的形式第一时间分类上报至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乡级基层社会治理中心接收信息后第一时间按对口归属部门职责下派至部门调解处解决,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通过网格管理、社会动员、数据共享、智能研判、协同处置等,实现对区域内各条线力量及基层党建资源的统一调配、联动治理,形成“物联、数联、智联”的精细化治理模式,达到上报事件信息实时推送、线下及时处置、过程全程监管,最终实现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工作更加趋于信息化、智慧化、精细化和便民化。

创建“智慧党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嵌入党组织架构树、党员数据库和人口库,融入全乡抓党建引领精准脱贫、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和产业发展等内容;精心制作凸显内涵的平达党建宣传片《党旗飘飘》,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营造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全乡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创建“平达一张图”一目了然解读全乡党建引领促进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同时,为了更好地呈现平达乡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还整理了平达变迁纪实录,把沪滇协作、产业发展、民俗文化、民族团结等内容按篇章分板块一一展示了平达在脱贫攻坚前后的旧貌新颜,重现平达的前世今生。

整合资源建展厅,打造特色宣讲培训中心。在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的平安社区民安园整合资源建成了保山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传教育基地、平达乡郑垧靖精神教育基地、“智慧党建展厅”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身边榜样与民族团结、文明实践服务等结合起来,高位推动。“智慧党建展厅”用先进的电子展板取缔传统展板的模式,不仅形式新颖,色彩鲜明,常用常新,还大大地节约了制作展板的费用,减少浪费。打造以“郑垧靖精神”为引领的宣讲教育培训中心,聘请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身边的榜样作为政策宣讲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培训中心为阵地,通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保山的重要指示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宣讲宣传实践活动,推动移风易俗,涵育文明乡风,建设富裕美丽、和谐文明的新平达。

打造文明实践中心,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民服务,这是不变的宗旨。”为了更好地推进各项为民服务工作开展,平达乡进行项目整合和部门联合,建强志愿服务中心,在民安园精心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组建郑垧靖精神志愿服务队,以开展“文明实践遍地花”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通过开展“重阳节送温暖”“三访”服务(访困难群众、访留守儿童、访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志愿服务暖人心”。同时,以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为契机,成立群众演艺协会,以乡村大舞台为载体,办好“我们的节日”,举办“平达乡春节文体活动”、“十一国庆节”等文艺活动,积极组织“自强、诚信、感恩”、望“看变化、赞家乡、感党恩”文艺巡演,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唱党的好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让文化活动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