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达镇把推行“一线工作法”作为提高基层质效的重要举措,坚持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推动工作重心下沉,让群众满意,使工作提效,为发展助力。
坚持情况在一线了解。坚持领导靠前指挥。坚持问题导向,制订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考评清单。率先到一线指挥,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对事关发展的重点任务靠前调度,对事关民生的民生实事靠前办理,对事关稳定的重大矛盾靠前协调,切实担负起指导、帮助、协调等责任,做到牵头抓总、全程参与、实干到底。坚持深度调查研究。象达镇在全镇大兴调查研究,领导干部结合工作职责,围绕全镇中心工作、重大部署及重点工作,到村组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及时捕捉第一线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破解难题,对基层反映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立即办”,对困难问题要“主动办”,对普遍性问题要“上门办”,对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要“公开办”。坚持优化督查方式。大力倡导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一线督查方式。党委书记带头每月遍访所有社区,现场办公,每季度解决一个以上实际存在、群众期盼的重要问题。2023年,领导干部深入挂钩村(社区)、分管部门调研和督促检查工作200余次,深入支部联系点18次,带头参与示范点打造15个、全域旅游示范点打造3个、村庄规划30余次,讲党课30余次。

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聚焦民生实事。从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建立健全服务基层长效机制,规定3个工作日给予问题反馈。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办件回访制,第一时间回应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诉求。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态环境、教育医疗、养老保障、征地拆迁、公平正义等民生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压实信访稳定责任。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落实好党政领导信访工作联点包案制度和信访工作责任书制度,明确信访事项首接首办责任,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等方式,面对面联系和接待群众,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坚决防止矛盾激化、问题上交、人员上行。2023年,建设学校200米塑胶跑道1条、塑胶篮球场3块、排球场2块,养老保险缴费率达87%,农村劳动力转移1651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62个,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163人次,帮助75户困难户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调处纠纷16件,调处成功14件,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形象在一线树立。完善便民服务载体。推广“社会治理+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依托各类便民服务平台,推行干部上门服务、包干服务、代办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不出门、服务送上门”。进一步完善15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党群+集群”“政务+服务”的阵地服务圈,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作风持续转变。深入实施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行动,倡导“马上就办、用心去办、一办到底、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从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建立健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采取领导领衔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破解难题、指导督办破解难题、现场办公破解难题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主动工作,讲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