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顺应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帕掌河社区地处象达镇东南边,231国道穿境而过,辖区有10村民小组,共有人口438户1980人。为了更好地改善社区群众人居住环境,经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员商议决定在各个村民小组建造垃圾池,解决之前社区并没有统一的垃圾安置点,垃圾乱扔乱放的现象,垃圾池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区群众居住环境。

在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方面社区还通过制定了相关的村规民约,到组入户进行宣传,告诉群众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制度来约束人;选聘保洁员定期清扫公共区域卫生;不定期进行爱心超市积分评比,激励群众打扫卫生,爱护卫生;组织学生和社区干部对过境公路沿边垃圾进行清理等方式来提升社区人居环境。把爱家园、爱环境、促和谐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提升人居环境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旨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起爱护环境卫生意识。
自工作队入住社区开展脱贫攻坚冲刺大决战以来,在村三委和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村委会办公环境及各小组人居环境整治得到了较大提升,以营造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美化了帕掌河社区环境,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村容村貌更加整洁规范,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助推了决胜脱贫攻坚战。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作,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也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只有保持常态,才能保持长效。(象达镇帕掌河工作队 刘林林 李红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