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腊勐镇立足独特的旅游、气候、耕地等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兴镇”战略,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味道品牌、乡村旅游品牌,激活发展动力源,推进强村富民,实现共同富裕。
打造产业发展“一二三”样板。致力打造松山“1887”高海拔精品咖啡品牌,打造咖啡“一个精品”样板,推进咖啡业品牌化发展。充分发挥腊勐松山是中国可种植咖啡最高海拔和紧邻松山4A级景区的地域优势,盘活闲置资源,积极推进集咖啡加工、研学旅游、体验营销、人才培训为一体的“1887”精品咖啡庄园建设,打造产加销一体、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产业示范项目,全面延伸咖啡产业链条。
打造生猪、肉牛“两个万头”样板,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强化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及服务,打造“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生猪存栏4.18万头、出栏肥猪5.9万头;坚持走“集中育肥、分散繁育”的路子,全力推进肉牛育肥场建设项目,不断推进“万头肉牛”工程,实现肉牛存栏1.46万头、出栏0.59万头。
打造烤烟、水果、蔬菜“三个万亩”样板,推进种植业特色化发展。聚焦腊勐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水网、路网、冷链物流仓储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优化烟区布局,打造“万亩烤烟”样板,实现烤烟种植1.12万亩。
打造“万亩果园”样板,实现水果种植2万亩;大力推广烤烟+青豌豆轮作模式,不断推进葱、姜、蒜等蔬菜的规模化种植,打造“万亩菜园”样板,实现蔬菜种植2.2万亩。
打造“松山味道”文化品牌。加大农特产品开发力度,深度挖掘小木榨红糖、白花蛇舌凉茶、松山腊肠、松山香芒、野生铁核桃油等“松山味道”系列产品在旅游伴手礼、旅游体验等方面的产业业态。
探索以“松山味道+”模式,建设集展区、体验区、用餐区等全面布局的大垭口新村非遗活态化展示体验中心,组织开展松山荷包蛋、小木榨红糖、狮灯等非遗文化展演体验,并免费向游客、群众开放,让学、教、传与游、购、娱深度融合,增强“松山味道”品牌形象力。
以“党总支+企业+群众”模式引入龙陵县鑫农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龙陵县崧越弘旅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在大垭口社区农耕文化长廊开设“直播街”,带动“松山味道”系列农特产品销售。截至目前,“直播街”带动“松山味道”农特产品销售8000余单,带动群众增收30余万元。
打造“山水岭岗 芒果之乡”旅游品牌。立足打造“山水岭岗 芒果之乡”的目标定位,围绕“五彩党建”引领、“四村同创”目标、“三园两带一基地”规划的“54321”思路措施,充分挖掘百年古村落、千年清香木、亿年贝壳石文化内涵,着力推进腊勐岭岗寨乡村振兴示范点和乡村旅游景区创建。按照绿美乡村建设的要求,在“四旁四地”拆违见绿、留白增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全面增绿,打造特色“微景观”,并于202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增强旅游景区的引流能力,建设岭岗寨江畔星空休闲露营基地区、鸵鸟园、岭岗情农家乐、芒果采摘体验等常态化面向群众进行开放,串点成线打造松山景区、滇缅公路、惠通桥、大瑞铁路桥、岭岗寨为一体的旅游环线。
目前,辖区内开办农特产品销售店铺3户、农家乐2户,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为进一步打开芒果销售渠道,增强腊勐芒果品牌影响力,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岭岗寨芒果节暨电商直播大赛,以果为媒、以果会友、以果传韵、以果联商,通过观演出、赏芒林、尝热果、游云海、品佳肴、走滇缅、聚篝火的丰富活动内容,2023年吸引游客2.5万人,创造营业收入11万元,线上线下销售芒果1.8万公斤,销售额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