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江乡积极打造乡村旅游,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深度挖掘五个万亩,即“万亩杜鹃、万亩梯田、万亩茶园、万亩烤烟、万亩松林”。弄福村地处万亩松林核心区,充分挖掘资源,积极探索新型产业和培育挖掘乡村旅游业,实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绿美村庄、人居环境、村级集体经济”同步提升的五大目标,由弄福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龙陵县和美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盘活集体资源,发挥万亩松林优势,打造云南首家熊出没森林公园,成立弄福村供销合作社农资服务站。
党总支领办,凝聚发展合力。由村党总支牵头,于2018年6月成立龙陵县和美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并于2022年3月变更为弄福村供销合作社农资服务站,通过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党员+农户+建档立卡已脱贫户”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村委会与合作社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由村“两委”和监督委员会成员、部分村民小组长、各党支部书记和部分党员、群众入股,村党总支书记担任合作社的理事长。
转变思路,农资服务促增收。由于年轻人大多数外出务工,加之路途到集市较远,在家老年人多数不会驾驶摩托车,日常购买农资产品不方便,合作社成立后,为解决农户购买化肥、玉米、饲料等农资产品难题,合作社在村委会成立弄福村供销合作社农资服务站,销售玉米、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得到群众一致好评。自合作社成立以来,销售农资产品共计19万元,创收利润达1.8万元。
强服务促“红色劳务”创增收。弄福村党总支和合作社把“红色劳务输出”纳入2022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和采取奖励措施,经研究分析入户动员等有效措施,2022年红色劳务成功输出6人,平均稳岗7个月以上3人,通过红色劳务输出创收0.42万元以上。

抱团发展,促乡村振兴。守好绿水青山才能变为金山银山,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围绕万亩松园,积极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让松园变景区、松园变公园,创新“松园+乡村游”发展新模式,弄福村依托合作社的运行管理模式,整合了席外、席以组32户农户,通过乡上给一点(25万项目资金)、部门帮一点(挂钩村一万)、村上出一点(3.5万)、村民凑一点(土地入股)、公司出一点(20万)“五个一点”共筹措资金50余万元,采取“平台共享、抱团发展、异地入股、资产租赁、收益共升”模式。在弄福村大绿荫塘组打造“一村一示范”,建设熊出没森林公园,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德宏航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形成了以党建引领,村委会+合作社+公司+农户+地方特色商铺,最终共同盈利,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振兴。截至春节小长假,弄福村熊出没森林公园,共计入园人次13000人次;丛林穿越项目体验760人次,门票及项目收入共计11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4.2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农家乐、水果、冷饮、小吃、稻花鱼、儿童游乐项目32个摊位,共计收入2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