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乡气候宜人、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宜居宜业宜游,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是滇西雨屏龙陵的重要粮仓。近年来,龙江乡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放在全乡工作首位,坚持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围绕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目标,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产、村、人、文一体的统筹布局,以“鱼米之乡 魅力龙江”农旅小镇为定位,积极探索“以粮为基,接二连三”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促进万亩稻鱼、万担烤烟、万亩茶园等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

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政同责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主体责任。龙江乡紧抓周一例会、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小组会、户主会、技能培训班等契机,全面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一年来,共开展各类宣传学习会议10余次。二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龙江乡为切实履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治责任,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乡人民政府乡长任双组长、涉及部门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及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任组员的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全乡粮食安全工作的安排部署、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实现了党政领导班子共同抓粮食安全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监管。龙江乡制定印发《龙江乡2022年粮食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在围绕目标任务,细化粮食工作责任的同时,持续压实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管制耕地用途,严守耕地占补平衡,粮食播种面积持续保持在43220亩,杜绝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四是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商解决重大问题。通过召开龙江乡2022年粮食安全工作推进会、龙江乡2022年涉农工作会、2022年做好耕地力保护补贴工作会等会议,定期对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工作进行研究协商,全面商讨服务指导、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等工作。

强化产业指导,全面抓牢安全责任
近年来,龙江乡依托龙川江突出区位优势,立足多雨亚热带气候特点和万亩梯田、万亩茶园资源禀赋,围绕“1+3+N”产业格局,即以水稻为主导,烤烟、稻花鱼、茶叶、畜牧业为支柱,其他“短平快”产业协同发展,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一是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龙江乡党委政府按照主抓一产、培育二产、谋划三产的发展目标,谋划产业发展思路,强化产业布局。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定方向、定目标、定策略,努力打造“一村一示范”,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全乡产业发展布局。二是在提质增收上下功夫。近年来,龙江乡全面推广“烤烟+水稻”轮作、“玉米+茶叶”套种、“水稻+稻花鱼”绿色种养、“油菜花+乡村游”融合等模式,4.32万亩的粮食不断优化升级,水稻、玉米、杂粮、油料等作物逐年增产,带民致富成效凸显。三是在利益联结上下功夫。近年来,龙江乡按照“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产业与农户精准对接。通过积极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精米加工坊、农特产品加工坊、红花油茶加工厂等企业,引导企业与现有的46个合作社、23个家庭农场开展生产经营合作,积极申请注册农特产品商标,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值收益。四是在持续发展上下功夫。龙江乡把推进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抓落实。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办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云南方和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龙陵龙眉茶厂等农业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养和吸引种养大户到乡发展,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核查核实,依法依规发放惠农补贴
龙江乡2022年耕地力保护补贴已经全部发放至农户手中,全面有效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是一次性补贴发放。龙江乡2022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发放户数为6805户,补贴面积共31773.59亩。第一批于4月14日发放,补贴标准17元/亩,补贴金额共发放540151.03元;第二批于6月2日发放,补贴标准15.49元/亩,补贴金额共发放492172.91元;第三批于9月8日发放,补贴标准水稻11.7元/亩、玉米7.78元/亩,补贴金额共发放456713.43元。二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龙江乡2022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户数为6918户,补贴面积共50471.03亩,于7月4日发放,补贴标准39.51元/亩,发放1994110.4元。

认真跟踪指导,保障夏粮秋粮产量
一是组织农业能手、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村(社区)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农技推广等活动保障粮食产量稳中有增。今年来,共开展政策宣传20余次,技术指导、农业技术推广10余次。二是认真履行监管责任,严格监测涉粮产品质量。结合安全生产、食品安全、“315”活动等,联合县市场监管局、乡市场监督管理所、安监站等部门对种子、化肥、农药进行随机抽检4次,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三是及时跟踪夏收和大春播种情况,认真按时按质上报相关进度。
强化日常监测,科学抓实防灾减灾
一是结合龙江乡实际,认真研究制定龙江乡2022年度防灾减灾预案。二是认真开展种植业入保投保工作,截至目前龙江乡水稻投保农户数4212户,投保面积18180.36亩,投保金额共49086.97元;玉米投保农户数5095户,投保面积10789.002亩,投保金额共19420.2元;两项合计68507.17元。三是加强乡村两级联系,认真监测核实农作物灾情,上报受灾情况,科学研判粮食生产走势,及时制定工作措施减少粮农损失,保障粮食生产。

开办特色比赛,落实粮食安全
2022年6月30日,龙江乡开展“粮食安全我落实 基本农田我保护”传统手工插秧比赛联谊活动,共组织班子成员代表队、中年代表队、青年代表队、教师代表队、学生代表队、群众代表队、派出所代表队7支代表队50余人参加比赛。此次插秧比赛活动,是落实“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具体体现,是开展“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争做杨善洲式好党员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是保护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和谐画面。龙江乡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坚持“农旅”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下一步,龙江乡将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通过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力度,夯实粮田高产稳产基础,全力保护提升43220亩耕地地力。同时严格保护农业耕地,防止出现各类建设用地侵占行为,坚守全乡耕地“红线”不可逾越。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推动藏粮于技。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提倡推行农业种植机械化,促进农业规划、集中化经营,大力摸索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粮食生产由粗放式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以科技带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健全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体系。持续加大落实惠农政策,完善农业生产扶持体系,进一步加大力度宣传粮食安全保障服务,鼓励粮农通过购买保险等形式,减少因灾害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使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免受打击,进而保障全乡的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