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是古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庇护所,是家人与外人的隔离带,是家人亲情和温暖所寄托的地方,是幸福乐业的源眼,是我们可以放声倾诉和分享喜悦的场地,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两不愁三保障”重要内容,房子质量的提高是脱贫致富重要象征。
2018年6月13日,菜子地村正处雨季,连绵的小雨在半夜加大了雨量增添了狂风,差点掀开村委会的瓦片,住在村委会宿舍的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心里十分担心赵四家的房子是否漏雨,情况更糟糕可能会整间房子坍塌。第二日早上顾不得吃早点我便随同菜子地村杨支书到赵四家查看房子情况,果然在卧室的一角椽子塔拉了,赵四正打着雨伞用去年厨房坍塌时候的旧木料来撑着不断掉下来的瓦片,他的妻子则动用了家里所有的盆和桶在床边接着雨水防止床铺更加潮湿。杨支书见状也不感到意外,而是神情淡定地给我介绍道,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菜子地村能够顺利退出深度贫困村的必要前提,目前菜子地村404户人家中还有68户住危房,C级危房18户,像赵四家这样的D级危房还有50户。菜子地村农危改工作非常紧迫和重要,今年必须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把这项民生实事做好,特别是像赵四这种不愿意修建新房、对政策不理解的农户要耐心做通思想工作,小左,农危改的工作由你负责,任重而道远呀。

2018年9月26日9:30我独自一人步行来到赵四家动员他家实施农危改项目,墙角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草,站在铺满青苔的院子里我喊了半天没有人应声,村委会到他家有一段泥泞的路程,我也不甘心白跑一趟,就依靠在他家院边的楸木树玩起手机,当时正值楸木开花的季节,赵四家边的楸木树苍劲挺拔,枝叶缤纷,郁郁葱葱,好一派生机盎然青春气息。在他家周边等了大概半小时,我看到一个人蹒跚地打开了一缝堂屋门,一道阳光沿着门缝钻进屋子照亮了低矮黑暗潮湿的堂屋,雨后的阳光异常清亮,屋顶的水汽直冒,颇有些“三顾茅庐”的意境,他走出来,舒服地欠伸了个懒腰,我过去进行了农危改政策宣传,他也非常热情答复农危改政策非常好,肯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保证按照承诺书写的10月底之前完工。2018年10月份我前后到赵四家做动员工作共85次,每次他都是闪烁其词,放话说一定要做也一定会做的,但是我们前脚走了他就没有任何实在的进展。我也曾经尝试过从思想上做工作,深挖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总感觉依旧在他心里不能荡起一丝涟漪,不能波动他心弦。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2018年11月13日,我搬来救兵—同事沈定才,他很有农村工作经验,做事很是认真负责,让他和我一起做动员工作我信心更足。菜子地村的建筑风俗是木架房,房子是由砖瓦所建,当然必有大梁和柱子。在沈大哥我俩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后,赵四家开始找借口说没有主房木架,自己家的木材还嫩没有形成木材,不能做木料。沈大哥听后便开起自己的车子拉他到离菜子地12公里外的龙新村木料厂看挑选木料。来到木料厂,木料厂老板要价38600元,赵四嫌贵,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他最终还是决定不在他家买,又是一次无功而返。

2018年11月20日,在沈大哥我俩四处走动打听下,终于找到龙新村另外一个木料厂有价格合适的木架,我俩欣喜若狂跑到赵四家,没有人在家,八成是放牛去了,天一下子下起了大雨,躲在他家的老房子下,房间伸手不见五指,环顾四周没有半点水泥的痕迹。外面下大雨房间依然有小雨滴溅落,所以房间十分湿冷,沈大哥我俩都感叹,这样的房子为什么不赶紧进行农村危房改造,为了让他家住上舒适的新房,我俩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让他改变思想,说服他买木架。等了他两个多小时才看到他赶着牛羊回来,他把牛拴在三年前被雨水侵蚀倒下的牛圈残垣边上,羊关在他家旁的大哥家的牛圈里,热情过来打招呼,沈大哥催他赶紧换一下衣服带他去看木料。他随便打理一下就跟我们驱车来到另外一个木料厂,他爬上了成堆的木料左看右看,不时翻动着堆放着的柱子、大梁、椽子等,经过跟木料老板商量半天,思前想后决定要价格最低的一个房架。回来的路上看得出他十分中意价格稍高的几个木架,对他决定要买的低价木架并不是十分满意,下车时候突然撂下一句话“小左,我回去再跟媳妇商量一下,再回话给你俩吧”。沈大哥我俩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过了三天我到他家准备约赵四赶紧把料子买回来,免得夜长梦多,我到他家他眯笑着,坐在矮凳上吸了几口烟说:“小左,他家的木料高度没话讲,但是柱子上段太细,我还是担心以后承重不了那么重的瓦片”。我劝说几句后回到村里,因为杨支书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我俩当天约他陪我又到赵四家动员,差不多做思想工作到晚上10点多,他才勉强答应交1000块钱违约金给木料老板。村里工作很繁多,“三讲三评”、农危改档案材料整理、动态管理材料整理、人居环境提升、党建工作等,总之上面的任何政策、条令、任务、指示集中到村里都要按时完成,各个部门的事情很重要,而且很多任务完成时间的节点都是一致。又过了三天,我正从办公室出来准备吃午饭,看到赵四在村委会火塘边烤火,我过去笑着跟他说:“四叔,是不是要约我拉木料去了”。他又眯笑着脸,喝了口茶水说:“小左,我想了想,还是决定放弃这1000块钱的违约金,打算去县城看看,前几天他们说县城周边正在搞拆迁,好多旧料子准备低价处理,质量还相当不错呢”。恰好我几个朋友家刚刚拆迁,我立马打电话问他是不是这么回事,我朋友说他们社区是今年拆迁很多,但是好料子都卖完了,剩下的都是无法重新拼凑的虫眼料。他得知情况后也打消了买拆迁木料的念头。沈大哥我俩又动员了几次终于答应到木料厂拉料子,我也松了口气,沈大哥我俩也换上迷彩服到木料厂齐心协力跟他上木料,看着木料从木料厂一米一米往他家移动,我悬着的心一点一点放了下来,等木料拉到他家已经是深夜。

那段时间村上的工作特别忙,乡上要的材料很多,有时候催的比较紧,连续几天都是半夜一两点才睡,第二日早上乡上八点多要材料,我们就必须七点多起床做材料,有时候甚至睡到半夜又被电话喊醒。过了五六天都没有操心赵四建房这件事情,一天傍晚我到他家才发现木料依旧在老地方横七竖八堆放着,老房子瓦片又掉了几片,柱子又稍微倾斜了些,椽子又整体下沉了点,别的东西依旧没有搬动过。我沉着性子问了赵四为什么还不动工,他说现在家里物件太多,家里只有唯一一间老房子没地方堆放物件。杨支书得知情况后跟移民局打电话申请了6000块钱的移民项目补助,重新在家背后新建一栋简易二层牛圈,不仅解决了关牛羊的问题,还让他可以堆放家里转移出来的物件,在建房这段时间晚上他家人还能将就着在牛圈二楼居住。本以为这样安排已经非常妥当,下一步他应该会主动找建房师傅开始动工,几天后,我又到他家看进度时候,才发现一切的一切没有丝毫进展。我看到赵四媳妇刚刚割草回来就问:“阿姨,怎么还不开始盖房子呀,农危改政策马上就结束,到时候不能入住是验收不了的,政策补助资金自然不可能打到你的银行卡里”。她放下背后的牛草篮子说:“小左,我前几天还打电话给我娘家的大哥,让他过来施工,但是你也知道,今年农危改的人家多,他同时盖着三家的房子,最近根本分不出时间来打地基”。得知情况后,杨支书、沈大哥我们三人到隔壁镇安镇找了一个包工头,带着他来到赵四家,首先赵四在老屋前比划了几下,大概介绍怎么施工,有什么要求。包工头也表示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新房建造,赵四和包工头在工价上讨价还价半天后,包工头表示18000元是亏钱的,最近生意很好,不愿意亏钱做,最低要22000元才勉强敢承包,最终在杨支书、沈大哥和我的劝说下,包工头答应把工价降低到20000元,道理说尽,日落西山,地上掉满了随手扔下的烟蒂,赵四还是咬定18000,多一分钱都不行,最终我们做动员工作的几位干部依然无计可施,杨支书不得不表态送给赵四2000块钱的水泥作为补偿,他才勉强答应开始搬东西,拆旧房。

2018年12月3号,在施工头无数次催促下,赵四终于进了石头、水泥、沙子等材料,施工队终于开始动工了!因为有了前几次教训,我对于建房进度的督查不敢再有丝毫松懈,虽然白天村里事情还是不绝如缕,晚上我还是每天都走到赵四家看看进度。突然有一天我还在寨子入户填表接到了包工头的电话,说赵四因为不满意他的工人堆砌的石脚,用大锤砸工人前两天辛苦堆砌的石脚,快要打起来了。我慌忙跑到赵四家,只见工人收拾着施工工具准备罢工走人,施工头见到我跟我说他们不会继续做下去了,这两天的工钱也不要了。我给他们递上一根烟,让他们消消气,我翻出几位师傅之前盖好的房子给赵四看,“四叔,您看,他们建的房子十分稳固美观,都是几十年的老师傅,要相信人家的技术不比你家舅爷差,人家师傅辛辛苦苦做活不容易,都是有老婆娃娃的,不满意可以指出来嘛,不要动手拆坏人家的劳动果实”。他听后点点头,开始抱怨这些工人堆砌石脚不会对缝砌,这样很不牢固,工头解释半天他也慢慢领会这种堆砌方式的优点,他也恍然大悟认同了工人的施工方式,最终言好,继续施工。施工顺利进行着,我在督促进度时,包工头开始跟我发起牢骚说水泥马上用完催促好几次主人家还是无动于衷,工人来了只会耽误时间,准备停工几日。我迅速跟我们所长赵菊润反映情况,领导得知情况后答应给他家98袋水泥。2018年12月11日沈大哥我俩找了拖拉机把4.9吨水泥送到他家堆好,担心晚上下雨还找塑料薄膜认真盖好。

时间过了15天,房子框架也正式建成。要达到住房遮风避雨的政策要求,还需要对房子框架进行装修。开始我们决定给赵四家一些时间自己找装修师傅,毕竟我们喜欢的装修风格他不一定喜欢,在这点上我还是充分尊重他的决定。我非常迫切希望他家能够在过年时候能够住进新家,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在新房子里吃顿年夜饭。时间一晃就是3天,我们到赵四家依然是框架,询问过后才知道他家根本没有找过装修师傅,甚至都没有咨询购买装修木料。赵所长得知情况后决定只要能够年底搬进新家,装修材料由单位拨款,得知领导的宽大允诺后我喜出望外,迫不及待跟赵四说了,让他赶紧找木匠师傅。当时他看上去也很开心,我以为他会马上打电话联系师傅,立即动工装修,谁知道又是几天又过去了,沈大哥我俩查看农危改进度时候,他依然没有找过装修师傅。感伤中带有无奈,又有一丝苦笑。在跟他家附近的一个村民闲聊中得知邻社有一个木匠最近闲着,工具也很齐全。得到赵四同意后沈大哥我俩联系到木匠师傅,时间紧迫,在电话中赵四跟木匠师傅就谈好了装修价格。沈大哥我俩随即租了一辆微型车到木匠师傅家把刨木机等机器和工具拉到赵四家院子,第二天就把单位买好的装修木料拉到赵四家,第三天木匠师傅便开始正式装修房子。一个月后,一幢富有乡村风情平实而精致的新房终于建好了,人字形的屋顶高大耸立,浅蓝色的屋顶和白色墙体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内饰装修用木板搭接而成,保持着传统建筑物的古雅富丽。与房前屋后的楸木林相映成趣,让人心神荡漾。楸木林落尽了的叶片成了厚厚的肥料,单剩下的光杆虽然被冷霜素裹着依然正直地朝天生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而又坚强不屈。

本以为一切按部就班,应该搬家具、生火做饭、铺床等等,然后躺在沙发上舒舒服服看电视。然而,在一个当地巫婆怂恿下,他家决定要在年后才搬进新家。冬天的菜子地异常的冷,一堆堆马牙霜席卷整个菜子地,他家两口子就住在牛圈二层,不仅要忍受牛粪便袭鼻,冷冻的冷空气轻松穿过简易遮挡物带来的寒气,两口子根本受不了。大年二十八,从来没有对赵四发过火的我,按捺不住那种怒与悲掺杂的复杂情绪,斥声道:“仪式肯定是要有的,但是必须得今天家具和床铺搬下来新家,实实在在居住起。等时间到了再举办个“搬家仪式”也无伤大雅吧。你家房子不是神赐给你的,是党的好政策,是各级领导关心,是我们基层干部夜以继日地做工作想办法建起来的,能让你们改善居住条件也是我们的一个心愿,明天就过年了,能让你家一家人温暖地住进新家更是我的新年心愿”。赵四听后眯笑着眼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左,辛苦了,我们马上搬”。接近年关,村里在外打工的、求学的都回来了,大家都七脚八手过来帮忙,很快就把物件从牛圈里搬进新家。灯亮了,电视有声音了,厨房也生起了火,我和赵四家一家人围着火塘拉起了家常,远处不时传来几声鞭炮响,窗外的楸木树孤零零地在寒夜了伫立,沉浸在年味中的万家灯火也勾起了我远在昌宁的乡愁。
菜子地村2018年全面实现农村C、D级危房清零任务,修缮加固23户,拆除新建30户,新建3户。为菜子地村2019年顺利出列做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