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走进龙陵县镇安镇岭干村,只见2000多亩的高海拔咖啡有的开花、有的结果、有的抽芽,卯足力量地孕育着生生不息的希望。岭干村的咖啡种植在海拔1200米到1900多米之间的山地上,全年无霜期343天以上,年降雨量1157毫米,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层深厚且土壤为砾质粘壤土、大燥红土,属于保山小粒咖啡的产地范围之一。多年来,当地人靠种植咖啡维持生计,并在发展过程中“书写”了不同的咖啡“故事”。
尹茂荣:明年咖啡就投产,很期待1968年出生的尹茂荣,家住岭干村傈粟寨小组,之前主要栽种传统农作。近年来,看见村民栽种咖啡收入可观,他也加入了咖农行列。“我于2021年尝试种植了2亩卡蒂姆,2022年扩种了2亩,2024年又栽种了1亩。目前长势不错!”尹茂荣说。虽然不是“老”咖农,但说起咖啡种植,尹茂荣侃侃而谈,“卡蒂姆我们称它为‘老品种’,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最早栽种的品种就是它。每年5月底以前完成移栽,才成活得好!移栽的咖啡苗一般30公分左右,次年能长到70到80公分,第三年伸枝展叶,第四年就能长到1米高,开始结果。1株长势旺盛的咖啡,能有50到80元的收入。”
尹茂荣的妻子杨彩云在咖啡采摘季经常去帮高寨小组的高加云摘咖啡。杨彩云说:“我去年帮采高家云家摘了1个月,每天有100元的收入。回来我和娃他爹说,高加云家10多亩的咖啡太好了,听大家说每年有纯收入6万多元。全家人很动心,一合计也就踏上了咖啡种植路。”杨彩云说到的高家云在当地属于咖啡种植能手,栽种咖啡已经10多年。“高家云个子不高,只有1米5多些,他经常戏谑地跟我们说:‘我种的咖啡,个头就要像我一样,不能细高细高的。又细又高那种咖啡树只会长个子,果子却结得不多不好。’所以,他种的咖啡被他修剪得像小伞一样,果子产量质量都很理想。”杨彩云接着说道。傈粟寨小组有42户人家,现在有三分之二的人家都跟着栽种了咖啡,大家期待着能获得咖啡收入。在当地,大约4至5年的时间,树苗能长成成熟的咖啡树,并第一次开花结果。“我家2021年栽的那些咖啡,明年就挂果了,我好期待!到明年咖啡栽种时节,我计划着要将咖啡种植到8亩左右。”尹茂荣满含期待地说道。
甘潮所:曾经人背马驮,现在上门收购“2005年,寨子里开始有少数人尝试栽种。小组长高明禄带头栽了大约2亩。后来一个看一个,2007到2008年开始大栽。”家住岭干村从干小组的甘潮所回忆道,1975年出生的他有着11年的卡蒂姆种植经历,种植面积7亩。甘潮所家当时在咖啡地里套种了桃子树、李子树、柿子树和核桃树。“2015年、2016年的时候,桃子价格3元多一市斤,那时拉到镇安街上很好卖。当时咖啡价格和桃子比起来要差得多,就想着如果咖啡卖不出去,猪没法吃,人也无法直接食用,就动过砍了咖啡树全部栽种桃子的念头。”甘潮所的妻子在一旁说道,“当然只是动过念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随着咖啡长大结果,在咖啡价格高峰期,也享受过咖啡的福分,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那时种植面积10多亩的人家,能有8000多元的收入。”随着各种套种果树逐渐长大,导致咖啡树光长个,产量却不理想。2024年,甘潮所家全部翻新咖啡地,种植了瑰夏、波旁、萨奇姆、卡蒂姆4个品种,其中瑰夏栽种了100多株,2028年将迎来产果期。
甘潮所还告诉记者,最开始那些年,每隔5到6天赧亢人就来到高寨河边收,每次收满一卡车就走。村民们赶着马,顺着山路走,马背上驮着咖啡豆,大家的肩膀上也扛着咖啡豆,下午4点钟左右到达河边收购处。”甘潮所介绍着当年卖咖啡豆的情景,“我们这儿的咖啡豆品质很好,饱满度不是收购商需要考虑的,主要根据颜色和干燥度来评级,高的4元一公斤,少则也能卖到3元一公斤。”摘下来的咖啡鲜果需要经过剥壳、发酵、水洗、日晒,大约要10多天的时间才能变成咖啡豆。“那时村里很少有人家拥有咖啡剥壳机,邻寨的范必祥大约在2009年购买了一台。我们摘下鲜果后,走1个多小时的路程去剥壳,每市斤支付剥壳费2角。”甘潮所回忆道,“后来到了2016年,我家也花了将近1000元买了一台,鲜果放进机器里,果皮和果核就分离开,果皮被筛子筛选在上面,果核就从下面落到容器里,这样就方便多了。”在交谈中,记者得知,2016年当地好多人家已经有了剥壳机,每逢咖啡采摘时节,白天人人去山上摘果,晚上家家机器轰鸣,家家户户忙着剥壳,院场上、晒笆上到处晾晒着咖啡豆。如今,每到咖啡采摘季,收购商都来到寨子里收购,人背马驮卖咖啡的历史已经结束。这几年咖啡行情不错,咖啡果成了许多人家的“致富果”,孩子读书、起房建屋、购买交通工具……咖啡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善荣:摸索前进,孕育新希望“你们别看这块地只有几十个平方,但它孕育了我的大希望。”吃过早饭,杨善荣就在自家屋后的咖啡育苗地上忙碌着。他告诉记者,这块地上育的咖啡苗是瑰夏品种,今年属于第二次尝试。
问及为什么想得起育种,杨善荣告诉记者,2005年他有21岁,当时寨子里有人种植咖啡,也就“跟风”买来一些卡蒂姆咖啡苗栽种了近1亩,后来扩种到2亩,再后来没有扩种,交由父母管理,自己和妻子主要靠打工经营生活。
“这几年咖啡价格不错,村里好多人家的收入都不错。姐姐嫁到外地,也栽了20多亩咖啡,告诉我可以尝试育苗,尤其瑰夏苗价格可观。”杨善荣接着说,后来姐姐就给杨善荣邮寄了4斤瑰夏,他通过网络学习,于2022年6月摸索着育下了3000多颗咖啡种子。
说起育苗的过程,杨善荣说,从种子播种到泥土中的那一刻起,美妙的过程就开始了。第一个阶段是种子萌芽期,咖啡种子播种到泥土中,大约需要1至2个月萌芽;第二阶段是芽苗生长期,3至4个月后,芽苗探出泥土,开始向上伸展;第三阶段是苗树茁壮期,7至9个月时,树苗开始长出咖啡树的雏形。等到咖啡苗长到15厘米,叶片有4到5对时即可移栽,移栽前要进行2到3周的炼苗。“由于是摸索着育苗,我对水分把控不好,防虫技术也做不到位,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芽尖就被虫咬了,接着枯死,很是可惜。3000多颗种子最后长成了2000多株。这些苗一部分自己栽种,一部分卖了,8元一株,比其他品种的咖啡苗价格要好。虽然总收入不高,但还是很有收获感,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尝试。”杨善荣说道。今年6月份,杨善荣又在原来的地块上育下了2000多株瑰夏苗。他精心打理,期待着走出一条咖啡育苗致富路。
杨家祥:抓住机遇,寻求发展好路子岭干村的温度、降水量、土壤、湿度栽种出来的咖啡具有“水果香气、苦中带甜,口感均衡,酸度低、苦味弱、醇厚度好,咖啡豆瓣大,颗粒匀称,咖啡因含量高”的品质,曾在“云南咖啡杯•2016中国冲煮大赛总决赛云南咖啡世界分享评选活动”中获得第一名。“这些年来,我们拥有高品质的咖啡,咖农却只能以鲜果的形式卖给收购商。咖啡生豆的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咖农守着满山的好咖啡却不能有好收入。村里又缺乏咖啡加工企业,咖啡种植收益一直难以进一步提升。”望着满山长势正好的咖啡,镇安镇岭干村党总支书记杨家祥感慨地说道。
靠山吃山,必须打破现状,寻求发展新路子才能实现咖啡产业振兴!于是,村里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咖啡产业发展思路,并通过召开党员会和小组会,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分析岭干村的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咖啡产业现状,积极寻求相关政策帮扶和项目支持,结合实际明确了抓咖啡产业促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村里还引进了一台烘焙机让村两委成员先学烘焙技术,只有我们先做起来,老百姓才会看到希望。”杨家祥接着说,他们和驻村工作队员先行一步,认真学习咖啡采摘、除杂、洗净、脱皮、晾干、烘焙、包装等知识,再将这些“干货”教给咖农。大家不断学习、不断摸索,村里在2022年底的时候开始尝试推出了咖啡烘焙豆、咖啡果皮茶和挂耳咖啡,如今岭干咖啡逐渐被外界认识、认可。如何守住当地咖啡的“原生态”和“好品质”,将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成为富民产业?杨家祥说,岭干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驱动为抓手,努力打好高海拔咖啡特色产业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大家用心用情用力发展咖啡,岭干咖啡厂正在招商中,307户咖农也跟着村里的发展思路走,咖啡管理、摘果、晾晒的每一个环节,各家各户都做得非常认真和起劲。去年全村咖啡实现产值850多万元,户均收入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