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北门镇安
镇安镇:探索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6日 15:29 浏览:[] 作者:杨淑娟 来源: 打印

今年以来,镇安镇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做到书记抓、抓书记,压紧压实各村(社区)工作责任,挂村领导每月到村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领导每季度到村进行蹲点调研、出谋划策,深入盘活了闲置的办公场所、仓库、土地等一批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使“死资源”变成“活资产”,以强村带弱村的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收入。

开发优质资源,变“资源”为“财源”。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最大限度的以资源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增收,镇安镇充分开发各项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注册龙陵县勐淋商贸服务有限公司,目前拥有专业蔬菜种植基地100多亩,并配有农残检测仪器及大米检测仪器各1台,冷库3间,分拣车间300多平方米,专业的冷藏配送车辆4张,集箱车辆2张,货运车辆2张,为有关公司、事业单位、学校、工厂、超市等提供服务共50家。依托此平台,为镇安的村(社区)发展订单农业,截至目前回欢、镇南、大水沟、芒告等4个村(社区)已经签订300余户蔬菜种植农户,在为群众提供销售保障的同时,每个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正在探索开展劳务服务、运输等业务,以带动全镇经济发展、更好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户帕村依托较好的气候优势,在尖山坡产业种植园种植百香果、小金豆、豇豆、玉米等,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万余元,2023年以后每年可突破100万元以上。回欢片区周围群众种植小金豆较多,但是收购呈现散、乱的现象,为解决群众交豆问题,社区建设高原蔬菜收购点,为群众办难事的同时,每季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盘活闲置资产,变“死物”为“活产”。全面排查、整合和争取全镇闲置资产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盘活原畜牧兽医站、原农科站、原水管站旧址,以3个集体经济强村共带动8个薄弱村发展经济,每个村平均年增收2.5万—3万元。盘活煤场边闲置土地14亩,由镇南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出租7亩每年租金3.5万元,种植烤烟7亩每年收入2.5万元。

抱团凝聚合力,变“单打”为“共赢”。针对个别村集体经济资源利用率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较低的情况,采取“抱团”发展的模式,凝聚各村发展合力。采取“项目+自筹”的形式,5个项目村与5个自筹资金的村(社区),投资350万元建设仓储物流综合服务中心1座,增加村级集体经济47.2万元。岭干、回欢、镇宝、竹箐、大水沟5个村(社区)经济薄弱村投资135万元资金,建设占地面积35.6亩烤烟育苗基地1个,新增村级集体经济18万元。统筹镇安、镇南、邦迈、大坝、芒告等5个村(社区)自筹资金,建设镇安大型众翊综合市场,每年新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

发扬艰苦奋斗,变“汗水”为“产能”。2022年的勐淋大地上,村干部下田干活已不是新闻,白天除值班人员外都下地干活,晚上加班加点以保证各项工作及服务群众都不落下的同时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镇南社区流转土地近20亩种植烤烟,收入6万余元;如今又流转土地210亩、发动群众种植90亩,以“订单农业”的形式示范种植西蓝花300亩,预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余元,探索接茬轮作模式,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八O八社区为带动群众种植烤烟,流转土地10余亩先行先试,集体经济收入近4万元,之后紧接着种植大青菜,预计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同时带动群众种植大青菜1000余亩,预计群众增收近200万元。大水沟村利用烤烟育苗间隙时间,在育苗基地种植小金豆20余亩,实现收入3万余元;与竹箐村、镇宝村、正平村合种苦荞200亩,蚕豆100亩,预计实现收入15万余元。淘金河村种植蚕豆56亩、西蓝花5亩,预计实现收入10万余元。大坝社区建设香蕈种植大棚2个,种植菌包5000个,预计实现收入5万余元。六是镇东村种植烤烟50余亩,小金豆30亩,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万余元。

如今,村级集体经济的多元化探索已在勐淋大地全面开花,资源盘活、资产租赁、产业带动、抱团取暖、招商合作等艰苦奋斗模式不断趋于成熟,全镇1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全面增强,预计今年年底全镇集体经济入账可达500万余元,是去年入账的2.85倍;平均每个村26万余元。下一步,镇安镇将探索发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进一步发展优化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