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北门镇安
镇安镇户帕村:“四个瞄准”转出新作风蹚出新路子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7日 08:47 浏览:[] 作者:线家鹏 李晓娟 来源: 打印

自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来,镇安镇户帕村聚焦乡村振兴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四个“瞄准”转出新作风蹚出新路子,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提档升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瞄准弱点建强基层队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政治功能,确保村“两委”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过得硬。实行设岗定责,优化组织力量。以推行村级“大岗位制”为契机,对班子成员实行量体裁衣、设岗定责,进一步规范和理顺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提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将班子建设和各项中心工作有机融合,把推动村“两委”成员专业化要求贯穿领导班子建设全过程,逐步增强专业本领。发挥“两个作用”,破局集体经济。充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人”示范作用,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谋出路,为特色产业、品牌产业谋发展。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振兴队伍。创新人才机制,培养本地“田秀才”“土专家”,着力形成一支知农民、懂市场、善管理的“三农”工作队伍。今年以来,“尖山坡芒果种植园”累计种植芒果350亩5000余株,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在芒果地上套种百香果100亩,套种无筋豆20亩,实现收益50万元;开展各类农业培训15次。

瞄准难点筑实党建堡垒。坚持人到位、心到位、行到位的要求,由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以丰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线,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让村干部围着项目转、全村党员跟着项目走,以党建引领项目发展,以项目发展带动全村基层各项事业的开展。在“尖山坡芒果种植园”建立“党员先锋示范基地”,并成立“户帕村尖山坡芒果种植园党支部”,通过推行“党建+合作社+产业+基地+村民+农户”的长效发展模式,为构建“产业兴、人民富、生态美、经济强”的“美丽户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瞄准堵点打牢设施基础。坚持以项目带动,打牢基础设施“牌”。为进一步有效发挥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村委会随搬迁户一起搬迁,更好的发挥了村委会的服务功能。同时,通过与上级对接汇报,申请500万元的灌溉水网建设项目,解决了户帕村、岭干村的灌溉用水问题,确保了发展产业的基础设施完善,可惠及三个村近700户群众的灌溉用水问题;为解决群众出行及产业运输问题,户帕村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分别硬化“邦别大青树”至“此水有毒”和“尖山坡”村集体经济生产道路,两条道路的建设共惠及近500户群众,目前,正在申请松坡梁子至老酱地的机耕路建设,预计可惠及近80户群众。道路的建设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业效率。截至目前,户帕村“尖山坡芒果种植基地”共投入50万元用于道路开挖、整理台地;建成生产及管理用房6间,厕所1座,投资142万元;建设蓄水池6个,输水管道3600米,投资125万元。总计投资317万元,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夯实。

瞄准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充分用活户帕、邦别相邻的区位和气候优势,以“一户带动一片、一片带动全村、全村推动全镇”为发展目标,把“引进来”的技术互相共享、互相探讨,共谋“生金”路。整合集体土地300余亩,成立户兴专业合作社,聘用村民和 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种植园基地进行务工,深化“党建+合作社+产业+基地+村民+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共带动户帕、邦别两个村近800户农户种植芒果、百香果、无筋豆、小金豆等共1600余亩,预计为群众增收800余万元;基地雇用当地群众进行日常管理,群众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同比下降40%,在村集体土地上或就近务工实现收入242.4万元,同比增长14.35%,累计带动农户667户,真正为户帕打开了致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