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纠正识别不精准的贫困对象、核查核实脱贫返贫人口,镇安镇学好“捕鱼术”,抓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调整,全面实现贫困对象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的目标。
一是召集人员,传授“捕鱼”术。及时召开乡、村、组三级干部职工大会,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市相关扶贫会议精神,增强干部职工看齐意识、纪律意识,提升责任感和紧迫感。有扶贫办工作人员及时培训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
二是组建“鱼队”,大展拳脚。组建由县、乡、村、组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组成的动态管理工作队,确实建立一支让百姓信得过的队伍。工作队到每一个小组与小组长、党员代表,和部分群众代表开会研讨,会议本着“不是我比谁家穷,而是谁家比我穷”的心态,认真对每户村民家庭进行分析。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依靠村组干部,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决策的权利交给群众,谁是贫困户,依据政策,让群众说了算, 做好小组贫困程度倒排工作。
三是广撒网,面面俱到。到入户调查阶段,原班人马,小组“群众团”一个不能少,走寨入户,对所有贫困户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广撒网,不落下任何一户群众觉得困难的贫困户,严格按照扶贫办对危房认定、收入核算、贫困户识别标准等要求,面面俱到,收集准每一个表格数据,特殊情况要“加量”,记实每一户情况,。镇主要领导和联席办工作人员逐村进行指导,与工作队伍实地入户,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解惑,确保数据收集工作准确开展。
四是重点捕鱼,应纳尽纳。数据收集完毕后,严格按要求召开贫情分析会、实地调查、数据复核、公开评议、逐级审定的程序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针对“漏评、错评和错退”严格按照政策调整,数据不清就在复核,情况不明就在入户,确保贫困对象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不多捕一条“小鱼”,不漏掉一条“大鱼”。
五是严肃纪律,确保不违规。督导组以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定时间的方式,直接进村入户、走访群众、查阅资料进行查看,督查班子成员及扶贫工作队员是否按时间节点及要求入户开展工作,确保动态管理工作应纳尽纳“零漏评”、应退尽退“零错评”、应扶尽扶“零错退”、档案规范“全记录”、 数据精准真实“可追溯”五个目标。对在工作中擅离职守、作风不实、不按规矩办事的人员进行严肃追查、严肃问责。 (孙兴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