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活力龙山
龙山镇白塔社区:党建引领“绣花针”串起小区治理“千条线”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9日 08:43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白塔社区玉龙盛世小区以“党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主线,以业主委员会为载体,将“六心工作法”(爱心、真心、热心,恒心、耐心、决心)贯穿于小区工作始终,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切实强化业主委员、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创新功能、服务功能,积极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群,构建“文明小区”工作格局,以“绣花功夫”绘就基层治理“锦绣画卷”。

党建“运笔描线”,构建小区善治“筋骨”。一是树立党员基层治理“一面旗帜”。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乡贤能人等示范引领作用,将邻里纠纷、社会治安、移风易俗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难题纳入党组织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每月对每名党员进行量化打分,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强化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建强“一支服务队伍”。选优配强小组代表、业主委员会,使之整体素质提高,党员比例提高、文化素质提高、年龄结构合理、女性比例增加,基层组织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发挥党员在维护社会稳定、联系服务群众、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激活基层党员“红色细胞”,通过“党员+共青团员+居民代表+小组长+退休干部职工”成立小区先锋志愿队,积极参与“两险”收缴、矛盾调解、乡村振兴等基层重大事业,塑造了党员服务基层治理的“新名片”。三是建立党群服务站。在玉龙盛世物业办公室建立党群服务站,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宗旨,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坚持资源整合、一室多用,将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办公室、调解委员会、基层协商工作站等整合为一体,涵盖志愿服务站、老年活动室、小区文化活动室等,方便、快捷的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网格“穿针引线”,激活群防群治“细胞”探索“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小区微治理组织体系,筑牢党建“组织链”,建立末梢治理“微网格”。构建“社区党总支+网格长+居民小组长+网格成员”的四级网格体系,推动社区党建网格、创文创卫网格、基层治理网格“多网合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小区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个,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势,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择优选拔3名政治素质高、社区工作经验多的党员担任网格支部委员,实现社区工作者、网格长、支部书记“三职一肩挑”,全力以赴抓小区治理和服务。加强小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行租房备案制度,夯实出租户、租赁户、物业“三位一体”的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制度。推动业主委员会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调动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居民代表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党群“匀细施针”,疏通共治共享“脉络”一是抓党员“双报到”。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做优做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形成“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在职党员341名推行“党员志愿者菜单式服务”,从精心“备菜”,到按需“点菜”,到主动“送菜”,逐渐形成一条清晰完整的志愿服务链条,积极参与谋划推动小区治理,实现小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根据小区需求,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小区“美化绿化”行动。对小区绿化带规整绿植,加强对周边绿地、两侧绿地的巡查和保洁力度,实施植物修剪,加强水肥管理,塑造植物造型,达到整齐划一、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小区共种植各类灌木植物70余种,建造自然山泉中庭水景观面积1112平方米,总绿化率达35.69%;现在的小区真正实现了四季有花、有景的创建格局,更体现出一种和谐、美丽的园林景象,着实是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园林生态小区。三是小区雪亮工程行动。稳步推进小区“雪亮工程”建设,对小区全方位进行监控,安装监控器,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并发动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范“全覆盖、无死角”、日常监控有迹可循、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