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陵县紧扣发展重点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将专家工作站建设作为集聚高层次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覆盖教育、医疗、农业、工业、文旅等领域的专家工作站59个,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智力动能。

龙陵县立足资源禀赋与人才瓶颈,实行“靶向”引智。通过“万名人才兴万村·人才服务走基层”等行动,组织力量深入全县50余个乡镇、企事业单位调研摸底,梳理出各类需求42项,建立动态需求清单。围绕需求清单,与31家知名企业、37所高等院校、9家科研院所、1家县级行政机关、2家正厅级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确保专业匹配。例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了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云南分中心,上海新华医院神外科李世亭教授定期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帮带,吸引了全省各州市及省外患者前来就医,极大提升了医院的软实力和知名度;对接省农科院建设李涵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全面推进了石斛盆花新种质、新产品,极大提升了石斛产业的附加值,带动全县年销售石斛盆花700余万盆,实现产值6亿余元。
为保障工作站高效运转,龙陵创新管理机制。出台县级领导联系服务制度、规范运行通知,17位县级领导挂钩23个成效突出的工作站,解难题、听建议;所有工作站签订协议明确年度任务,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年内召开3次会议,协调解决住房、经费等难题30余个。

龙陵县始终将发挥工作站实效作为核心目标,让专家工作站发挥“智力”支撑、技术支撑及团队支撑作用。例如,保山市人民医院张浩专家团队工作站自建站以来,共开展授课9次、义诊6次,服务131人次、无痛胃肠镜检查88人,肠镜下治疗40人;建设扶雄专家工作站、段宝忠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解决了石斛多糖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分离纯化、改性等关键技术,目前已与丰达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石斛种质资源技术转化合作合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1200余万元;与龙陵县天潭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紫皮石斛饮料开发发明专利转让协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50万元;对接成立邵庆勇专家工作站,共到龙陵开展养殖户、基地技术人员指导培训28期1156人次,有力推动了黄山羊养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同时,龙陵优化人才环境,完善“1+5”人才政策,保障10个高层次人才编制、10个紧缺人才编制及500万元专项经费,整合帮扶资金。今年以来,协调拨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纪建文工作站、全省基层名老中医药赵映宝专家工作室、李林艳名师工作室等建站经费和开展活动经费52.4万元,有效保障了工作站的运行。
如今,专家工作站已成为龙陵破解人才瓶颈、促进科产融合的关键载体。下一步,龙陵将持续提质增效,推动工作站建设再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人才力量。
供稿/龙陵县委组织部 杨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