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沪滇协作助力保山乡村振兴成果集中延伸采访活动深入龙陵县,来自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新华社云南分社、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中国网等十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先后走进龙山镇横山村、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龙江乡等地,实地探访特色产业发展脉动,捕捉农旅融合生动场景,全方位记录沪滇协作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与丰硕成果,传递两地携手共进的深厚情谊。

在龙山镇横山村,“十四五”沪滇协作重点项目——石斛产业产销研综合示范工程正展现蓬勃生机。作为项目核心承载主体,龙陵非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一派实干景象,直播间里,主播们热情推介本地农特产品,弹幕互动热烈;打包区域,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分拣、封装,流程规范高效;备货区里,各类农产品整齐码放,等待通过电商渠道发往全国。这家专注于农产品直播销售与电商技能培训的综合型企业,借力沪滇协作搭建的优质产销桥梁,不仅打通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上行通道,更通过技能赋能让更多农户掌握电商运营本领。
“上海带来的优质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为龙陵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无论是推动本地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还是助力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提质,沪滇协作都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新浪微博云南站记者王旭东探访后由衷感慨。

随后,采访团走进龙陵县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感受特色产业迭代升级的新活力。石斛产业是龙陵县的农业支柱产业,面对传统石斛产品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痛点,在沪滇协作资金、技术与理念的精准帮扶下,当地深挖石斛花“品种多、花色艳、可食用”独特优势,创新打造石斛花卉产业新业态,构建起“政府+企业+农户”的高效联动模式。如今,一朵朵娇艳的石斛花不仅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新宠,更化作农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当地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钱景”,生动诠释了沪滇协作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中的精准发力。
“通过参观,真切感受到沪滇协作项目对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显著助力,成效令人瞩目。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这些务实举措与阶段性成果,讲好沪滇协作助农惠农的实干故事。”中国网记者赵建军表示。

走进龙江乡,稻田公园田畴交错、水光粼粼,傣族村寨的独特民俗风情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让采访团眼前一亮。依托沪滇协作项目打造的田园综合体,既完整保留了当地民俗文化根脉,又以“农业+旅游”的深度融合激活乡村经济。采访团探访的“崖边”咖啡馆,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创新文旅思路,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晋打卡点,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更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拓宽了致富门路。
此次采访中,媒体记者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记,用镜头捕捉鲜活场景,用文字记录协作成效。采访团表示,将全面梳理此次探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精心打磨优质新闻作品,全方位、多角度讲好沪滇协作的生动故事,立体展现两地合作的丰硕成果与深厚情谊,让更多人了解沪滇协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记者/张 蓉 熊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