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陵县老年大学秉持“以学员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聚焦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在课程开设与活动组织上持续创新、深耕细作,逐步形成“课程有特色、活动有温度、学员有收获”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为学员搭建了学习提升、展现风采的优质平台。

课程有特色
“以前只有书画、舞蹈、声乐6门传统课程,现在已经开设了时装走秀、葫芦丝演奏、瑜伽理疗、化妆等12门特色课程,涵盖艺术修养、健康养生、生活技能等多个领域,让每位学员都找到了‘心头好’。”学员袁百菊高兴地说。围绕老年学员“想学、爱学、有用”的核心诉求,龙陵县老年大学打破传统课程局限,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矩阵,让课程真正“贴合心意”。

在精准对接需求中,龙陵县老年大学还将“实用性”贯穿课程设计始终,每月常态化开展思政课,积极联动医保局、文旅局等部门,以及社会机构、专业人士,整合师资、场地、政策等资源,为课程提质、活动拓展提供支撑。在讲授最新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加入健康养生知识、应急急救实操、防诈骗技巧、禁毒宣传、消防安全、抗震避险等实用内容。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互动操作”的模式,让学员既能学习思想理论,又能掌握“能上手、用得上”的技能。
龙陵县老年大学还动态调整课程,紧跟需求变化,建立“课后反馈+学期调研”机制,每次课程结束后收集学员意见,每学期末开展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员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建议,以及新增课程的需求。龙陵县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杨兴美介绍说:“我们根据反馈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如学员提出想学瑜伽,便迅速对接专业人士开设相关课程;针对部分学员对医保新政策的疑问,邀请医保局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医护人员现场教学心肺复苏,公安部门开展防诈骗案例分析等,确保课程始终与学员需求同频共振,确保老年教育接地气、暖人心。”
活动有温度
龙陵县老年大学以“丰富生活、展现风采、传递价值”为目标,不断丰富活动载体,精心策划各类活动,让老年学员在参与中收获快乐、实现价值,激活老年生活“新活力”。

为了丰富课余生活,龙陵县老年大学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定期举办文艺汇演、书画作品展、阅读分享会等校内活动,为学员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学员们告诉记者,每年举办“重阳节文艺汇演”,大家自编自导自演舞蹈、合唱、时装秀等节目;每学期末开展书画作品展览,展示学员的书法、绘画成果,让学员在相互交流中提升技艺,增强成就感。同时,通过阅读分享会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分享读书心得、生活感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校还组织校外实践,延伸学习价值,积极拓展校外活动场景,让学员“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在开展的公益志愿活动中,组织学员参与关注留守儿童的爱心帮扶,为孩子们辅导作业,陪伴他们开展文体活动;走进基层一线,组织文艺骨干前往边境乡镇开展“文艺宣讲”,通过歌舞、乐器演奏等形式,传递党的政策、讲述龙陵故事,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此外,还组队参加省市县各级老年文化比赛、展演,多次在舞蹈、乐器演奏等项目中获奖。2023年以来,共有15个项目在市级老体协的相关比赛中获奖,其中县老年大学桥牌班教师段兆带领团体小组在保山市老年人体育健身交流大会中,获桥牌团体赛冠军,充分展现了老年学员的精神风貌。

“以前退休在家总觉得日子空落落的,来了老年大学不仅学会了弹电子琴,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每天都有盼头!”学员吴维志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学员的心声。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员的课余生活,更让大家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展现出新时代老年人的活力与风采。
学员有收获
龙陵县老年大学注重情感联结,增强学员归属感。在传统节日里用心组织开展“中秋茶话会”“重阳节联欢”等活动,在活动组织中融入情感关怀,让学员感受节日温暖。建立“学员互助小组”,鼓励学员在活动中互帮互助、交流互动,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许多学员表示:“老年大学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温暖的‘大家庭’,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
“需求导向”是核心,“资源整合”是关键,“价值彰显”是目标,由于龙陵县老年大学不仅注重让学员“学到知识、玩得开心”,更通过公益活动、文化宣讲等载体,为学员搭建“发挥余热”的平台,让老年群体在参与社会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进一步提升了老年教育的意义与影响力。
截至目前,龙陵县老年大学共有593名学员,大家在老年大学里开心学习、快乐共处,收获幸福、绽放风采。“老年大学是退休生活的‘快乐驿站’,也是大家发挥价值的‘新舞台’。”龙陵县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补齐短板、做强优势,努力让县老年大学成为更多老年朋友“想来、爱来、来了还想再来”的温馨家园,为县域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记者/徐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