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汛期以来,龙陵县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严守防汛安全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19国道龙陵段作为在建的重点建设项目,全长94.544公里,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县域内各乡镇交通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当前,项目建设正处于关键施工阶段,面对汛期挑战,施工单位严格压实责任,对风险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与重点监控,切实保障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219国道黄勐段A3标生产副经理段兴祥介绍道:“汛期期间,我们加强日常巡逻,做好日常监控。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巡查,主要负责做好防水排水的重点管控。”
龙陵海螺水泥厂在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同样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多举措全方位保障生产安全。“我们加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通过开展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矿山边坡位移监测,准确掌握相关情况。同时组织员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龙陵海螺矿山分厂副厂长汤成超说道。

龙陵县有在册隐患点158个,配备了198名地质灾害监测员。高、中风险双控管控点共有830个,配备了849名巡查员。镇安镇芒告村热水塘小组作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一,关乎着19户8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天晴的时候我们监测的次数少一些,进入汛期,每天我们要监测四至五次甚至更多。如果遇到险情,我们会及时组织村民撤离至安全地带”。话及自己本职工作,地质灾害监测员李应培说道。
龙陵素有“滇西雨屏”之称,每年汛期降水丰沛,防汛减灾形势较为严峻。为此,龙陵县结合地域气候特点,针对性制定了系列防范措施。

“一是强化风险管控,做好巡查排查工作,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防,人员早处置;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能力;三是落实好监测预警和‘1262’预警机制,真正疏通监测预警‘最后一公里’,做到叫醒叫应。”龙陵县自然资源局娄广荣介绍道。
记者/李长明 李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