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8-100-391-1449,这个龙陵人不简单!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7日 08:30 浏览:[] 作者: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8年成一书

100属391种

用1449张高清美图和精要文字

展示了保山境内的野生兰花之美

......

日前,由龙陵县石斛研究所高级农艺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兰花专业委员会委员廖勤昌编著的《保山野生兰花》一书公开出版发行。广大读者在惊艳的同时纷纷表示,如果不是看了书里收集的图片和文字,根本不知道好多植物也属于兰花,真是暴涨了知识、刷新了认知。

这本书是廖勤昌自2016年起,对保山市所辖的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龙陵县、昌宁县开展野生兰花资源的调查和研究,足迹遍布保山的山山水水,历经8年多的积累而成。

结缘兰花,感同身受

在廖勤昌的工作记录本上,他写着这样一句话:“大师达尔文曾感叹:‘在我生命中,世上再也没有任何事物像兰花这般让我如此钟情!’结缘兰花,我感同身受。”

1977年出生的廖勤昌,1997年毕业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校果树与茶叶专业,并被分配到龙新乡农科站工作,而后辗转4个乡镇一直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012年他调入龙陵县石斛研究所。

“进入石斛研究所后,主要从事与石斛有关的工作。石斛是兰科植物里的一个属,此后就算与兰花沾边了。”廖勤昌回忆道,到研究所工作以后,工作领域和之前15年的工作经历是不一样的。因为做的是石斛产业化工作,这期间涉及到石斛植物的认识、野生资源的调查、种质资源的保存、相关研究和应用开发。

在开展野生资源调查时,廖勤昌发现石斛和其他兰科植物生长在一起,而且兰科植物的花都很漂亮,并且也有不同的开发利用价值,所以那时的他便开始对兰科植物留了“心眼”。

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廖勤昌一边认真自学,一边积极申请外出学习充电。2015年10月,在地方政府和单位支持下,他前往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学习。

“在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我第一次看到大师达尔文的感叹,心里很受触动。中心里有一个很大的兰园,收集保存了大量的国内外兰科植物以及种质资源样本。”廖勤昌接着回忆道,“在饶文辉老师的指导下,我每天都会到园子里去看不同的兰科植物。面对那些形态各异、风韵优雅、美丽漂亮的兰花,我大开眼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认真观察每一种兰花,也更加坚定了学习兰科的信心。”

廖勤昌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天天泡在兰花世界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你看,这些都是我在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学习时的笔记本和开展野外调查的记录本,现在我还经常用到呢!”廖勤昌指着他堆放在办公桌上的笔记本说道。

记者数了数,大大小小一共有18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兰花知识和野外调查情况。“原计划我要在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学习6个月,但是看着兰园里的兰花,我的脑海中总是出现家乡深山箐林里的兰花影子。因此我加快学习进度,在学满3个月的时候就回到了保山,开始踏上了寻兰路。”

寻兰之路,风雨兼程

保山素有“兰城”美称,而石斛是兰科植物里面的一个属。

2016年2月,龙陵县石斛研究所正式成立野外调查队,开展以石斛属为主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廖勤昌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开启了他的兰花学习和探究之路。同年,他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紫皮石斛天然林附植高产栽培方法”,获云南省人民政府2016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9年4月,廖勤昌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专项(2022年2月转入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专项),研究课题为“兰科植物保育与紫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术集成及应用”,这使得他更加专注和致力于兰花学习和探究。

廖勤昌编著的《保山野生兰花》共有434页,淡绿色的封面上绘有暖地杓兰,开篇第一个种展示的也是暖地杓兰。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廖勤昌向记者讲起了暖地杓兰和他发现暖地杓兰的过程。暖地杓兰是整个亚洲唯一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种,其他的杓兰属植物都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他从文献上和一些老师的口中得知,龙陵有暖地杓兰分布,大家一直在关注、一直在寻找,但一直没有找到。

“2022年4月23日,在龙陵开展野外调查时,那天爬了几座山头一直没有什么新发现,可就在顺着一个山坡往下走、经过一条溪流时,不经意地一个回头,我猛地好像看见一株植物的叶子特别像我去迪庆州时看到的杓兰属植物,我急忙拍照片发给蒋宏老师,当时就确定是暖地杓兰,那一刻太高兴了,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目标。”廖勤昌高兴地说道,从事兰科植物工作二十多年的蒋宏老师也很激动,迫不及待地就奔着暖地杓兰来到龙陵。“我们两人一起去看,这算我第二次去看暖地杓兰。”

廖勤昌口中的蒋宏老师是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研究员、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据他介绍,他和廖勤昌相识相知缘于对兰花的共同爱好。他们一起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在怒江、独龙江、澜沧江、大盈江畔,在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白马雪山上,都留下了无数的征程和足迹,只为心中盛开的兰花。

而后廖勤昌开始关注暖地杓兰的花期。“它开花大部分在6-7月,当年6月15日我就去看了,当时花还没开,推算应该一个星期后能开,6月21日去的时候就拍到了花,这算是第四次。再接着就是花开了,蒋宏老师来了,我们又一起去。然后进行授粉,包括后来的种子采集,做人工繁育的研究探索,以及把它的种子埋在它的原生地里开展自然萌发试验。再后来,差不多每一年花期监测都会去。所以从2022年找到以后,去看暖地杓兰的次数不会低于10次。”

谈及自然萌发,廖勤昌说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种子有萌发但还没有形成植株,还没有长出地面。因为暖地杓兰之所以种群数量特别稀少,就是自然萌发特别困难。许多兰科老师也正在开展人工繁育研究,但目前的技术还是很难攻克。

记者在与廖勤昌的交谈中还得知,发现暖地杓兰仅是其中之一,每一个兰花种的发现都要数次奔赴。“一个精美的物种追踪,其实上会付出比我们平时想象的要多得多。因为每一种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面貌展现,需要研究者的不懈坚持和严谨调查。”蒋宏老师感慨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廖老师在8年的时间里,不断地追寻,不断地奔赴,不断地积累,一天天、一点点的坚守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真的来之不易。

谈及野外调查的经历,廖勤昌说摩托、车子能到的地方是乡村公路的尽头,徒步进山才是野外调查的开始。一天走20000-30000步是家常便饭,风吹日晒雨淋都不算什么。有一次,他一个人在隆阳区瓦马乡调查,下山途中遇到了一条2米多长、小手臂粗的眼镜王蛇横在路上一直不走,路边就是陡峭的林子,蛇头还直立立地冲着人来,吓得他不敢动弹,幸好后来蛇顺着林子滑下去了,才有惊无险。“那次虽然遇到了眼镜王蛇,但收获很大,发现了杏黄兜兰、羽唇蝴蝶兰和很多特殊的兰花。”还有一次雨雾天,在野外拍摄艳花独蒜兰时,因为路途遥远,在山里停留时间太长,廖勤昌和同伴的身体都产生了失温发麻的感觉,直到走到大山脚下的一户人家烤火后身体才有所好转。

“身体的疲惫不算什么,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足以慰劳。在野外调查中,我还邂逅过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菲氏叶猴、黑熊、豺、白鹇、巨松鼠等和顺宁小檗、桫椤、滇桐、长蕊木兰、疣粒野生稻等多种珍稀动植物。”廖勤昌说道,保山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高黎贡山、怒山、云岭贯穿全境,怒江、澜沧江、龙川江穿境而过,形成了立体多样化的气候、垂直多样的植被类型,真不愧“动植物基因库”的美名。也正因这方宝地,所以才能在书中收录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一级4种、二级72种。

兰香四溢,继续奔走

“雨水、汗水酿造的美酒我们一起醉过,山花烂漫、日照金山的美景我们一起醉过,兰香四溢、雅姿魅影的幽香我们一起醉过。金兰之交、亦师亦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蒋宏老师在为廖勤昌编著的《保山野生兰花》写序时这样写到。他还感慨,廖勤昌在基层一线要专注做一件事是极其不易的,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长期的坚持,恐难修得成果。为此,他给廖勤昌的评价是:深爱、执着和严谨。

蒋宏老师还说,看着书中收录的100属391种野生兰花以1449张图片展现出它们的生境、植株、花和果实,他大为惊叹,被里面的精美和精心深深感动着。蒋宏老师还接着说,这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保山野生兰科植物的图鉴,集科普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涵盖种类较为全面,约占保山已记载兰科植物的90%,而且龙陵苹兰、云北石豆兰、瑞丽夹叶盾柄兰、耿马线柱兰、双凸铠兰、直立山珊瑚等很多照片都是首次出版,物种鉴定也非常准确,可读性和观赏性都很强。

问及收获和感慨,廖勤昌坦言,跋山涉水去到某个地方,却没有找到想要找的兰花时会有一些沮丧,但同时也可以调整思路和激发出一种欲望,可能原来想的分布是这样,实际它的生境不是这样,就可以换个方向到其他更多的地方或者生境不同的地方去找。

接着廖勤昌还举了一些他在野外调查中收获比较大的例子。比如,巨瓣兜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整个保山就唯一分布在昌宁,目前记录到的情况如此。又如,瑞丽夹叶盾柄兰是盾柄兰属里面一个比较特殊的,在相关文献记载中,它在国外的正常开花时间是3月份,廖勤昌发现了以后就一直在关注,但一直没见开花,最后在腾冲野外调查中发现它开花的时间是10至11月份。再如,双凸铠兰在龙陵、腾冲是有分布的,这个种最先在婆罗洲发现,在龙陵找到后也是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属于中国新纪录。

但说到缺憾和痛心,廖勤昌表示:去了好多次,艳花独蒜兰到目前为止他也没有拍到开花的照片,因为去到那个点时植物已经不在了。一直想拍原生境的开花莲瓣兰也没拍到。想着能扩大繁殖的也没有扩大......

“有的因为人为破坏,有的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这个物种对整个环境不适应而自然死亡。现在兰科植物保存得比较完好的都是要偏离人的生活区比较偏远的地方,或者是人为干扰很小的地方。所以,这也是我编著《保山野生兰花》的初衷,希望能让人们喜欢兰花,然后爱上兰花,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包括兰花以及其他各种生物的行动当中去。”

廖勤昌还说,保山地域辽阔、山川众多,对市域特别是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还极不充分......这些缺憾和不足将驱使他去更多的地方,爬更多的山,带人们看更多的兰花。


记者/徐 静 侯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