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龙陵:抓实“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实现赚钱和顾家两不误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4日 21:33 浏览:[] 作者: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2024年以来,龙陵县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把工厂建到群众家门口,把就业岗位带到群众身边,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将“外出务工”的“减法”转化为“本地就业”的“加法”,让更多群众有活干、有钱赚、顾好家。

盘活资源、发扬优势,绘制“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全景图。龙陵县将优质存量资产与产业发展有效匹配,因地制宜引进一批“小而特、小而精”的企业。高效利用房前屋后及闲置房屋等资源发展庭院经济,打造石斛庭院经济示范点12个,发展示范户1100余户,户均实现收益5000元以上。引进云南万众玩具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建设毛绒玩具加工车间,带动群众就地就业200余人,群众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引进鑫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建设16个直播间,带动当地群众从事石斛花卉销售80余户。其中龙新乡盘活村集体资源带动160余人就业;龙山镇整合校点优化布局后的闲置校园资源,带动40余人就业,实现“老校园”变“增收园”;平达乡引进栗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橄榄寨村青贮料基地进行承租管理使用,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9万元以上;平达乡将橄榄寨牛场转型为茶叶精加工基地承租润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4万元,带动全乡茶叶种植农户5620户2.25万人,有效增加全乡茶叶种植户收入400万元以上。

抓住机遇、促进升级,培育“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产业树。龙陵县引导和支持企业提质升级。平达乡助力返乡青年蒋德凡发展壮大石斛花卉电商销售产业,截至目前,公司销售石斛花卉80万盆、金额2600万元,培养电商直播销售团队18个90余人,带动从业人员300余人;引入年轻企业家刘家波返乡建成生态茶叶庄园,实现年产生态茶叶20余吨,产值800余万元,带动周边茶农销售生态茶鲜叶10吨,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6万元;引进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现代农业设施蔬菜生产经营项目,带动45户农户户均增收10万余元,合作社收入80余万元。龙山镇杨梅山村专业合作社与鑫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石斛花卉催花种植示范基地1个,户均增收2000—4000元,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20万元。龙江乡赧等村成立丰硕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广“烤烟+水稻”轮作、“水稻+稻花鱼”绿色种养模式,带动群众每亩稻田实现收入11980元。

精细服务、优化环境,增强“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吸引力。龙陵县以项目清单、措施清单为抓手,聚焦石斛、咖啡、仓储物流、绿色硅材、文旅康养等重点内容策划包装项目。引进年产6万吨硅渣深度处置综合利用项目,28天实现开工建设,仅5个月实现生产,回答好了“我们有什么”、“我们要什么”、“我们做什么”招小商三道必答题,为企业在项目招引、要素保障、落地投产等提供全周期服务。2024年以来,全县共引进密集型中小企业27户,均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建立政务服务与招商项目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畅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拓展岗位、稳定增收,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就业圈。龙陵县聚焦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招小商”用工需求,开设乡村电子商务、咖啡师、石斛枫斗加工等培训。全县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招小商”48个,就近就地带动群众就业2800余人,带动增加经济收入3500余万元。2024年以来,龙陵县大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奖补和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就业政策,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329人次,为530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621万元;累计认定就业帮扶车间7个,吸纳就业256人;经营性帮扶资产为15369人解决就业问题。


通讯员/县委组织部 李汉忠 杨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