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陵县木城乡立足边疆、因地制宜,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为抓手,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文化传承等方面主动作为,当好强边固防、兴边富民的组织者、推动者、践行者。

木城乡立足本地咖啡产业发展实际,依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鼓励本地返乡创业大学生出资成立龙陵县芮语咖啡有限公司,通过开展专业种植技术培训和龙头企业培育等培养致富带头人,推动鱼塘垭口村以村集体资产运营权作价入股、直接租赁等模式与企业按照“固定租金+比例分红”的模式深度合作,每年提供季节性采摘就业岗位230个以上,群众增收130万元以上;初加工帮助群众120户以上,群众增收9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乡咖啡面积7462.4亩,年内咖啡新植面积1550.8亩,预期实现干豆产量545吨,产值1526万元。实施咖啡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200亩,开展咖啡种植管理技术培训5期600人次。

木城乡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作用,每月通过开展“五个一”行动,按照分片挂联原则,把237名有履职能力的党员与1871户群众挂联,让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具体化、简单化,打造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木城样板。2024年全年组织237名有履职能力的党员串“门子”12轮次,开展政策宣传宣讲274场次,帮助群众1871户、5059人次;围绕6类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29件;收集党员建言献策44条、群众意见建议75条,推动工作落实45项,办实事98件,切实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党员宗旨意识,全面促进了边疆各民族和谐稳定,推动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木城落地生根。

木城乡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作用,每月通过开展“五个一”行动,按照分片挂联原则,把237名有履职能力的党员与1871户群众挂联,让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具体化、简单化,打造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木城样板。2024年全年组织237名有履职能力的党员串“门子”12轮次,开展政策宣传宣讲274场次,帮助群众1871户、5059人次;围绕6类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29件;收集党员建言献策44条、群众意见建议75条,推动工作落实45项,办实事98件,切实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党员宗旨意识,全面促进了边疆各民族和谐稳定,推动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木城落地生根。

木城乡立足木城红色文化发展实际,将红色文化宣传与“云上木城·火热边关”火把节融会贯通,持续推进边疆党建长廊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廊带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本地“银发”群体作用,通过分享木城党史村情民俗,传承“土巴拉”、彝族刺绣等非遗带动青年干部主动弘扬民族文化,自觉传承优良作风,当好新时代边境线上的“边关卫士”。目前,边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巩固,边疆更加繁荣稳定、长治久安。
供稿/尹以超 马铭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