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过年的开篇,也是腌制各种“腊味”的好时节。在龙陵县,人们趁着寒冷天气,腌腌菜、腌火腿、腌猪脚、腌辣子肉、腌腊肠等,各种各样的腌腊不仅满足了来年生活所需,还成了部分群众的生财之道。
今年45岁的闫丽华家住龙陵县龙山镇户孔村,是做当地传统腌腊的一把好手。2023年,她在县城农贸市场租赁摊位开始售卖土特产,并依靠腌腊绝活做成了自家的一门生意。
这几天,闫丽华回到老家,趁着节令用当地的河头大青菜腌制腊腌菜。“我们高山河头大青菜,个头大、鲜嫩脆甜,用这样的青菜腌制出来的腊腌菜酸辣脆香,是菜肴中的“百搭大王”,可用来炒、煮、蒸、炖,深受人们的喜爱。”闫丽华一边忙着择菜,一边介绍道。
谈及如何做出美味的腊腌菜,闫丽华滔滔不绝地说道:“将大青菜晾晒三天后,切成小段揉熟搓透,清洗干净沥干水分,然后放入盐巴、八角、花椒、白砂糖、辣椒面,再放入苤菜根,可以增香,还有自家酿的甜白酒,能促进腌菜更好地发酵。将各种各样的佐料和青菜充分拌匀后,再放进土罐里压紧压实,放在阴凉处保存即可。”
看着院场上晾晒好、堆成小山一样的大青菜,村民们有的在择菜,有的在切菜,有的在清洗,有的在腌制,分工有序又麻利紧凑。记者在与闫丽华的交谈中得知,去年她腌制了2吨不够卖,今年要腌制4吨,6个人要连续忙碌10多天。
“顾客很喜欢的,我都发往芒市、瑞丽、昆明、浙江、内蒙,各个地方都有。”闫丽华一边忙碌一边乐呵呵地说,“有的是把地址发过来,我给他们发货,有的是朋友带过去,顾客的评价还不错。”
除了腊腌菜,腌火腿、腊猪脚、辣子肉、腊肠等荤腌腊也是闫丽华小店里的“宝贝”,她每年要腌制50多个火腿、80多只猪脚、数百斤辣子肉和腊肠。
市民赵丽芳每年都要和闫丽华购买一些腌腊作为“年货”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她说自己的腌腊技术不行,腌制出来不好吃,有时还浪费了食材,于是这几年都来市场购买正宗的龙陵腌腊,而闫丽华的手艺便是她信得过的。赵丽芳还说闫丽华的腌腊保留了传统味道,火腿香、口感好,她给深圳、广东的朋友带过去,也都特别喜欢吃。煮鸡、煮鸭、煮鹅时放上龙陵腊猪脚,格外提味;龙陵的豆腐肠、肉肠可以蒸、可以煎、可以煮,也相当好吃。
过年是传统,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闫丽华表示:她做的这些腌腊都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她的外婆教她母亲做,她母亲又带着她做,大家从小吃到大,已经是食物的记忆、亲情的记忆、乡情的记忆。如今,闫丽华想把腌腊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吃到正宗的龙陵味道。
闫丽华还表示:“我做这一行也就两年的时间,一年的毛收入大概有5万—6万元,我也心满意足了。每一次顾客的回购和好评,都是我最大的动力。我希望以后越来越好,生意红红火火,日子幸福美满。”
记者/徐 静 侯云鹏 赵欢欢